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丹养生学中的“识神”是相对于“元神”而言的,是指后天欲念、思虑以及由此引发的纷乱状态的心神。从本体论上看,识神有气质说和胞胎说两种,即识神由气质之性产生,婴儿出生时识神入窍。识神的表现形态为妄念和魔境。识神藏于心。去识神的方法为虚静、去除妄念。
在道教内丹养生学看来,“识神”是和“元神”相对的一个概念。在内丹修炼中要极力摒除识神,让元神显现,如此才能招摄先天之气。一旦识神发生作用,神意就处于杂乱状态,妄念纷生,内丹修炼也就无从展开。
1 什么是识神
“识神”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大概最早由佛教使用,指心识、心灵,后被道教内丹养生学借鉴引入。《魏书·释老志》称:“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也。”[1]三国时代的康僧会编译《六度集经》云:“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2]认为识神是由地、水、火、风四者和合而生的。
及至北宋,内丹家张伯端提出“欲神”概念,是内丹养生学中较早使用类似术语的。其《青华秘文》云:“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气禀之性也。”[3]以“欲神”与“元神”相对。南宋白玉蟾对“意”和“识”作了讨论,认为意多贪欲、识多爱求。其《修道真言》说:“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4]
至明代,丹经《性命圭旨》出现了“识神”概念,与“欲神”同义。《性命圭旨》之“八识归元说”明确指称:“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5]认为发现识神容易,去除识神困难,但无论如何,必须摒除识神,否则修炼难有长进。
在内丹养生学中,“识神”是指后天欲望、欲念、思虑以及由此引发的纷乱状态的心神。这种所谓的纷乱状态是相对于内丹修炼的具体程序而言的,合于当下的内丹修炼状态的,处于澄静无为、无思无虑的身心态,即是元神;否则就是妄念,就是识神在发生作用。
识神在内丹修炼状态下外化为妄念、杂念;在平时表现为欲念,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低层次的感官欲望,还包括抽象思维等高层次的意识。《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6]五色、五音、五味、田猎、货财等所引发的欲念即属于识神。
2 识神的本体论
本质上,内丹养生学是一门有关人体健康的学问,是古人探索生命奥秘的成果,在不断实践的同时,历代内丹养生者也试图结合当时的哲学理论,给内丹养生学寻找本体论的支持,对于识神也作了同样的努力。大体而言,识神在本体论上有气质说和胞胎说两种。
有宋一代,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观念广泛流行。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是纯粹至善、没有污染的;气质之性则是人有了形质之后才有的,是有善有恶、善恶相混的,要将气质之性返回到天地之性,即所谓“变化气质”。丹经也借鉴此说,引入内丹理论,以天地之性与元神相应,以气质之性与欲神相对,认为欲神即是气质之性、气禀之性。张伯端的《青华秘文》云:欲神者,气禀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自为气质之性所蔽之后,如云掩月。气质之性虽定,先天之性则无有。然元性微而质性彰,如君臣之不明,而小人用事以蠹国也。且父母媾形而气质具于我矣,将生之际而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寓物而生情焉。今则徐徐铲除。主于气质尽而本元始见,本元见,而后可以用事。无他,百姓日用,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以气质之性而用之,则气亦后天之气也,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则气乃先天之气也。气质之性本微,自生以来,日长日盛,则日用常行,无非气质。一旦反之矣,自今以往,先天之气本微,吾勿忘勿助长,则日长日盛,至乎纯熟,日月常行,无非本体矣。此得先天制后天而为用[3]。
这里的欲神即为识神,称为气质之性。认为气质之性是后天之物,必须要返回先天,返回元性、本元,元神才能出现。也就是说,人自出生后,元神、天地之性被识神、气质之性所掩蔽,要铲除气质之性,方可使元神发挥功用。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丹家的“变化气质”。
清代丹经《梅华问答编》也有论述,认为儒家和佛家所谈性宗,与道家所谓性命双修不相违悖。佛家所言之性,谓之本来真性,即性命之本源,也就是父母未生前面目,即《太极图说》所谓无极之真。但到了后天,“一落知识,则性体光明掩蔽,若明镜之被尘,澄源之泥浑。将机就机,无非是识神用事,是真性之混而为气质也。”[7]清代托名吕洞宾的扶乩书《医道还元》也称:“在人禀天地之灵气以生,当其未有形质之先,五行未判,已有一点真灵,浑然居中立极,此性命合一之初也。一自形质既成,五行判然,而性与命遂分为两途。所以然者,五行判后,则分镇各宫,水润下而不复与火合,火炎上而不与水交,先天之水火合一,变而为后天判然两途之水火。后天之火,是人之识神,凡一切识是识非、防危虑患等神明是也。后天之水,则精津血液是也。识神尽是气质之性,精津血液,已属阴浊之命,皆非本然性命之真。”[8]借用五行、先后天之说来阐述识神,认为识神是气质之性,是后天的,要通过逆修而返归于先天元始。
