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

生活小常识 2023-07-13 19:40:15

文章目录一、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二、中老年人进补的误区三、中老年人进补的养生茶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1、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之多喝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各个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虚弱等症状。汤水既能够保持补品的原汁原味,也能保证营养成分不会丢失过多。更重要的是汤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最适合老年人。

2、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之对症进补

进补不等于乱补,哪里虚弱补哪里,同时也要确定如何补。如果平时表现出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以选用鹿茸、龙眼肉、蛤蚧等。平时喜凉怕热、口舌干燥,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尿色黄赤等,可选用西洋参、蜂蜜、银耳等。

3、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之不宜油腻

老年人的肠胃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所以冬季进补的关键是恢复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被吸收,不然冬季的进补也就白费了,所以冬季进补以易消化作为标准。

4、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补之药补

除了要适体、适时补,还要适量。药物的作用主要靠药性,而且都有一定的偏性,进补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例如,人体偏于热性,就利用偏于寒性的药物来纠正,如果用之过多,纠正太过,人体又可偏于寒性。即使是属营养制剂的补药,只要补够量,就不能再补,补过了头,就会影响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相互间的平衡协调,从而带来危害。所以,药补一定要适量,要得法,要多问医生。切不可想当然的进补。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逐渐减弱,很容易导致衰老,各种虚症随之出现,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的下降,推迟衰老的进程,达到长寿之母的。但是,进补一定要根据身体虚的类型来选择补的方式。

中老年人进补的误区1、不辩证进补

即使你身体虚,也不能盲目进补。身体虚有许多种,每一种虚证,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不对证,不但无效无益,有时反有副作用。

因此,如何根据各人的身体体质和机能状况进补、调理,服用哪一类补品更为合适、收效更大,应当在医生诊断和指导下进行。

2、盲目相信广告

广告中,关于各种补品的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

保健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它既不能针对某一种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你在原有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强壮。它仅能使你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3、用补品代替一日三餐

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仅依靠营养补剂。《皇帝内经》就明确指出:补品只能用于调养虚弱的体质,机体的营养供给,还得让位于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饮食。现代营养学证明,只有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能使你的营养均衡。

中老年人进补的养生茶1、菊花西洋参养生茶

这款茶能明目平肝,提神醒脑,润肺滋阴,解毒清热。取西洋参6g,菊花5朵,放入杯中用开水泡开,可以加入少许冰糖,每日一泡即可。

2、何首乌强身养生茶

这款茶具有活血养血、滋阴补肾的作用,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抵抗疲劳和衰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取何首乌15g,丹参和北沙参各10g,绿茶和冰糖少许,放入茶具中用开水泡服,每日喝一泡即可。

3、决明子养生茶

这款养生茶可以泻肝火、通便、降血脂、减肥、明目。做法很简单,取30g决明子用开水泡服,每天喝一泡即可。

4、参芪五味养生茶

此茶具有补气养气,生津养身的作用,可以保肝利尿,利水消肿,还可以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疲劳和衰老。取人参和五味子各5g,黄芪10g,放入茶具中用开水冲泡,加适量冰糖即可饮用,每天喝一泡。

中老年人的四季进补原则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内脏器官实际上从30岁就开始老化了,到了45岁之后,老化速度就会更加明显,所以要延缓衰老就应该从中年开始。有关器官老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人在40岁以后,精力就会减退将近一半。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指出,人到了50岁,一年四季都应该进补。由此可见,老年人的进补越早开始,器官衰退的速度就会相应地减缓。但是,中老年人的体质毕竟跟年轻人有所不同,在进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会更多一些。

中老年人忌蛮补

人进入中老年之后,相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但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而且气血的运行也相对不够顺畅,所以在进补的过程中不宜全部采用补药,而是应该在补药当中配合使用顺气活血的药物,这样才能有益无害。

中老年人进补宜经常、少量、多饮

人进入中年尤其是老年之后,全身的器官功能都呈日益衰退状态,所以老年人进补应该以冬令为主,四季常服。

另外,中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在减退中,所以进补的药物也应该注意,每次少服,次数宜多。

进补期间应该保持心情愉悦

中老年人器官的衰退,最主要的体现在大脑上。大脑功能的减退,往往会让他们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自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进补的效果。因为不良情绪,极易造成气机郁结,并且还会分散药力,也不利于药物成分的吸收。所以,即使不从进补的角度出发,即便是最基本的保养,老年人也应该时刻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

中老年需要补钙吗?如何补钙才最为科学?

