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与儿女更好的相处—您可以做到的事(老人怎么与子女相处?)

夕阳红 2023-04-28 08:56:07

与儿女更好的相处—您可以做到的事

老人含辛茹苦地养育了自己的子女,到老年应该从子女那里得到回报、得到孝敬,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但与儿女的关系不应该非得借助于法律或借助于道义来维系,应该用亲情、情感来维系。

有一些老人在家里与儿女相处得很好,而那些经验看起来总是很平常。试一试以下的方法。

您可以做到的事:

做一个受尊重的“老人”,而不是儿女们的生活“主宰”。在家里要讲民主,有事要与儿女们商量。

减少儿女们的压力,应经常自己活动,不要过分依赖子女的照顾。凡是自己很容易办到的,就尽量自己干,没必要的特殊护理就婉言谢绝,要通情达理,好伺候,事不多。您应体贴自己的子女,观察他们的生活是否正常,如果自己给子女增添的负担已经超过了子女的承受能力,矛盾就快爆发了,就要想办法进行调整。

要有一个和睦大家庭观念,不要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给儿女一定的生活空间,不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由他们安排就是了。如果老人处处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生活,时间久了,就会让儿女们产生厌恶。

视儿女们为朋友,用商量的口吻与他们说话。

与晚辈成为朋友多少让一些老人无法接受,这种认知也许刚开始您不习惯,但您会发现这远比您天真地认为“他们永远是小孩子”的关系要好得多。倚老卖老,居高临下,动辄训人,这会让多数年轻人反感。

尊重儿女们的意见。

一些老人即使已是高龄,仍然在家庭事物的处理上保持着自己的强硬态度。要知道,虽然您在这个家庭仍然处在不可侵犯的受尊崇的地位上,但是儿女们对生活的阅历与成熟见解足以使他们代替您对事物处理的主导地位。相信他们,您会慢慢从这种信任中产生一种依赖感。

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当儿女长大独立时,对父母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依赖。您可以运用经验累积的智慧,提供参考意见给儿女,并保持幽默慈爱的态度,不要因儿女不接受意见就生气或唠叨不休,以免形成两代的紧张关系。

老人怎么与子女相处?

现在,稍有条件的人家,长辈和晚辈一般都分开住,因为如果住在一起,相互之间的矛盾会比不住一起的多。

不住一起的老人与子女之间也要互相照应。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矛盾,有书君觉得老人与子女相处要懂得尊重儿女,需要注意一些原则。

1.不要总以长辈的身份教训儿女

小辈受不了老辈爱教训的习气,多包容理解。

少教训、多宽容。

老人要包容和理解子女的缺点和不足。现在的年轻人晚睡早起,要是不上班,能睡到下午。

不爱做家务、不愿做饭、喜欢点外卖,花钱大手大脚、不存钱,这些问题老人统统看不惯,看不惯就会想说,年轻人又不服,矛盾容易升级,就容易发生不愉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辈人有一辈人的生活方式,老人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求子女,自己做得到的也不要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老人过的是过来人的生活方式,儿女过的是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强求一样。

少责备,多帮忙。

现在生活压力大,年轻人为拼搏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陪老人少了,老人就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带带孩子分担家务,以便他们更好地工作。

生活中能帮就帮,帮了忙也不要想着回报,整天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会让儿女们讨厌。不能帮就不要接话,免得给孩子们添乱。

少限制,多鼓励。

孩子们想干点什么事,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去教训他们,尽量鼓励,不泼冷水。提醒自己已不太了解现在的社会,让他们自己去闯,

孩子们想干的事,只要没危险,让他们去干,其实老人想拦也拦不住,想要生活开心就少管儿女的事,为免得因阻拦而影响双方的关系。

老辈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子女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要照顾,老人身体健康,独立生活也算是帮了孩子的忙。


2.不要总认为儿女不如父母强

儿女与老人有代沟。

网上流传"三年一代沟",老年人与子女间的年龄差距决定了彼此之间认知的差异。

老人和儿女在一些事情上做法不同。比如在经济上,老人觉得能省则省,孩子却是能花就花。

老辈省吃俭用,不舍得多花钱,能替代的替代,花在自己身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让孩子觉得太抠,有好日子不会过。

