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老年生活之饮食宜忌讲解(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夕阳红 2023-04-26 15:41:39

老年生活之饮食宜忌讲解

老年人的生活是需要自己尤为注重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饮食上面也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因为不良的饮食会导致一些病症的出现,不利于自身的健康,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讲解老年生活之饮食宜忌,希望能给老年朋友提供正确的参考。

宜少忌多:老年人平时要注意,少吃多餐,切记不可暴饮暴食。饮食过多会使肠胃急性扩张,引起肠胃消化功能紊乱。

宜素忌荤: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少吃动物脂肪等荤腥食物,以免胆固醇吸收过多,导致高血压等症。

宜软忌硬:平时所吃的食物要切碎煮烂,忌进过于干、硬和油炸食物。

宜淡忌咸:太咸的食物是不适合老年人吃的,否则会引起高血压或者水肿等病症。

宜茶忌烟:适当喝茶,有利于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而吸烟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应力戒。

宜广忌偏:饮食应多样化,要合理搭配,以利营养的相互补充。

宜热忌寒:老年人身体多阴虚,饮食宜热,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宜鲜忌剩:老年人抵抗力较低,吸收能力差,平时所吃的食物一定要选新鲜的,不要吃剩下的不新鲜的东西。

老年人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不该吃的食物要忌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而且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平时的生活必须要有规律,按时睡觉,按时吃饭,也需要进行适量的锻炼。老年人一定要以自己的健康为重,定期的做好体检的工作。

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营养来源于饮食,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维持生理功能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和热能,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营养的质和量的需求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发生一系列解剖学和生理学改变,其功能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器官也不例外,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功能均减退,从食物中摄入的营养可相应减少。所以要保持老年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给以合理的饮食和饮食护理。

1、衰老与营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有所改变,营养与健康、寿命的相互关系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希望从饮食的合理调配来达至防治疾病,延缓衰老过程。

人随增龄而老化是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在消化系统,表现牙齿松动、残缺、脱落造成咀嚼困难;胃肠道蠕动缓慢,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感觉器官反应迟钝,活动量减少,睡眠质量降低,便秘、腹泻均可使老年人食欲减退。以上诸因素使身体必须的营养素减少,发病率提高,从而加速衰老。由于物质代谢功能降低,蛋白质转化量减少,对糖、脂肪的动员能力降低,又因老年人对脂肪的合成、降解、排泄能力不足,可使脂肪在血和组织中堆积,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营养问题的研究证实(热量)摄取不足和过多均可造成体内免疫功能障碍引起感染、衰老或恶性肿瘤等病变而缩短人的寿命,特别是心血管和肾脏病变更为严重。所以饮食质和量的选择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2、老年人的营养

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在体内被吸收后转化成各种能量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各种食物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

(1)限制热量。老年人因活动量减少,生理活动缓慢,需要的'热量相应减少,一般为青年人70%,为避免热量过剩而身体肥胖引起疾病,每人每日的总热量为1500-2000kcal,体型高大者可适当增加,矮小者适当减少。

(2)优质蛋白,蛋白质的正常代谢在形成抗体、预防疾病、伤口愈合等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是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缓慢,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食物中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则为优质蛋白,营养价值高。由于老年人体内合成蛋白减慢,必须从食物中来补其不足,尤其需要优质蛋白。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为1-1.5g,其中优质蛋白应占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优质蛋白的来源主要由鱼虾、瘦肉、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非优质蛋白来源于谷类食物,也就是主食。但蛋白质过多对老年人也不利,如肾功能差的老年人可引起血氮潴留。

(3)限制脂肪,一般占体重的14%,肥胖者可达40%。脂肪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皮下、腹腔脏器周围和细胞间隙,具有保温和支撑作用,同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化合物,在脂肪酸中有些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此为必须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脂肪酸中又以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价值较高。由于体内脂肪的多与少很容易受饮食影响,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老年人对脂肪的摄取应适当限制,每日烹调油以25g为宜,是脂肪供热量的25%。

多药联用不良反应大

对此,我国著名老年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士雯介绍,同时服两种药以上,其不良反应即可增加,若同时服五、六种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几乎达1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3的老年人不是自然死亡,而是用药不当造成的。可见,药还是尽量少用为好,尤其是老年人病症多而杂,老年人胃运动机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使偏碱性药物解离降低而减少药物吸收。同时,胃肠蠕动功能也减弱,排空延缓,药物在胃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对胃肠道刺激增加。如果老年人每天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不能彻底被吸收,老年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虚。并且,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频率因人因地因药而异,故临床安全用药的基础是个体化用药。对老年人来说,很多都患有多种脏器的疾病,各种疾病又互相影响,因此,老年人对多种药物联用产生差异化不良反应的倍数更大。