识神尚有胞胎之说。丹经认为识神是婴儿出胞脱胎的时候,入于婴儿孔窍,与元神相合,混而为一,此即识神之来因。
清代刘一明的《修真辩难》云:“后天之神,思虑之神。……男女交媾,精血融和,结为胚胎。……及其十月胎完,脱出其胞,落地之时,……后天之神亦于此而生,此神乃历劫轮回之识神。”并称,当婴儿落地“哇”的一声时,即是识神入窍之时,所以婴儿落地,不“哇”者不能讲话,就因为没有识神入窍的缘故[9]。清代黄元吉《道德经讲义》亦云:“到得血肉之躯既成,十月胎圆,呱地一声,婴儿落生,此时识神始具。”认为识神“乃人身精灵之鬼,万劫轮回种子,必要五官具备,百骸育成,将降生落地时,然后精灵之魂魄方有依附。古人谓‘后天识神因有形魄而生’者也。”[10]清代李西月《道窍谈》说:“夫人在胞胎时,只有一点元气,并无呼吸之气。及至十月胎全,脱离母腹,遂假口鼻之窍,外纳天地之和,此呼吸气之所以由来也。于是而思虑之神,亦缘此气而进。借家为寓,夺舍而居。此神乃历劫轮回种子,生时先来,死时先去,弃旧图新,毫无休息者。赤子下地而先哭,盖亦默著其轮回之苦也。迨其抚养渐成,识神用事,情欲缠扰,元气日亡,并使呼吸之气刻无停息,亦何惨也!”[11]
丹经认为识神是后天阴神,历万劫而不坏,在轮回而不息。认为“当人生之初,识神原与元神相合。及至二八,纯阳之体一破,分而为二:先天气散,后天气发,识神用事,元神遁藏,久而纯是识神当权,元神灭迹。其不死能生者谁乎?”[12]丹经认为修炼识神虽然可能产生一些神通,修出一些超出常人的功能,却无法跳出三界外,不能超越生死轮回。
气质说和胞胎说大概都是为识神寻找形而上的理论依据,是否真如其言,难以考察。
3 识神的表现形态
在内丹修炼过程中,识神是以妄念和魔境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在一般情况下,有思虑、念头的身心态就是识神,即凡有不合于内丹修炼的当下身心和气机状态的意念产生,均属妄念生,此时就是识神在起作用。
在修炼之初,如果炼己没炼好,就是修养自己没到位,有欲念、有思虑,即使合于社会流行的一般道德规范,也不足取。就会被识神所左右,当身中气机充足时,就会像世间通常做的那样去交媾将精气泄出,或者即使不交媾也因欲念而耗散。清代柳华阳《金仙证论》说:“凡思虑有心,总是识神用事也。世人每遇身中燕机之生时,不知修炼,而行世法,则生人矣。亦有不交媾者,此暴而亦耗散。何故?燕既发动,不得其法,留归本处,焉有不顺化者耶?”[13]这是说一开始入手修炼,就是先修养,消减欲念,不让识神起作用。
《梅华问答编》说:夫心者,非身中肉团之心,乃虚灵不昧之心也。为一身之主宰,故天君泰然则百体从令矣。……若忽起、忽灭,忽善、忽恶,一刻之间,无数念虑,杂乱纷纷,此妄念乃人心也。人心即人欲,是轮回之种子。若起灭之时,能察其善恶,审其是非,而有把握在动静事物之间,辨其义利。在义者,即为天理;在利者,是为人欲。此天理乃道心也。……又有所谓天心者,乃天地之心,人心、道心之根本耳!夫心,一心也,何有天、人、道之别耶?盖庶人心中所发,无非利欲之私,是以谓之人心。贤人君子所发,尽是正理道义,故谓之道心。若能心无其心,发无所发,但觉天理流行,惺惺寂寂,与天地之心浑为一体,以天地万物之心为心,所以谓之天心。……修道之士将声色货利,一切障碍,扫除廓清,养得此中空空洞洞如明镜然,至一阳来复之际,生机发动。盖所动者,即天心之发见也[7]。
此处虽说有人心、道心与天心之分,实际上就是有念、无念的区别。不管人心还是道心都属于念虑之心,务必要忘掉人心、道心,遣去一切思虑,空虚其心,才能去掉轮回种子,断除识神用事。说到底,在实际修炼用功的时刻,有念虑的人心、道心都属于识神,无念的天心才是元神。
当内丹修炼到较高阶段时,如果各种贪念、欲望未除,就可能以种种魔境表现出来。如果心中有贪财的念想,就可以被富魔诱惑;如果贪恋女色,就可以入于色魔。对此《钟吕传道集》中有详论,计有六贼魔、富魔、贵魔、六情魔、恩爱魔、患难魔、圣贤魔、刀兵魔、乐魔、女色魔十种魔境[14]。这是一般人可能会有的贪念,日常生活中会扰动心神,在梦中也会出现,而当修炼到较高层次、入静较深时,这些魔境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
丹经认为即使修到了出“阳神”的境界,如果还有识神欲念,也会显化为天魔。明代《丹道九篇》说阳神在未壮健时,“如婴儿幼小,必凭乳哺,……或有天魔来试,乱我心君,故须出入谨慎,……古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但天魔来试道行,抑且识神变现使然,总要保扶心君为上。”[13]如果识神依然存在,就不能贸然将阳神放出去,否则,欲念未净,阳神出去之后,见到可动心之处还会动念,容易入于魔道。黄元吉说:“神未养老,出之太早,不免见物而迁,堕入魔道而散。……有为而为者,识神也;无为而为者,元神也。识神用事,元神退听;元神作主,识神悉化为元神。此理欲之关,不容并立者也。若识神未化,犹难割断尘情,一念不谨,即堕入于生死轮回也而不自知,所谓‘无量劫来生死种,痴人唤作本来人’是也。”[10]
丹经认为在入静中所产生的各种景象、魔境都是由识神化现的,由于安静了而变化种种形象,扰乱心神。元代王志谨《盘山语录》明确地说:“修行之人静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己识神所化,因静而现,诱引心君。……心欲遣识,识神尚在,便化形象,神头鬼面,惑乱心主。”[15]清代《唱道真言》也说:“初学的人日日在动中颠倒,才上蒲团,六根俱寂,识神闲而无用,彼不耐静,自然作孽起来,神头鬼面,种种现前。”[16]
因此,丹经认为识神的摒除要贯穿于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否则,就会以妄念、魔境的形式不断显现。