实际上老人把省出来的钱给了孩子,孩子花着钱享受着生活,老人又心有不甘,想要数落,既然给了,孩子怎么用就不用管太多。

有什么想不通、看不惯的事情,老人与儿女之间需要沟通,多沟通多交流,换位思考很重要。

老年人要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子女进行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站在彼此的角度上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该以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社会阅历指导后辈,但老辈人已经脱离了竞争激烈、紧张的社会,因与子女有年龄差距,价值观、世界观存在诸多不同,这些都会导致代沟矛盾。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人要多学习生活中的新观念,尽量做到与时俱进,不要用老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女的行为。有些方面也得听取儿女的意见,按他们的要求做。


3.不要总把儿女的事放在第一位

家和万事兴。

如果小辈之间发生口角,要说也先说自家的孩子,不是自己养大的不要说。

儿女的另一半来自于另外的家庭,不同家庭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看不惯是自己的问题,不能激化矛盾,也不要一味偏袒自己的子女。

孩子与自己闹矛盾,先从自身反省,是不是自己又唠叨、又过分干预了。

老人不掺和孩子的家事。

子女都是成年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情感、家庭问题。老人掺和进去,容易对儿女护短,本想帮助解决问题,可因为偏心,常常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应该放手。

小辈是在要独立自由的环境下长大成人的,尤其是有了第三代,自己还把儿女教育孩子的事都包了,儿女永远长不大,也不会有责任心。也不要袒护孙辈,放手让孩子们去体验自己的生活。

老辈不要自以为是。可以提建议,听也罢,不听也罢,不逼他们照做。也不要担心儿女吃亏,人都要亲身经历才能记事,不然别人再怎么说都与自己无关。

都是成年人,即使走了弯路也是自己人生的积累,不要去强求孩子吸起自己曾经的教训,这没多大作用,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成为自己的经验。老人管得越多儿女越有依赖思想,越不容易成长。

有书君觉得父母儿女必须做到相互尊重。身为父母者,一定先尊重儿女,给儿女做好榜样。

儿女已长大成人,老人不要管太多,管好自已的身体,就是对儿女的支持。

老辈人脱离了职业生涯,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跟不上孩子们的生活,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要知道自己心理也会有所变化,比如丧偶、疾病,都使老年人精神和肉体变得神经过敏,多疑猜忌,脾气暴躁,固执任性,情绪也会长期处在抑郁和焦虑之中。

要能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子女平等相处,父母与子女彼此间可以指出对方的不是,但不是得听我的。

老人不高高在上总以长辈的身份教训儿女,不觉得孩子就该绝对服从于父母,也不要总把儿女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要有自己的生活。

有什么事情沟通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睦相处。做事不周时多给予理解。一家人身心愉快,比什么都好。

有书君觉得老人要守好自己的界限,尊重儿女,做好榜样,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做到独立生活,保持身心健康。老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对儿女们的最大支持。

常提醒自己不要过多操心,不多说、不多管、不越界,相处有距离,距离产生美,儿女觉得自由了,才不会觉得老辈人烦。

你认为父母跟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

     父母跟子女的相处模式想必应该是各位新手妈妈爸爸的一大难题吧。俗话说,孩子长大以后的为人处世,三观都跟父母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有一句俗话说的,孩子长大了怎么对自己女朋友就跟父亲在家里怎么对母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父亲对母亲很好,温柔至极,照顾,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对自己的女朋友也会是这样。

       第一,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要给予鼓励。他们在做某件事表现得很好的话,你要适当的鼓励奖励他们,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是对的,让他们更加有做好事情的动力跟决心。所以在孩子做了好事情的时候,你不要自己藏着掖着不表扬孩子,那这样的话孩子怎么会知道他做这件事情是对的呢?对孩子提出问题,父母要尽量的给予他答复,这样就可以从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耐心沟通,多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有些父母总是会情绪上头不问孩子原因一上去就去责备孩子,这样许多孩子就会被误会,或者造成他们不想跟你沟通,怕你们。在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少不了的就是沟通,只有学会如何跟孩子正确的相处沟通,认真的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他用商量讨论的语气跟他说事情,而不是命令的口气命令孩子,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之中要有耐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相处。

