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166秒) [XML]

1321.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四十章有生于无 [7%]

第四十章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夫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物蔽,知诱情生,斯道之为所汩没者多矣。苟非内祛诸缘,外祛诸扰,凝神调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22.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之老子思想的形成(下) [7%]

老子思想的形成(下)(三)老子提出一个圆满的系统 接着看到第三点,就是老子提出一个圆满的系统。所谓的圆满系统,包括什么呢? 四个内容:第一个,天下大乱,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第二个,怎么解决呢?圣人出现。...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23. 齐善鸿讲《德经》第十四章:看看大道的样子 [7%]

第十四章:看看大道的样子【经典故事】听说过开天眼的人能见到鬼神之类的说法吧?实际上,对于真正修行的人来说,那是走了魔道。如佛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相非相,既见如来。在大部分时候,人类习惯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24. 齐善鸿讲《德经》第五十四章:真德通贯天下 [7%]

第五十四章:真德通贯天下【举例】多少人,梦想的自己的家业能传承千秋万代。可是现实中,富不过三代的又比比皆是。多少精英,梦想着自己能够名垂青史。可是忙忙碌碌之中,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成为历史的丰碑呢?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25. 纯阳道人解《德经》七十三、七十四章 [7%]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民不畏死,衰世之极矣。奈何更以刑罚惧之。若使民常有怀刑之心,则教化明而民已知所趋避,乃有为;奇邪以诱民者从而杀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26. 黄紫檀老师点窍德经·第七章 [7%]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释]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1327.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一章众妙之门 [7%]

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28.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三十章故善者果 [7%]

第三十章故善者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上古之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29.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道家的成功境界(三) [7%]

道家的成功境界—大成若缺(中) 承接上篇我读到这里就自然会想起《红楼梦》当中一个情节。 我们知道王熙凤有一个女儿,巧姐儿,一个“巧”字哪里来的?还记得那段情节吗?刘姥姥为她起的。王熙凤此人,确实是贪嗔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0. 齐善鸿讲《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之谜 [7%]

第六章:“谷神”不死之谜【经典故事】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不死鸟。在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在人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又在火中浴火重生,其羽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