4 识神藏于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主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17]认为心是生之本、神之变。《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18]而儒家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19]
道教内丹养生学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元神并不藏于心,而是居于头部泥丸宫;居于血肉之心的是识神,即识神藏于下部的血肉心脏之中。
约出于魏晋的《太上老君内观经》云:“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20]宋代曾慥编集的《道枢》云:“天谷者,泥丸之宫也。……斯元神之府也,谷神真一之至灵者也。”[21]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其称:“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22]李时珍曾作《奇经八脉考》,这里“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有可能来自道教内丹养生学,而非西洋医学。
清代丹经《太乙金华宗旨》则明确指称识神居于心的部位。其言:“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致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些儿动。……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孤立,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23]这里的“方寸”指头顶泥丸宫,认为识神居于胸内心脏处,而各种欲念、情绪都与下面的心脏有关,即与识神有关。而中医也认为心主情志,故识神与情感大有关联。
近代中医学家张锡纯受道教内丹理论影响颇深,他本人也借鉴内丹修炼方法,练习小周天,认同元神在脑、识神在心的观点。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自古养生之家,皆以脑中之神为元神,心中之神为识神,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然其所注重者在脑中元神,不在心中识神。”[24]他还将这种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借用西方生理学来说明心脑之间有通路,认为心有四支血管通于脑,神明可以往来于心脑,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
5 去识神的方法
在内丹养生学看来,元神是神的本体状态、平静状态、本然状态,就像平静的大海一样。识神是神的纷乱状态。去识神的方法主要是虚静、去除妄念,在打坐的时候无欲无念。道家一直强调虚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6]《庄子》也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25]都强调虚静无为,《庄子》还提出“心斋”、“坐忘”等摒除欲念的方法。
后世的道教内丹养生学承继道家的传统,认为若求长生,必须找到元神。《金丹四百字·序》即有明言:“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26]
要得元神,必去识神的尘封遮蔽。同时,认为这个过程不是一蹴即就的,会有一个练习的过程。由于元神被识神所遮蔽,就像明镜为尘垢久封,所以要勤加磨洗。在找寻元神的时候,要平心静气,以平常心等待元神出现,不可急躁;否则,一急躁,杂念就起来了,就属于识神了。黄元吉认为不能安静打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打坐之前没有将应该处理应酬的事情想清楚,打坐的时候就被这些事情牵挂着,这些都是识神,因此,他说:“由于未坐之时,未曾将日间所当应酬之事,如何区处,如何分付后人,一一想透,故上榻时,此心即为尘情牵挂,坐不终局也。非惟不能终局,且一段真机反为思虑识神牵引而去者多矣。诸子打坐之初,务于当行之事,一一想过,安顿妥贴,然后就坐,庶一心一德,不致于中搅扰焉。”[10-19]
最关键的是修炼之时须要无念,无恶念亦无善念,无忧虑也无思想,如此,才可能使识神退位、元神出现。张锡纯对此也有阐述,他说:“愚生平访道,幸遇良师益友指示法门,而生平得力之处,不敢自秘,……夫静坐之功,当凝神入气穴,人之所共知也。然所谓神者,实有元神、识神之别。……静坐者,当其凝神入气穴时,宜用脑中之元神,不宜用心中之识神。盖用识神则工夫落于后天,不能返虚入浑,实有着迹象之弊。……用元神则工夫纯置先天,有光明下济、无心成化之妙。元神者脑中无念之正觉也”。[24]他特别强调识神是从心中发出来的,凝神修炼时要用脑中元神,不用心中识神。
值得一提的是,百岁老人大多数都乐观开朗,万事想得开,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整天心平气和,对生死看得开,也不刻意追求长寿,大概暗合去识神、无思无虑的身心态,所谓心境静时身亦静,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养生养身的功效。
参考文献[1]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吴玉贵,华飞.四库全书精品文存(7)[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40.