      第三,以身作则。以前我们老师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你干什么孩子就会跟着你干什么。就例如,你在家里看着电视剧刷着抖音玩这游戏,却去指责孩子为什么要看电视玩游戏而不去学习,那么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恰恰相反的是,如果你在家里面看着书,叫他去学习做作业,这样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家长如何跟孩子相处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礼貌,可是却不断跟孩子发生冲突,又导致自己生气,最后也导致孩子在这事上更拧巴了。像这样一种教育,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个目标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没有关注,你在培养孩子有礼貌的过程当中,你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礼貌吗?你去强迫孩子跟他不认识的人打招呼,或者说强迫孩子说一句他不想说的话,你是不是已经不礼貌了?一个不礼貌的家长怎么能教会孩子礼貌呢?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们做家长的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自己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见到什么人热情跟别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现怎么了。我们自己做出表率,热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郑重介绍给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个好的榜样,慢慢会学会这些事情的。不要着急,要允许孩子做得不好、做错事,允许他有一个改善过程。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儿童的道德,有时候会设计一些小细节。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妈妈和一个孩子两个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带的水都喝光了,包里就剩两个苹果了,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休息下来的时候,妈妈考验孩子说,就剩两个苹果了,谁吃大的,谁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妈妈。孩子说,我每一个上咬一口。妈妈立刻就有些生气,没想到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把甜的给妈妈吃。这样,妈妈就觉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资料是把这个例子作为好例子呈现出来的,但是我非常不认可这个家长的做法,它作为一个道德教育的细节是非常不可取。因为这个母亲是恶意试探孩子,孩子如果说我要吃大的,妈妈肯定会批评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出失望。那么这个大苹果该谁吃?妈妈吃了就正确吗。这样的教育太复杂了,而且不自然。出于一个母亲天性,当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时,我会本能地把大苹果给孩子吃,孩子可能会推让,也可能不会推让,就直接吃了。但这并不会教坏孩子,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地从和妈妈相处的各种细节中体会到那种深刻的爱,他长大了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妈妈的。所以,在跟孩子相处中,不要动用太多的聪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朴实为好。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还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文章,是一位家长写了他跟孩子相处的一个小故事,他肯定认为是正确才写出来,报纸也发出来了。说的是有一天6岁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里面只剩两个橘子了,当时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人都在。孩子拿着这两个橘子时有些为难,说就剩两个了,给谁吃。父母两个人为了培养孩子孝心,就让孩子自己选择给谁吃,孩子犹豫了半天,他其实已经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后含关眼泪说妈妈一个爸爸一个,父母虽然有些不忍心,但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狠狠心,两个人一人一个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认可这种教育方法,家长这样的行为不会教给孩子孝顺,教给孩子的是自私,家长希望孩子懂得爱父母爱他人,自己却表现得那么自私,怎么教给孩子爱呢?你为什么不能把橘子掰开好几瓣,或者干脆说今天妈妈不想吃,你吃吧,让孩子心无愧疚地吃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家长自己的行为不合乎人情,怎么可能教给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么可能打动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觉得跟孩子相处,首先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场合谈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听到一个人谈到这样一件事,他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正面例子讲给大家的。他说他妈妈非常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他小的时候,他妈妈要求孩子们跟家长讲话不许说“你”,必须说“您”。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先吃完一碗饭,站起来给自己盛完饭之后,问他妈:“妈,你还要饭吗?”没想到他妈一下子生气了,把筷子摔了,问道:怎么跟我说话,第一,怎么能跟我说“你”呢?第二,你问我要饭吗?我是要饭的吗?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他妈妈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对他们有很好的教育。讲这个故事的人,他自身成长得不错,妈妈可能在很多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就这一个例子来说,我非常不认可,我不认为它是个教育的正面例子,恰觉得它是个反面例子。一个母亲那么苛刻,对孩子态度那么粗暴,并且故意曲解孩子的用意,对孩子的善意进行恶意歪曲,这怎么可能教给孩子善良和孝顺呢。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我们的理念和我们的行为是否和谐,是否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的相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们与其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告诉孩子说应该怎么做,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品德,不如关注一下我们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的是怎样一种面貌,家长面对孩子,你的行为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的语言是无声胜有声的。 “爱”和“溺爱”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现在一说孩子出现问题,就说孩子被溺爱坏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有很多人以为,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所以认为我要少爱孩子一些,对孩子狠一点。
