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4项。(搜索耗时:0.0066秒) [XML]

101. 《德经》第十章相关典故。 [11%]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2. 《德经》第五十七章心得 [11%]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兹昏;人多伎巧,奇物兹起;法令兹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3. 《德经》第七十八章感悟心得 [11%]

原文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 天下间没有比水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4. 《德经》第七十一章感悟心得 [11%]

原文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 知道自己没有掌握道,是高明的;不了解道却以为自己了解道,是忧患的状态。圣人不会有这种忧患状态,是因为他以这种忧患...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5. 《德经》第七十九章感悟心得 [11%]

原文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译文 很大的仇怨虽然经过调解,但总还是有余怨存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圣人即...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6. 《德经》第八十一章赏析 [11%]

[原文]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众妙之门

107. 德经中的“祸福相依” [11%]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译文当政者政策宽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8. 《德经》解析第五十三章 [11%]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译文:若我稍有常识,走在大道上,就会顺应大道生怕妨碍大道步入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9. 《德经》第四十三章感悟 [11%]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存在于最坚硬的东西里,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之中。我从中...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10. 老子《德经》:不装、不显才能做大、做强 [11%]

老子德经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34...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