[2]康僧会编译.吴海勇注译.六度集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433.
[3]张伯端.青华秘文·神为主论//道藏(第4册)[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4]白玉蟾辑.修道真言//藏外道书(第23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4:799.
[5]佚名.性命圭旨·八识归元说//守一子编纂.道藏精华录(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6]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薛阳桂.梅华问答编//藏外道书(第10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
[8]程雅君,程雅群.医道还元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8:411.
[9]刘一明.修真辩难(卷下)//精印道书十二种[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0]黄元吉著,蒋门马校注.道德经讲义 乐育堂语录[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1]李西月.道窍谈//徐兆仁.涵虚秘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0.
[12]刘一明.修真辩难(卷上)//精印道书十二种[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3]伍守阳,柳华阳.伍柳仙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14]施肩吾整理.钟吕传道集//徐兆仁.全真秘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7-48.
[15]王志谨.盘山语录//道藏(第4册)[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826.
[16]鹤臞子辑.唱道真言(卷四)//藏外道书第10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793.
[17]黄帝内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26.
[18]黄帝内经灵枢(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9.
[19]杨伯峻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0:270.
[20]佚名.太上老君内观经//藏外道书第9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334.
[21]曾慥编集.道枢·神景篇//道藏(第20册)[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654.
[22]李时珍著.钱超尘,温长路等校.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28.
[23]托名吕岩.太乙金华宗旨·元神识神章//藏外道书(第10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330.
[2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25]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85.
[26]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藏外道书第6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159.
1985 年因事逗留乡下一年,其间常有一人行乞出入于我居住的地方,我因怜其贫,常给他些零钱和食物。日久见其与一般乞人有别,遂留心一二。一日,登山游玩,见乞人端坐在一块山石之上,如老僧参禅。便走上去问之,其笑而不答,再问,答道:“去无何有之乡。”我听后,颇觉奇怪,再三求教,乞人无言而去。我觉得他很奇怪,尾随着他翻了两座山头,见其若走平路,誓求教于他。
在一个山谷中,他停下来坐在地上,把上衣脱下来,往我怀中一掷道:“洗洗补补。”口音甚怪,象外乡人。我错听成“谢谢师父”,于是跪拜在地,道:“谢谢师父。”此时,我已确信他是一高人了。
他确是一异人。此后,我每晚都到屋后山林中听他讲授。其自言是牛道人,幼时在武当山学道,余敬而崇之,潜心听讲练习。时如轮转,眨眼十月过去了。
一日,尾随其后,行走于田埂上,牛老师父突然发问,道:“你身后有人吗?”我回头看时,见田地里有一农人在劳作,便答道:“有。田里有个人。”老师父听后叹了口气,再不讲话。晚间如往常一样去山林中听讲,却寻不见牛老师父。只见在他老人家常坐之地上,留了张纸条,上书:“田中人困惑难明,身后人尘缘未尽。”看过才知白天在田间的对话,乃碰缘法。老师父问我身后是否有人,意在问有无后顾之忧,而我却答“有”,“田”中有个“人”字就成了“困”字,故“困惑难明”。唉!后悔晚矣!此后再不见老师父踪影。回城后,遵老师之训教不与他人说起,自用功不辍。
自从在杂志上见到《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已披露于世,甚感不应再隐牛老师父所传,虽只学得个大概也应全盘托出,让人习之免去病痛苦烦,亦算是件好事。