老年人完全可以少用药

专家指出,有的老年人虽表现出一身数病,但有些病却是一种随身体老化而来的“自然现象”,比如骨质疏松、腰腿痛、食欲减退、失眠等。对于这些状况,如果老人能注重自我保健,通过调理饮食,增强锻炼,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以及通过心理治疗和理疗等,是可以不用药而改善症状的。此外,个别表现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疾病,但相互之间是有很大关联的,例如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等。对这些情况,只要抓住主要疾病用药,并配合非药物疗法,是可以在用少数药物的情况下获得控制的。

因此,老年人是完全可以少用些药物的,其关键在于做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来改善病情;不可求医求药过分心切,或者过于迷信药物的作用,造成盲目用药滥用药;要遵医嘱用药,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起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的积极作用。

老年人身体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衰退,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能力均有所下降,长期或经常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如经常服用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弊多利少,若过量服用或用药时间间隔过短,可引起毒副作用,如常服去痛片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功能损害、血红蛋白变性和过敏反应等,尚可产生依赖性。

去痛片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此两种药因有严重的毒性,均已淘汰,但目前还保留含有以上两药的复方制剂,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片、复方阿司匹林片(APC)等。其组方甚不合理,应避免经常服用,服药后症状一旦减轻或消失,应及时停药,一般疗程不宜超过一周。

消炎痛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能诱发溃疡,引起胃肠黏膜糜烂和出血等倾向,必须引起注意。

使用时间过长、用量过大即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包括各种血液病,如抑制骨髓引起的粒细胞减少、贫血,与叶酸有关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伴有血小板性紫癜等,有时是致命的,必须引起注意。

老年人的肾脏滤过功能仅为年轻健康人的30%~50%,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不易排出体外,所以用药时要格外谨慎,要掌握好临床适应证、用药剂量和疗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老人饮食注意七不贪

1、不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不贪精

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3、不贪迟

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低血糖。

4、不贪硬

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5、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6、不贪热

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烫食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7、不贪快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老人饮食误区一:长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齿缺损者常见,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长年吃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用吃药粥作为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如果吃粥的量过多,难以很快排空,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人体的生理需要,难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药粥虽是养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体很虚弱,或是治病需要。老年人患牙病应积极治疗,应镶牙补牙。饭不妨烧得烂些,也可吃面条,长期吃粥并不适宜。

老人饮食误区二:吃的菜煮太烂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欢先将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长时间煮,做成菠菜汤,白菜汤什么的。其实这就将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维生素都给煮没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点纤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所以,老人们最好别用“烂菜汤”式做法。“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凉拌,品种多样,颜色选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诀。

  老人饮食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老人饮食误区四:经常吃不加热、或热不透的剩饭剩菜

饭菜里的各种营养素都会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损失,时间越长,损失越多。相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而言,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损失相对少些,但长时间存放的饭菜,还是要防止蛋白质发生变质,脂肪发生酸败,碳水化合物发生霉变。

另外,剩饭菜产生亚硝胺几率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果吃时再不热透,还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发胃肠疾病。柳鹏提醒,老年人肠胃功能比较脆弱,尽量不吃剩饭菜。

老年人吃蔬菜的宜忌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器官都会出现衰退的情况,在饮食上老年人要格外重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老年人食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并不适合老年人吃的蔬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生活中能健康饮食。

在养生方面,大家首先建议的就是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但是一些食物并不适合老年人食用,都有哪些呢?

这些蔬菜老人少吃为妙

1、菜类蔬菜

芥菜类蔬菜与大头菜食物相符,他们都含有一种硫代葡萄糖苷物质,这种物质在经水溶解以后会挥发出芥子油,这种物质会加快消化和吸收。

2、身含草酸较多的蔬菜

含草酸较多的蔬菜有竹笋、菠菜、茭白等,因为草酸会在肠道内与钙形成难以被身体吸收的草酸钙,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建议大家食用前要用开水焯一下,这样可以去除掉蔬菜中的草酸物质。

老人吃什么蔬菜好

1、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吃豆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异黄酮,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对肝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经常吃豆腐可以有利于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特别是老年人对血管硬化和骨质疏松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2、大白菜人人爱

大白菜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祛病延年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白菜中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具有很好的养胃、利肠、解酒、利便等功效。

读完上文的介绍以后,大家是不是对老年人的饮食有了新的认识了呢?每个季节里常见的食物都有很多,建议大家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因为有的食物并不利于他们的消化。希望的建议在生活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59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