中老年人是需要补钙,如果不是科学补钙,会缺钙,所以能给老人带来很多疾病,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会病痛缠身,像骨质疏松、腰酸背疼,驼背,关节痛。老人即使吃含钙的食物,但因为老年人在肠道吸收能力差,所以不能吸收足够数量的钙,因此老年人必须适当补充补充钙剂,以满足人体对钙的营养需求。

老年人缺钙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制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在摄入含钙食物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适度饮食,促进身体吸收。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对钙的肠道吸收能力较弱,仅靠钙制剂无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病。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防止钙流失,提高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然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补钙不能全面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性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盐摄入量过高都可能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补钙应以膳食补钙为主。不宜边喝苏打水、碳酸饮料边服用钙质,以免降低吸收率。补钙首先应增加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鳗鱼脊椎骨、各种豆类、瘦肉、水果、蔬菜、海鲜等都是钙质的良好来源。除了让服用钙片,还应多晒太阳,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补钙期间,医院应定期检测血清钙含量,避免盲目补钙和过量钙,造成不良后果。此外,过量使用钙制品,会抑制锌元素的吸收,所以缺锌的人对于补钙应以饮食为主。

中老年人补钙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这个是需要根据个人的补钙情况来决定,如果补钙的效果好,那么在补钙的时候就要记得给自己做好护理和改善,补钙的同时心情也要放松,要记得多晒晒太阳,因为晒太阳也是一种很好的补钙方式,补钙的时候也要记得多运动,来让自己的补钙效果发挥到最好。

老年人 如何科学进补

一、进补宜对号入座
中医主张根据人体阴阳盛衰寒热虚实的不同,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大型,并作对症进补。
阴虚
阴虚是指机体精血精液营养物质的亏耗。多表现为手足发热、潮热盗汗、失眠心烦、面部烘热、口干渴饮、大便秘结等,常见于形体瘦弱的老年人及患有肺结核、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药补应该选择麦冬、百合、玉竹、冬虫夏草、黄精、灵芝等。食补则选银耳、花粉、燕窝、芝麻、龟、鳖等。
气虚
气虚是指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或适应能力下降,多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眩晕气短、动辄心慌、易于感冒等。常见于年老体弱及神经衰弱、贫血、低血压等病人。药补应选择人参、黄芪、山药、莲子、芡实等。食补有火腿、猪肚、泥鳅、羊肺等。
血虚
血虚即贫血所造成的一系列表现,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指甲色淡、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头昏心悸、四肢麻木等。用药可选择阿胶、当归、首乌、桂圆、红枣等。食物补品有鸡蛋、猪肝、花生、菠菜、鳝鱼、海参等。
阳虚
阳虚指阳气虚弱、机体的功能衰退、代谢低下、热量不足,临床表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夜间多尿、小便清长、大便稀烂、性欲低下、阳痿滑精等,多见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肥胖病人体力虚弱者。可选择含有蛤蚧、鹿茸、肉桂、刺五加、菟丝子、仙茅、胎盘、海马等温热助阳之品。食补应选择羊肉、狗肉、牛肉、桂圆、核桃、红枣等。
二、要加强消化功能
膏滋药是冬春进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它具有纠偏祛病、协调阴阳、补益气血、增进体力与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体质虚弱的人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这类人一般消化功能较差,且伴有胸闷、泛酸、嗳气、厌食、大便稀烂或便秘、舌苔厚腻等,若服用膏滋药,更会发生食欲不振、胃部胀满等症状。需先用消导药(俗称开路药),如陈皮、半夏、川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连服1~2周,以运脾健胃、理气化湿,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进补者若有便秘、机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可服大黄制剂,使大便通畅,食欲增加,利于进补。
三、要注意剂型与服法
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补品名目繁多,除传统的丸、散、膏、丹、酒剂外,尚有胶囊、口服液、冲剂等,应合理选用。如补膏较滋腻,就仅适用于冬令服用,春季不适合;人参酒、十全大补酒等,胃溃疡病人就不宜服用;单味人参、西洋参的用法与疗效息息相关,如含化法虽较方便,但有效成分难以全部溶出;炖服法费时久,难以坚持;茶饮法经开水多次冲泡,浓度降低,故选用冲剂为好,且应用足剂量与用够疗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87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