序 言
古人云:“性命之在人,如日月之在天”。所以日月二字即性命二字,日月功即性命双修功,是道家修真养性的内丹功法。
阴 阳 消 息 说
消息者减增也。人自从父精母血(血黄,古时对卵子之称谓)交合而成胚胎开始,生命也就萌发了,此是由无极变为太极。其时,人之任督二脉连接不断,前降后升周流轮转不停。心肾相通随母呼吸。其心藏有母血,肾有父精,心肾脉连,精血互生,怀胎十月相生不止。精之数满一两,血之量过全身。瓜熟蒂落降生人间。此时身软如绵,其象属阴,在卦为坤。出生后哺于母乳,母乳本月潮,因气托载上升,变红为白。红者为阴,白者为阳,乳含阴阳之精华,婴儿食之阴消阳息(长),到了一岁左右精之数满二两。等到两岁左右精满三两,其卦为复。至五岁零四月又生一阳变卦为临。至八岁一阳又生,在卦为泰。十岁零八个月又生一阳,其卦大壮。十三岁四个月再生一阳卦为夬,十六岁生一阳成乾卦,夺天地正气三百六十铢,合母亲、父亲之先天祖气二十四铢共三百八十四铢,合八八六十四卦中三百八十四爻。此时身为纯阳,精满一斤(十六两,古时一斤为一十六两),如十五的月体混圆无缺,称为上德。若得名师点化则基本自固,无需筑基之功。
随着人的不断成长,认识不断增多,随之先天精因情动摇,变成有形有质的后天交感之精,此精乃先天之精的死物,满则遗漏,故男体十六岁左右开始遗精。七情六欲同样能耗费先天之精,比如贪心时分泌的口水(津液),悲伤时的眼泪,惭愧时所出的汗,都是先天之精所化,同遗精相比有深浅、厚薄、轻重之分。如此日久纯阳之体因精血暗耗,开始消阳长阴。乾卦变为姤卦( 24 岁),变为遁卦( 32 岁),变为否卦( 40 岁),变为观卦( 48 岁),变为剥卦( 56 岁),最后又回到坤卦( 64 岁),可谓蜡炬燃尽了。但为什么有人八九十甚至百岁依然活着?这是应说明的一点。从一岁到六十四岁人体内的这十二消息卦,只能是一种理想型的尺度。由于各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所以在这理想尺度上下波动,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故有人十四左右便会遗精,并不一定要到十六岁,同理,有人爱惜精血,八十或九十岁才轮到坤卦,并不一定到六十四岁就变成纯阴之体的坤卦。
一般的人遵循了由消阴长阳,到消阳长阴这一由生到死的规律,耗去自己的精(男)血(女),生儿育女,繁衍人类。古之圣人通过观察天地日月、水文地理、鱼虫鸟兽诸多事物后,发现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这一规律,于是画为八卦,把这一抽象的规律,变成具体符号。辩证唯物主义的万物都经产生、发展到灭亡的理论与之颇同。古圣称这一规律为 - 道 - 。
人们一旦发现规律,就会以主观能动性去掌握规律、利用规律,于是数以万计的养生之功便产生了。人们力图以这些方法把握住人生那段纯阳时期以图长生久视,寿及千年。这些方法大多失败了,但却成了健身延年的一种手段。至于从黄帝时代即流传的一种长生久视之道是否是欺人妄言,尚有待于有缘人进一步验证。
借 阴 阳 机 夺 青 春 说
人到六十四岁,遍体纯阴,但有余阳,通过修炼筑基之功采补百日,能长元炁生一阳,变坤卦为复卦,再百日又生一阳变复为临,如此日久,每采补百日长一阳,遂变卦为乾复成纯阳之体。此虽数言,百般勤苦。古语道: “ 修者如牛 毛, 成者似麟角”,贵在一个勤字。筑基之功把握阴阳、效法天地,故能夺天地造化之机,生元阳于无何有之乡。
筑 基 功
此功适应于十六岁以后己有遗漏者炼习。此时人的性功能已发育成熟,每隔一月左右则遗一次精。如同已破之碗,水已能从裂缝中溢渗出,古代养生家称之为 “ 破体 ” 。他们认为衣破需补,而体破了,只有通过补法才能回到纯阳如十六岁时的乾健之体。这一补法即筑基功。
一 、 修 性
此段功夫称为性功。何为性功?这得强调一下。性功之 “ 性 ” 非男女两性之 “ 性 ” ,有人把它们混为一谈是不对的。由于各人出生时禀气不同,以及先天遗传等原因,性格也就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名利,有人喜欢钱财,而有的喜欢酒色……所谓 “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 者如是谓也。众生之所以不合道,就是因为他们出生后,感觉到了这个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并且确信万事万物的存在(古时称此为著),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欲望、追求,但往往 “ 事与愿违 ” ,一旦所追求的事物得不到,失望懊恼以及许多烦事便会接踵而至,在这些心态下想炼习筑基静功,好比闹市中寻幽静。即使勉强打坐,也需经千难万苦方能摸到入静门窍,终究难以极深度地人静。
二 、 易 性
凡炼筑基静功,需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利于人静的习惯。古人云: “ 行则借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调丹田之息,卧则守脐下之珠。 ” 如果长期坚持则性情必然变得很温和,心中便无烦燥之火。这些习惯在道家书籍中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它要求人们不争、无欲、公正无私、无所爱僧,不贪生、不恶死、淡其心、恬其性(古时称为 “ 道心 ” ),最终与水性相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容污垢之物而不恶,性牝柔而居下,筑堤阻之则不流,能方能曲,活泼圆陀,与大道相差无几。要达此境界,需在日常为人处事当中磨炼,这一锻炼过程就是性功修炼过程,古称之为 “ 易性 ” 。此时,对任何事都漠然冷淡,烦恼从何而生?
