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老年人吃药多-怎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祝由网 2024-03-09 12:39:18

老年人吃药多-怎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因为服饰药物不当导致不好结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也使很多老年人在服药的时候会担心,到底我吃这种药到底会不会有不良反应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伍俊妍教授在接受祝由采访时表示,要避免老年人服药时发生不良反应应该注意这些方面。

老年人服药他怎么样去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伍俊妍教授表示,老年人用药要避免的不良反应,应该掌握两点:一个是掌握用药的通则,第二个是掌握自己的个性。

首先,掌握通则中第一个原则就是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有适应症才用,能不用的就不用,但是要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用药,也不要畏疾忌医,要把药物用上去,这个是一大通则。通则里面的第二原则,就是患者在用药前要看一下这个药物它的作用的途径和它主要的药理的特点。从而对患者进行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的调整,这是作为通则要知道的。

其次,在用药的时候,要根据患者本人的特性来进行用药。那么,什么叫做本人特性呢?第一个是患者的生理特性,第二个是患者正在用什么样的药物。首先对于一个患者的生理特性,在用药以前患者应该告知医生和药师,有什么样的生活的习惯,有怎么样的基础的疾病,有怎么样的药物过敏史,这样才能才能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比方我是对某个药物过敏的,如果不告诉医生,在开药自然也就会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另外,还需要告知医生正在用什么药。因为当联合用药的药物种类越多,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如果患者是单一用药,那么只要看药物的明书,了解可能会发生哪几个不良反应就好。但是再加上第二个药,再加上第三药,这一些药物联合以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率,就会像爬坡一样的迅速上升。所以这是很重要的用药原则,就是能够少用就少用。

通常到了老年的时候会患不同的疾病,这些疾病也会使患者到不同的科室去看。比方看糖尿病,可能会去内分泌看;这段时间又犯荨麻疹,会去皮肤科,肾功能不是很好,可能会在肾内科去就医。这时患者就会拿到不同科室给予的处方,这些处方单看一个科室来,对疾病都是非常合理的处方。但是别的科室的医生如果你不告诉医生,就不知道另外科室可能给患者,导致开了一模一样的药,或者是作用机理相似的药,这就有可能导致产生的这种副作用也会迅速的提高。

因此,给出大家的建议就是在用药以前应该如实的告知医生,再决定用什么样的药物。或者在用药的时候,把这些不同科室的处方询问药剂师。看有没有重复用药,有没有哪一些药物的配伍可能会有问题。让药剂师去帮助,然后再向医生反馈,这是对自我一种很好的保护,是需要我们民众去注意的。

本文指导医生:

伍俊妍 主任药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

擅长疾病:慢性疾病药物管理,老年人用药等合理用药[详细]