因为爱和溺爱本质的完全不同,所以成全的东西,或者说最后的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溺爱下的管制和批评,会阻碍一个儿童潜能的发展,会让他的恶习生长出来。人的天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点的东西,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然表达一定是善和美的;恶和坏的东西一定是不良刺激下才能产生。就像人的肌体一样,正常的情况下是健康的,肿瘤、癌症等疾病在不良的刺激下才会产生,道理是一样的。而一个孩子在真爱的环境中,也就是在自由、宽容和欣赏的环境中,正常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千万不要把溺爱理解为爱得太多了。
我有一次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孙子在操场上玩,操场铺的是塑胶跑道,有小颗粒的东西,那个孩子有一岁半左右,刚刚学会走路,走得很不稳当,摇摇晃晃的,操场很平,也没有人,也没有学生在那块上课,正是孩子学走路和玩耍的好地方。孩子摇摇晃晃走的时候,老人就在后边喊着,慢点慢点,别摔倒了!大家想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摔跤的,不摔跤能学会走路吗?老人是出于爱孩子,一个劲的喊别摔倒,这首先会吓着孩子,从本质上说,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孩子被吓得不敢走了,站住,突然对地上的塑胶小颗粒很好奇,就蹲下身来用小手摸。奶奶马上就说,别弄那个,那个脏,不好!孩子就不敢摸了。孩子站走来,不知所措,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树棍,好奇地拿起那个小棍,奶奶又说这个脏,给扔掉了。我看了一会,老人跟孩子相处跟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不论做什么,奶奶都要唠叨,这种唠叨的后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不敢去尝试,干什么都胆战心惊,会阻碍他潜能的发展。孩子多摔几跤才能学会走路。到他长大了,自然就摔不着了。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些小细节中的教育破坏性。 还有一天我坐北京到天津的动车,一个姥姥和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坐在我旁边。小男孩大概有8、9岁,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坐动车,一上来感觉非常的新鲜,觉得这火车跟飞机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弄弄这个,弄弄那个。这个孩子行为很简单,并没有破坏性的行为。结果这个姥姥和妈妈一直训着孩子,不断地嚷到:不要弄那个,干吗弄那个。可能是她们平时在生活种习惯了这样不断地唠叨和教训孩子,皱着眉头说,你能不能乖乖坐一会?!一个8、9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乖的坐在那儿。探索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好动正是他的天性啊。过一会儿,男孩嫌姥姥和妈妈唠叨多了,说他想去上厕所。他可能是想看看火车上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妈妈说我跟你一起去,孩子特别不愿意,就说我自己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知道关门。孩子说我自己找呗,妈妈就不同意,非要跟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沮丧。这样的小细节,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是不是很多? 教育方面,大的理念大家都差不多,都知道要尊重孩子要爱孩子。分水岭在哪儿?就在这些细节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小细节都处理好了,你的教育也就做好了。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现在不少家长们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堕落的,已经接近统治和占有了。我们包办了孩子太多的东西,给了孩子太多不自由,扭曲了某种天性,又去指责孩子,你看你,连衣服自己也不会穿,书包自己也不背,上大学也不会洗袜子等等,却没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前期对儿童的自由剥夺得太多。 毫无节制向孩子表达爱是很容易的,有节制地、体面地表达你的爱是很难的。最起码我们要理解自由的价值,如果不理解自由的价值,真的很难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失掉自由不能成人。台湾著名的学者傅佩荣也说过,“真正的成长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出处,就不存在认识,事实上也就不存在解决。如果我们认为,溺爱是孩子被爱得太多了,然后简单地推论说那就少给他一些爱,这就走到了教育的反面。如果我们真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管得太多了,要少管,给他一些自由,孩子就成长不错,我们就找到了很多问题解决的出口。
现在不光是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学校教育也是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有一个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 他想要在他班级里面开展阅读活动。这个老师对阅读是有很好的理解的。他就说我用很少的时间讲完课就可以了,用很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阅读。这个想法非常好,整个阅读设计的也非常好。但是他做了不到两个月,就没法往下做了,不能够坚持了。为什么?他说不光是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的压力,就连班里面的孩子们也不干了。本来,四年级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说不上语文课了,不做无聊的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总结了,一开始是很高兴的,结果搞了两个月,中间很多孩子自己都开始到处找校长告状了,有的是几个学生联合起来找校长告状,孩子告状的内容是,我们老师每天不给我们讲课,每天给我们看小说。