但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此乃立志修炼高功之士必修之功。常人炼功只是为增强体质延长生命,故只需做到古人所云:住、行、坐、卧四点要求,即行走时眼视足前一米左右的路,专心致志走路,尽量不去思想任何事情,使大脑保持一片空白。站立住行时,如不做其他事,则应存想头上那片蔚兰无云的碧空。闲坐时,则调整呼吸,使其深、长、匀、柔、缓和。卧床未寐时,意守脐下之睾丸,使其生精。如此常清静,则上坐人静易如反掌。
三 、 聚 性
跌趺坐:坐于床上(不宜过软或过硬,以免长时间打坐引起臀部不适,影响练功),右脚脚背放于左大腿上,左小腿压右小腿,置脚背于右大腿上,右手掌托左手背,两拇指轻微抵触于脐下。
单盘坐:右脚背置左大腿上,小腿压左小腿。右手握左手四指,虎口相叉。置于腹前或腿上,手心向内。
散盘坐:左小腿压右脚前掌内侧,右小腿压左脚后跟内侧,手式可任选上两式。最宜初学。
老君坐:右小腿横平放体前,左脚屈膝竖直小腿于体前,脚掌平放床上,左手握左膝盖,右手心朝天,置于小腹,舒适为度。
童子坐:两脚心相对相合,二小腿横平放体前,两手四指各握拇指,分别放在同侧大腿根上、或合十于胸前。此式适合未遗漏之童真乾体。
以上几种坐法都要求腰杆正直,但不是强直,强直则不久耐,自然为度。两肩放松下坠,两肘稍微向前展出,头似顶天,但意不可太过,应似顶非顶。呼吸自然、轻柔、深长。
坐定后从头到脚趾,逐一放松。仔细体会松的感觉,再在此感觉上放松放松再放松,但不可用力或急躁,应以非常柔和的声音默念: “ 松……松…… ” 。 “ … ” 为颤音,仔细体会每个毛孔都在随之而颤,随之而松。想一下自己还是一个婴儿,全身上下柔软如绵。然后,静静地观察眼前这寂静的黑暗。
对于性功修炼较差的初学者,此时就会出现静坐时的第一难关,即识神的无休止的打扰。何为识神?人在婴儿时期,混混沌沌,对外界世界毫无认识,大脑几乎完全处于无知状态,其功能只是支配婴儿的生命活动而已,此时的这一精神状态称之为 “ 元神 ” 。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大脑不断分工,除支配生命活动外,有了记忆,思维、分析等功能,认识使大脑由无知变为有知。此时,那种无识无知的精神状态被有知有识的精神状态代替,这一精神状态称之力 “ 识神 ” 。 “ 元神 ” 逐渐退位, “ 识神 ” 势力逐渐扩充,最后独占 “ 王室 ” (大脑之喻)。从此无为而治的 “ 国家 ” (人体之喻),变成有为而治之邦, “ 天下大乱 ” ,烦恼开始伴陪在人之左右。练功就是要废除暴君 “ 识神 ” ,立仁君 “ 元神 ” 归位执政。
识神的打扰表现在杂念纷纷。要扫除杂念需用一面 “ 镜子 ” ,古人云 “ 心如明镜台 ” 即此意。此 “ 镜 ” 即自己本心,要让心象一面镜子。杂念就好比一个物件,这一物体放在镜子前面,镜子就给它呈象,物件要离开,镜于也不留它。具体地说,如你在静坐时,大脑里浮现出白天打蓝球的场面,这时,你不要喜欢它,也不要因它是杂念而讨厌它,应保持冷漠的旁观态度,如同镜子呈像一样。镜子对自己所呈的像是不会有感情的,不喜欢也不讨厌。如打蓝球的场面要离去,你也不要挽留,你功夫不到家,则会有另一场面代替它。到家了就是静静的一片感觉,应迅速把握这一感觉。如有另一场面代替,则应用同样的冷漠态度旁观之,日久自然无杂念产生,这就象有个蹩脚的小丑想逗你发笑,而你对他的笑话毫无兴趣,笑不起来。这小丑虽然不断地讲一些新的笑话,但始终不能把你逗笑,最后只好没趣地走开。 “ 识神 ” 就比做这小丑,不断的杂念如同小丑的无聊的笑话,你冷漠地对待杂念,最终 “ 识神 ” 也就没趣地走开。战胜 “ 识神 ” ,也就闯过了静功的第一关。从此便算入了 “ 静 ” 之门。但此时若一味地溺于静,则易陷入第二道难关 “ 昏睡”。应当观光聚性。此法稍后再叙。
消除杂念的方法有许多,诸如数息、存想等等,但许多人虽然按照别人所介绍的方法练习,却依然不能入静。甚至杂念反而增多,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富于联想所造成的。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来说,当你坐定后,杂念产生了,你就会想起所讲的那方法,而那方法中有个镜子的概念,于是,联想可能就会产生。你可能会想到某天某时,你一不小心把衣橱上的穿衣镜打烂了,结果如何如何。想到 “ 小丑 ” 一词,又会联想到剧院里的小丑、电影中的小丑,这样杂念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多了,所以,古时练功一般都不说明入静的方法,要做徒弟的自己去悟。悟出了便教下步功法,悟不出教也白搭。古语道: “ 性要自悟,命要师传 ”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吾随师初学之时也走了不少弯路,摸不到人静之门。最后采用存想法,才算入了此门。平常走在街上,眼里看着人群、车流,脑子里却想着一面强烈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墙壁。如此坚持了数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晚上静坐时,眼前也有这墙,只是灰暗了许多。师父却说这是一种 - 象 - 的弊病。于是,把这面有一定面积和形状的 “ 墙 ” 扩大为漫无边际的又无形状的一片虚白,结果几天后便入了门。这些也就是说,练功者自己本身要悟、要领会。哪种方法利于自己人静,或者自己觉得怎样对于自己入静帮助大,便采取它,不要见异思迁。
初入静,由于体内阴浊气多,眼前是一片黑暗,应细心去观察此片无尽的黑暗,你可能就会看到一些小星点在黑暗中时隐时现,这时应试着把这些小星点合在一块,变为大星点(其实这些星点并不会随意而合)。这样做能集中精力,但合他们时,千万不可用力、急躁。片刻自然有一些白的光在眼前波动。这是散性聚成的结果,称为 - 性光 - ,接着波动变大,有的微光欲消失,此时应追回,不让其走失。日久练习,此光由动变为不动,由微白变皓白。未破之童体者,此应把真念寓于此光中,最终达到 - 光即我也我即光 - 的忘我境界。已破之人,此时应将微意移于下丹田,转入命功修炼。
命 功 次 第
一 、 炼 精 化 气
① 采药归炉