降低长期吃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保健品

由于人体每日需维生素较少,通常以mg或μg计,因此正常饮食则可提供足量维生素,不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毋需额外补充维生素。然而,在下述情况下可能出现维生素不足,需要加以补充。这些情况是:
  1、食物中维生素来源不足、机体需要量增加:如发育期儿童、孕妇或哺乳妇、高热、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胃肠道吸收困难:如胃肠功能紊乱、肝胆道疾患等;
  3、应用某些药物引起体内维生素的不足: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抑杀肠道细菌引起维生素B、维生素K合成减少,长期应用异烟肼引起体内维生素B6不足等。缺啥就应该补啥,可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该种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应用该种维生素制剂,维生素缺乏症即可得到有效的防治。
  然而,目前部份人的心理有一种错觉,以为维生素是营养品,没有什么毒性,出于保健需要而随意使用,以达强身健体的目的。据报导在英国,40%妇女及30%男性每日口服维生素。在美国65岁以上的人有1/3口服某种维生素,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白人多于黑人,文化水平高的多于文化水平低的。所用剂量往往偏大,甚至有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也有一些人误认为大量的维生素C可防治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维生素E可抗衰老、提高性行为、益寿延年,因而有意长期大量应用。服用过量维生素不会给身体带来益处,因为超过身体所能吸收、利用的那部份维生素很快从机体排出体外,造成无谓的浪费,而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使人死亡。过去曾报导生活在北极圈的人有因食较多的海豹肝脏(内含丰富维生素A)而发生维生素A中毒的事例。下面将向大家介绍过量应用维生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1、维生素A:维生素A口服用于夜盲症、干眼病,成人2.5万单位/次、3次/日;小儿2000-4000单位/日(预防)或2.5万单位-5万单位/日(治疗)。如果成人一次服用100万单位或短期服用200万单位~600万单位、婴儿一次服7.5万单位~30万单位,可于几小时内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A急性中毒症状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口角干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激动、谵妄、头痛、复视、婴儿颅内压升高、前囟隆起、脑积水等。如果每日服用2.5万单位~50万单位以上,连用数周以上,也可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疲乏、精神萎靡、头痛、烦躁或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婴儿囟门宽而膨起、头围增大、颅内压升高、眼球突出、复视、皮肤粗糙、瘙痒、皮疹、毛发蜕落、水肿、低热、多汗、感觉过敏、唇和口角皲裂出血,小量鼻衄、管状骨骨膜增殖性变化引起骨和关节疼痛(长骨与四肢多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肾脏损害、尿频、尿急、多尿、高尿酸血症、钙从尿排泄增加、钙沉积于心肌、肝、肾、肺和动脉,软组织钙化,还可出现低色素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等。孕妇每日服用维生素A不宜高于6000单位,服用过多可能致胎儿畸形。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维生素A过敏者忌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载近十年发生维生素A中毒47例,绝大多数是乳幼儿(3个月至6岁。)不少病例是家长对浓缩鱼肝油制剂含量不太清楚导致小儿误服过量所引起。由于维生素A中毒症状缺乏持异性,因此有不少病例在早期看病时被误诊而未能及早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当血中维生素A浓度超过100μg%时应视为中毒,应即停药,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1及糖皮质激素,对颅内压明显升高者可给甘露醇脱水,大部份症状在一周内消失。
  2、维生素D:维生素D治疗小儿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口服量为2500单位~5000单位/日,症状较重者可用至5000单位~10000单位/日。成人口服5万单位~15万单位/次,3次/日。
  倘若小儿每日用量大于2万单位~5万单位,连用几周,可出现毒性反应。国内不时有维生素D中毒的报导,前苏联在1964-1974年间曾报导维生素D中毒300例。维生素D毒性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疲乏、萎靡不振、头痛、眩晕、烦躁、失眠、幻觉、抑郁、多汗、意识障碍、共济失调、肌痛、关节痛、肌张力减退、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肾、血管、心肌、肺、皮肤、角膜等软组织钙化,引起肾功能损害、肾结石,出现烦渴、多尿、低渗尿、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衰竭。还可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惊厥、皮肤粘膜干燥、瘙痒、结膜炎、畏光、流涕、体重下降、易感染和发烧等。
  儿童长期维生素D过多可出现智力与生理发育延滞。孕妇维生素D过量可使胎儿血钙增高及分娩后小儿智力障碍、肾、肺小动脉狭窄、高血压。维生素D中毒后应即停药,适当补充钾、钠、镁,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大量饮水,给予利尿药,加促钙的排出,中毒症状很快消退。
  3、维生素E:维生素E口服用量为10mg~l00mg/次,2~3次/日。肌注5mg~50mg/次,1次/日。维生素E治疗量并无毒性,但如长期(6个月以上)大剂量用药则可引起疲倦、乏力、眩晕、头痛、视力模糊、恶心、腹痛、腹泻、月经过多、闭经、性功能紊乱。
  少数患者可出现口唇炎、口角炎、皮肤皲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低血糖、凝血酶元减少、肌酸尿等。停药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长期应用超剂量(300mg/日)可能引起出血、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伤口愈合减慢、糖尿病与心绞痛加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乳腺癌。目前,由于广告宣传的误导,有人盲目大剂量长期应用维生素E,其不良反应必将随之来临,这种错误做法必须加以纠正。
  4、维生素B1:维生素Bl用量为l0-30mg/次,3次/日。肌注50-100mg/次,1次/日。维生素B1的毒性很低,但大剂量应用可引起烦躁不安、疲乏、头晕、头痛、纳差、恶心、水肿、心律失常等、停药后症状消失。注射给药偶可致皮疹、药热、哮喘等过敏反应。肌注本品可致局部疼痛。静脉给药可致血压降低、甚至休克。临床上不宜静脉给药。
  5、维生素B6:口服10-20 mg/次、3次/日,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50—100 mg/次,1次/日。本品不良反应很少。少数病人面部微红或温暖感、感觉异常、思睡。长期大量(2g/日)应用可引起感觉神经病变,出现手足麻木、平衡失调。一次静注200—250mg可致头痛、腹痛。肌注时注射局部疼痛。本品偶可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长期应用还可抑制抗凝系统。
  6、烟酸与烟酰胺:两药均为抗赖皮病维生素,但烟酸要在体内转变为烟酰胺才起抗赖皮病作用。此外,烟酸具有烟酰胺所没有的舒张血管、降低血酯的作用。烟酸成人30—100mg/次,3次/日,儿童15mg-100mg/日,分3次服。烟酸在治疗量引起血管舒张导致皮肤潮红、瘙痒、头痛,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本品应饭后服用。长期大量应用甚至可诱发心律失常、胃十二指肠溃疡、肝功能损害、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烟酰胺50mg-200mg/次,3次/日。其不良反应轻微,表现为轻度胃肠反应、头晕、头痛等。
  7、维生素C:维生素C一般用量为0.1g/次,3次/日,不良反应很少。但如长期大量[1—4g/日]应用,则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酸增加、胃液反流、腹痛、腹泻、心动过速。大剂量还可酸化尿液,引起尿酸盐、胱氨酸盐、草酸盐结石、高尿酸血症、尿道炎、排尿困难。
  还可引起妇女生育能力降低、血糖升高、妨碍肠道吸收铜、锌离子,导致机体铜锌缺乏。乳儿接受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不安、失眠、疲乏、脉缓、皮疹、浮肿、血小板增多。静脉注射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引起眩晕、虚弱、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高钙血症和低钠血症、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等。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类营养素,但每日需要量较少,正常饮食则可提供足量维生素,不必额外加以补充。如果出现需要补充维生素的情况,应注意控制用量与给药时间。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不但无益,反而引起不良反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201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