事实上孩子是很喜欢看小说的,孩子之所以找校长告状,一个是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再一个孩子们自己也是从内心认为,老师让我们阅读不是在学习,好像讲课才是学习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自由精神在儿童身上已经流失的很多了。 如果说硬暴力很容易让人警惕,一些软暴力则很容易让人忽略,尤其一些隐型暴力。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礼貌,可是却不断跟孩子发生冲突,又导致自己生气,最后也导致孩子在这事上更拧巴了。像这样一种教育,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个目标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没有关注,你在培养孩子有礼貌的过程当中,你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礼貌吗?你去强迫孩子跟他不认识的人打招呼,或者说强迫孩子说一句他不想说的话,你是不是已经不礼貌了?一个不礼貌的家长怎么能教会孩子礼貌呢?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们做家长的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自己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见到什么人热情跟别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现怎么了。我们自己做出表率,热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郑重介绍给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个好的榜样,慢慢会学会这些事情的。不要着急,要允许孩子做得不好、做错事,允许他有一个改善过程。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儿童的道德,有时候会设计一些小细节。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妈妈和一个孩子两个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带的水都喝光了,包里就剩两个苹果了,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休息下来的时候,妈妈考验孩子说,就剩两个苹果了,谁吃大的,谁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妈妈。孩子说,我每一个上咬一口。妈妈立刻就有些生气,没想到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把甜的给妈妈吃。这样,妈妈就觉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资料是把这个例子作为好例子呈现出来的,但是我非常不认可这个家长的做法,它作为一个道德教育的细节是非常不可取。因为这个母亲是恶意试探孩子,孩子如果说我要吃大的,妈妈肯定会批评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出失望。那么这个大苹果该谁吃?妈妈吃了就正确吗。这样的教育太复杂了,而且不自然。出于一个母亲天性,当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时,我会本能地把大苹果给孩子吃,孩子可能会推让,也可能不会推让,就直接吃了。但这并不会教坏孩子,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地从和妈妈相处的各种细节中体会到那种深刻的爱,他长大了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妈妈的。所以,在跟孩子相处中,不要动用太多的聪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朴实为好。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还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文章,是一位家长写了他跟孩子相处的一个小故事,他肯定认为是正确才写出来,报纸也发出来了。说的是有一天6岁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里面只剩两个橘子了,当时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人都在。孩子拿着这两个橘子时有些为难,说就剩两个了,给谁吃。父母两个人为了培养孩子孝心,就让孩子自己选择给谁吃,孩子犹豫了半天,他其实已经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后含关眼泪说妈妈一个爸爸一个,父母虽然有些不忍心,但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狠狠心,两个人一人一个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认可这种教育方法,家长这样的行为不会教给孩子孝顺,教给孩子的是自私,家长希望孩子懂得爱父母爱他人,自己却表现得那么自私,怎么教给孩子爱呢?你为什么不能把橘子掰开好几瓣,或者干脆说今天妈妈不想吃,你吃吧,让孩子心无愧疚地吃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家长自己的行为不合乎人情,怎么可能教给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么可能打动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觉得跟孩子相处,首先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场合谈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听到一个人谈到这样一件事,他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正面例子讲给大家的。他说他妈妈非常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他小的时候,他妈妈要求孩子们跟家长讲话不许说“你”,必须说“您”。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先吃完一碗饭,站起来给自己盛完饭之后,问他妈:“妈,你还要饭吗?”没想到他妈一下子生气了,把筷子摔了,问道:怎么跟我说话,第一,怎么能跟我说“你”呢?第二,你问我要饭吗?我是要饭的吗?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他妈妈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对他们有很好的教育。讲这个故事的人,他自身成长得不错,妈妈可能在很多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就这一个例子来说,我非常不认可,我不认为它是个教育的正面例子,恰觉得它是个反面例子。一个母亲那么苛刻,对孩子态度那么粗暴,并且故意曲解孩子的用意,对孩子的善意进行恶意歪曲,这怎么可能教给孩子善良和孝顺呢。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我们的理念和我们的行为是否和谐,是否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的相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们与其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告诉孩子说应该怎么做,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品德,不如关注一下我们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的是怎样一种面貌,家长面对孩子,你的行为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的语言是无声胜有声的。 “爱”和“溺爱”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现在一说孩子出现问题,就说孩子被溺爱坏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有很多人以为,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所以认为我要少爱孩子一些,对孩子狠一点。