随着眼前之光由微白变为皓白,人之散性也变更而成定性,性功修练已到一定阶段,开始将微意移于下丹田。方法是静视眼前白光,(此视乃是由先前的阖目观眼前之黑暗,逐渐因放松入静眼睑自然微开一线之状态,非人为地留一线光练功。人为地睁开一线,会导致眼睑抖动影响入静。不如干脆闭了眼观眼前黑暗中之性光,而不是留一线观自然之光。一面随吸气引白光入下丹田(即气海穴,与脐相对入脐一寸二分,直径约四横指的一个球状虚空,乃众水所归之处。)呼则静观导入丹田之白光。如此夜夜行功自然有采精火候。静坐时,在无思无欲的情况下,生殖器突然勃起,元精生矣。此时勿惊勿慌,心若无此事发生一般;勿愧勿惧,心凝神于丹田之太虚,又如轻轻一意而已。等其亢极欲缩时,轻缓一吸导入丹田,一呼降至会阴,如此数遍外物(生殖器)自然缩尽,下山猛虎,手到擒来。这是因为体内精气日益充盈之故。此后,外物不仅在练功时会勃起,平时看书、走路亦会勃起,但终与静极而勃有别,静坐无欲而起,精源清澈,而平时勃起有清有浊(因色欲而起,为浊)。时用 - 吸、抵、撮、闭 - 口诀擒之。即在外物勃起时,急用鼻吸气降至会阴,撮紧肛门,继由脊梁上至百会,稍停闭紧口唇,防其由口而漏。再一呼降于丹田,如此数遍或数十遍,自然缩回。
② 炼精成气
上段功夫采得精归炉后,须炼之,不然,最终满而遗漏。炼精用火,火分文武。
武火锻炼法:外物尽缩后,即吸一气由鼻根入于口下降至丹田,呼气时意守丹田,仔细体会其内之温热。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息,六六三十六息,息息归于丹田。
文火锻炼法:在武火之后,留心于眼前之静光,仔细听闻鼻息之声(此声乃想象之声,因通过前面几段功夫锻炼后,鼻息已细微到无声之境界),二十四息后,文火炼毕。
遂移微意于丹田之中温养生精,候元精生时外物复勃,仍用前法采之炼之。如此夜夜行功,数日后,丹田温暖舒适,氤氲不散,继续苦练则有开关之候。
二 、 气 足 开 关
通过上面采了炼,炼了采,功夫日益长进。待到息定时,体内之精炼成之气,已有其形,即腹部看得到的气丘。息定就是呼吸中断,不用鼻孔进行,而是皮肤和一些特殊部位。此是自然而然,非人故意所为。此时,气丘上下波动一升一降,耳内风生,眼帘光闪,丹田发热发烫,此时应静观之,气动意随之而到,不催促也不散离之,千万勿昏睡,不然气散。待热极而动时,以一意领至尾闾穴,体内气足者,只觉一股热流直冲入头顶,稍时化为甘露降入口内,应闭紧口唇防其出口而漏。只听 - 隆隆 - 作响降于丹田之内。若气不足则在冲顶时,会出现走走停停,走时意随,停时意守,这样分几次才能到头顶。
功夫至此小周天已通,此段功大后,气在体内复生时,外物再举,应以神领之运周天,候缩,则寂照之。 “ 寂照 ” 即忘记呼吸轮入杳冥中而入定。以后再生再运,古则称之为 “ 还精补脑 ” 。
三 、 法 轮 常 转
上法久行,在静定中元气生,丹田觉温暖。此时,气已不行阳关,外物不复勃举。即不外驰,必上行中宫与神相交配合,氤氲不绝,如如不动,一股热气由丹田直入尾闾,上夹脊,过玉枕而达于泥九,复降入丹田,不由自主,自然而然,非人为也,复有气生而如此。
勤苦修之,遂归于大定,此时心情恬淡,眼前性光变为圆点,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谓之 “ 玄关 ” 。此后在定静中,一道白光亮如水银运转三百六十周,满周天之数自然而停,此后复而如斯,谓之 “ 法转自转 ” 。
功夫炼到此步已发育成熟之性器官,日渐短缩如儿童的一般。此时,任督接连,八脉开通,遍体纯乾,筑基功毕。
练 功 注 意 事 项
1、起居方面须断绝性生活,尤其是五十开外的老年人。
2、饮食方面须戒去腥臭之物,如葱、韭、大小蒜、薤、牛羊肉、狗肉等。总之清淡少食。
3、日常生活中存 “ 三心 ” ,即善心、柔心、童心(此心战胜美色有神效)。善心,心存友善、助人、崇敬、和平之谓。柔心,常想遍身柔软如棉,温柔恬静。童心,见美色则心动者,应急思其为自己之姊妹,妄念自消矣。
4,更多更细内容请到我博客交流/jdjhw
三花聚顶是内丹学术语,在古代,“花”与“华”通,“华”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华”,表示人体精气神之荣华。所谓“聚顶”就是精气神混一而聚于玄关一窍。
基本介绍中文名 :三花聚顶 类型 :术语 属于 :内丹学 表示 :人体精气神之荣华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奥义,三花聚顶人花 - 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种子,修道者心必空于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 地花 - 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于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 天花 - 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著,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五气朝元一、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于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 二、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于喜,则魂定,东方青帝之木气朝元。 三、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于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 四、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于怒,则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 五、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于乐,则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 以上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归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归原无极本体,而达圆通究竟。