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秋季养生
立秋养生调脾胃是关键-健康饮食谨守5原则
今日8月7日是立秋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伊始。虽然立秋预示着暑去凉来,但由于一时暑气难消,“空调族”依然“叹”着冷气环境,殊不知这种凉爽环境可导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那么“空调族”如何赶走胃口不佳?立秋起
2024-03-07
处暑到教你全方位防秋燥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早晨起床时会感到嗓子发干,皮肤干燥。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居家日常,我们如何应对处暑后的秋燥呢?处暑节气“秋老虎”肆虐中医学认为,处暑过后是多事之秋,气候处于“阳消
2024-03-07
6大妙招助上班族解”秋乏“
困倦现象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8月23日处暑节气到来,“秋乏”也随之出现,时刻需要打醒精神的上班族应如何作出应对?“秋乏”是正常生理现象很多人疑问,"秋乏"为什么跟着处暑来?中医认为,处暑节气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2024-03-07
处暑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
处暑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
2024-03-07
秋季养生把好5大预防关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困倦乏力、口干舌燥、感冒咳嗽以及消化不良等问题较为多见。面对“多事之秋”,我们该采取哪些保健措施?祝由编辑采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门诊曾红文教授,她指出秋季养生需把好5个预防关:防秋燥、防秋凉、防秋乏、防秋郁、防秋膘。
2024-03-07
秋分养生重健脾胃-中医5法巧避胃肠病
秋分节气过后渐入深秋,此时易诱发胃肠病或使旧有的胃肠病复发。中医认为,秋分应养生宜养脾胃。那么秋分有什么方法有助脾胃安度秋季吗?食疗和艾灸如何搭配可达到脾胃保健的功效?今年9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秋分——“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
2024-03-07
秋分养生防秋郁-老人6招缓解悲秋情绪
9月22是秋分节气,秋分的到来意味着秋天已过去一半了。俗话说“伤春悲秋”,这个节气更容易触发抑郁情绪,尤其是中老年人。若是不注意精神养生,身体就容易出毛病。那么为什么秋季特别容易使人伤感?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中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秋分至 当心触
2024-03-07
秋分睡眠养生法-早卧早起防四禁忌
现代都市生活灯火通明,不夜天的生活,造就了很多亚健康和不健康的身心状态。中医认为,秋分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秋分以后,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那么人们在睡眠方面,应做好哪些的调整?秋分宜早卧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
2024-03-07
秋季养生重在润
秋季养生重在润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副教授、侯祥平医生秋分过后,广州的秋意越来越浓了,很多老百姓都不由自主开始了干咳,皮肤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干燥。尽管气温还很高,夏天还在线,“秋老虎”尚且发威,但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2024-03-07
深秋养生跟着运气调身心
秋分节气已过,直至小雪节气以前,进入运气学说的“五之气”。《圣济总录·卷第二运气·丙申岁图》载“时令至此,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总体来说,此阶段雨水相对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甚至如民谚所云“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容
2024-03-07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养生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
2024-03-07
立秋的由来
立秋的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
2024-03-07
立秋到来-养生须做好九防
■“白露不露”防秋寒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
2024-03-07
立秋养生应养阴去湿-预防为主
简要内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而辛辣则起到发散泻肺的不良作用。秋天是“收”的季节,不可发散,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
2024-03-07
立秋后要提防这几种疾病
孩子——感冒发烧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宝宝个体存在些许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
2024-03-07
三千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
三千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8月7日“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8个重要节气之一。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岁时记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岁时节日有8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4-03-07
立秋养生要注重四方面调养
精神调养:宜安养神气,宁神定志,忌抑郁恼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使肺气清肃,顺应秋季容平的气候特征。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降水较多,天气也会转凉,此时要根据天气
2024-03-07
秋季饮食-立秋如何预防秋燥
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
2024-03-07
立秋吃茄子去火气
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而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除了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一点与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
2024-03-07
立秋后适合喝的四款粥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
2024-03-07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秋季养生热门文章
1
注意,秋季这三种食物不能多吃
2
南瓜百合糖水——秋季滋润皮肤(甜汤的做法)
3
秋季容易感冒,自制茶饮对抗秋燥
4
学会这几个秘诀秋季养胃再也不用愁
5
秋季吃海鲜这些禁忌不可忽视(吃海鲜的八大禁忌 海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6
秋季护肤的两款养生美容汤品(秋季滋润汤水的做法大全)
7
秋季很适合进补,注意多喝汤水
8
秋季的饮食选择,这样吃比较好
9
秋季泡脚有哪些好处(秋天泡脚有什么好处 10大古方泡脚)
10
秋季养生从哪里开始(秋季如何养生?)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