因为爱和溺爱本质的完全不同,所以成全的东西,或者说最后的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溺爱下的管制和批评,会阻碍一个儿童潜能的发展,会让他的恶习生长出来。人的天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点的东西,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然表达一定是善和美的;恶和坏的东西一定是不良刺激下才能产生。就像人的肌体一样,正常的情况下是健康的,肿瘤、癌症等疾病在不良的刺激下才会产生,道理是一样的。而一个孩子在真爱的环境中,也就是在自由、宽容和欣赏的环境中,正常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千万不要把溺爱理解为爱得太多了。
我有一次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孙子在操场上玩,操场铺的是塑胶跑道,有小颗粒的东西,那个孩子有一岁半左右,刚刚学会走路,走得很不稳当,摇摇晃晃的,操场很平,也没有人,也没有学生在那块上课,正是孩子学走路和玩耍的好地方。孩子摇摇晃晃走的时候,老人就在后边喊着,慢点慢点,别摔倒了!大家想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摔跤的,不摔跤能学会走路吗?老人是出于爱孩子,一个劲的喊别摔倒,这首先会吓着孩子,从本质上说,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孩子被吓得不敢走了,站住,突然对地上的塑胶小颗粒很好奇,就蹲下身来用小手摸。奶奶马上就说,别弄那个,那个脏,不好!孩子就不敢摸了。孩子站走来,不知所措,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树棍,好奇地拿起那个小棍,奶奶又说这个脏,给扔掉了。我看了一会,老人跟孩子相处跟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不论做什么,奶奶都要唠叨,这种唠叨的后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不敢去尝试,干什么都胆战心惊,会阻碍他潜能的发展。孩子多摔几跤才能学会走路。到他长大了,自然就摔不着了。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些小细节中的教育破坏性。 还有一天我坐北京到天津的动车,一个姥姥和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坐在我旁边。小男孩大概有8、9岁,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坐动车,一上来感觉非常的新鲜,觉得这火车跟飞机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弄弄这个,弄弄那个。这个孩子行为很简单,并没有破坏性的行为。结果这个姥姥和妈妈一直训着孩子,不断地嚷到:不要弄那个,干吗弄那个。可能是她们平时在生活种习惯了这样不断地唠叨和教训孩子,皱着眉头说,你能不能乖乖坐一会?!一个8、9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乖的坐在那儿。探索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好动正是他的天性啊。过一会儿,男孩嫌姥姥和妈妈唠叨多了,说他想去上厕所。他可能是想看看火车上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妈妈说我跟你一起去,孩子特别不愿意,就说我自己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知道关门。孩子说我自己找呗,妈妈就不同意,非要跟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沮丧。这样的小细节,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是不是很多? 教育方面,大的理念大家都差不多,都知道要尊重孩子要爱孩子。分水岭在哪儿?就在这些细节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小细节都处理好了,你的教育也就做好了。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现在不少家长们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堕落的,已经接近统治和占有了。我们包办了孩子太多的东西,给了孩子太多不自由,扭曲了某种天性,又去指责孩子,你看你,连衣服自己也不会穿,书包自己也不背,上大学也不会洗袜子等等,却没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前期对儿童的自由剥夺得太多。 毫无节制向孩子表达爱是很容易的,有节制地、体面地表达你的爱是很难的。最起码我们要理解自由的价值,如果不理解自由的价值,真的很难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失掉自由不能成人。台湾著名的学者傅佩荣也说过,“真正的成长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出处,就不存在认识,事实上也就不存在解决。如果我们认为,溺爱是孩子被爱得太多了,然后简单地推论说那就少给他一些爱,这就走到了教育的反面。如果我们真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管得太多了,要少管,给他一些自由,孩子就成长不错,我们就找到了很多问题解决的出口。
现在不光是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学校教育也是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有一个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 他想要在他班级里面开展阅读活动。这个老师对阅读是有很好的理解的。他就说我用很少的时间讲完课就可以了,用很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阅读。这个想法非常好,整个阅读设计的也非常好。但是他做了不到两个月,就没法往下做了,不能够坚持了。为什么?他说不光是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的压力,就连班里面的孩子们也不干了。本来,四年级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说不上语文课了,不做无聊的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总结了,一开始是很高兴的,结果搞了两个月,中间很多孩子自己都开始到处找校长告状了,有的是几个学生联合起来找校长告状,孩子告状的内容是,我们老师每天不给我们讲课,每天给我们看小说。事实上孩子是很喜欢看小说的,孩子之所以找校长告状,一个是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再一个孩子们自己也是从内心认为,老师让我们阅读不是在学习,好像讲课才是学习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自由精神在儿童身上已经流失的很多了。