奥义萧廷芝《金丹大成集》说:“问三花聚顶。答曰:神气精混而为一也。玄关一窍,乃神气精之穴也。”这里的“顶”有特指意义,它表示“天宫内院”。所谓“天宫”指脑部,“内院”就是以印堂穴与百会学垂直线为中心点的脑部内空间。“三花聚顶”是一种内丹功的上乘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炼养过程。古代道教内丹家由于害怕泄漏天机,又担心大道失传,便以含蓄的符号象征方式来表达。于是,有关“三花”的名称便有许多转换的形式。从本质上看,“三花”的内在意义乃是“三阳”。所谓“三阳”也就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阴阳中之阳。“三阳”之说来自五行与天干的转换。在中国古代,以“水”代表北方,于天干为壬癸,在人体则与肾脏相对应;以“火”代表南方,于天干为丙丁,在人体则与心脏相对应;以金代表西方,于天干为庚辛,在人体则与肺脏相对应。肾主精,心主神、肺主气。水在北方为阴方,所对应的天干壬癸,一阴一阳,壬为阳,癸为阴,所谓“阴中之阳”指的就是代表北方两个天干之中的“壬”;火在南方为阳方,所对应的天干丙丁,也是一阴一阳,丙为阳而丁为阴,所谓“阳中之阳”指的是代表南方两个丙丁中的丙;金在西方为阴方,所对应的肺脏吐故纳新,交接内外表里,故有阴阳转换之性,所谓“阴阳中之阳”指的是代表西方和肺脏的天干庚辛中的“庚”。内丹学讲究“炼精化气”就是去肾水中的癸,而升壬;“炼气化神”就是去肺金中的辛,而升庚;“炼神返虚”,也就是去心火中的丁,而升丙。其壬、庚、丙,象征精气神中的“三阳”,经过进火而升华,最后聚于泥丸宫,这就叫做“三花聚顶”。顶者,鼎也。革故鼎新,脱胎换骨,则成圣明境界,到了这样的境界,则骨体荣华焕发,光芒四射。此时,精气神已从分的状态而回归于“合”的状态,恍若金花片片自现于空中,这是内功的美好结果,所以,“花”也就是“华”。
道家重要功法“内丹功”可使任督互通、体健神采
中国儒学
10小时前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内丹功一旦练成,可使小周天水火既济、任督互通,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使人病源消除,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同时,可打通任督二脉,使人体健神采、豁达长寿。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健康,并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姿势:
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处,盘膝而坐(双盘最好,单盘也可),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
功法:
盘好坐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呼吸法,以鼻吸气,做到深、缓、匀、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之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当思绪完全平息,身心进入松静状态时,忽觉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氤氲虚无恍惚气象。此情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即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练内丹功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需不断磨去执著心,勿妄求速成。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坚持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如明镜止水,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回至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任督二脉周而复始、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如丹田处现温热、舒泰、畅美之感,那时,外肾兴起。须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气息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互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须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气通小周天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情,古气功术语称为“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运营人员: 冯玉鹏 MZ01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gong/579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家养生方法
下一篇: 道家全真派南无拳的起源和养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