如何更好与孩子相处

亲子沟通的理论与技巧及其个案分析事例与讨论:1.  很多家长会问:作为正在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亲,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们怎样能和孩子沟通?怎样能教育好孩子?怎样让青春期的孩子听话?秘诀是商讨,商量和讨论。我们要和孩子真正地作朋友,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很多小皇帝,看起来是以孩子的意志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你不要做什么!你要做什么!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空间,孩子自己的权利。大多数的父母,特别是传统的父母亲都不太希望孩子这么快长大。往往孩子长大了,父母亲还没有长大,就是给孩子的心理空间不够,对孩子的教育还没有长大。家长和父母,要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真正和地和孩子做朋友,做一个坦诚交流的朋友,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意见。要静下心来听孩子说什么,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谈话。家长往往会以命令、否定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对孩子是一个伤害,我们应该和孩子进行商讨。 2. 孩子跟父母闹别扭,从主观上讲,双方都想和对方很好地相处,但是到了一起就经常吵嘴。应该怎么办?吵架是家庭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个事情,尤其是在心理逆反期的青年人,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的。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虽然是在吵架,但是心里都在爱对方,假如没有爱,就没有必要去吵架。跟父母吵架,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吗?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能否坐下来,跟父母好好谈,到底需要对方什么。  传统文化一般来说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天天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没有必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这样的话。这样长期下去,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 东方的文化是一个羞于说爱的文化,很少有父母会说孩子我爱你,孩子也很少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不直接用言语表达我们的爱,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达爱。比如一个动作,一个笑脸,用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是给孩子送一件心爱的礼物,这也是表达爱,传递爱的一个方式。  传统文化很吝惜表扬,应该善于表扬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些赞美的语言,有利于心情放松。亲子沟通技巧1.更新观念 无论是“独立意识”与“权威意识”的矛盾,还是代际差异,还是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都与父母的观念有关。不更新观念,不能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子女沟通,就不可能有科学、适当的沟通。所以,父母一定要更新观念,正确审视自己的意识、期望,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子女社会化过程的现况。在此基础上,寻找科学沟通的契机,进行科学的沟通。 2.重视情境 行为学认为,父母对于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境传播方式,即通过肢体。而不是通过语言。所以为人父母首先是有正气、有理想、有真善美的信念,不管社会怎么变化,都要确信真善美是主流。其次是要有实干的精神,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融入社会中作出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业。再次是对物质不要过于追求。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在不断地改善。各自都有自己的物质追求目标,但不能脱离实际经济能力,片面地去追求不实际不适用的物质享受。用最低的物质生活,开启最丰富的心灵世界,潜移默化中引导子女,亲子间就可以海阔天空了。特别是对于在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的子女,通过情境和子女沟通更为重要。如果父母整天陷入麻将桌上、歌舞厅里,他们给儿女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印象。3.同感:共感、同理、共情、感情投入倾听、理解孩子的内心体验同感程度高,能感受到内在的、所隐藏的深层涵义和感受。4. 耐心真诚 父母与儿女之间是血缘亲情关系,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关系应象朋友、同事一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老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做父母的就要不断“充电”,既要教育子女,也要向子女学习,平等、耐心、真诚地与子女沟通。亲子沟通过程不能是有意识的教育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拉家常,通过拉家常融汇亲情。许多做父母的离开工作岗位或年龄大了以后,对新知识不够了解,特别是不了解子女关心喜爱的事物,这样,就少了拉家常的话题。如果在与子女们交谈中过于表现自己,一般是表现自己过去的艰辛,只能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与子女沟通的正确方法,一是要放下架子,不要居高临下,在沟通时要注意谈话的内容,以增进感情,对于家中的琐事尽量从侧面点到为止,不必探究追问;二是学习新知识,最好保持一颗童心;三是要有耐心,当沟通阻塞时,既不能感到伤自尊,也不要认为是子女对自己不尊重;四是要真诚,如果自己有错误,适当地对错误进行剖析、反思,会体现做长辈的修养与真诚,而拉近与子女的心理距离。5.  尊重子女 作为父母应超脱宏观地对待子女,对子女们非原则性的吵闹,不要“随便掺和”。一旦子女有“独立”能力,就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少管他们。如果子女的学习、生活发生了问题而必须介入时,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沟通。一般不要用教育的形式,不要就具体问题细究原因,而应该从宏观角度,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尽量限于引导,调动子女的积极因素,千万不要说教。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尽可能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且父母在儿童早期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开。此外,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检查以往的亲子交往是否正常,坚持那些有助于亲子交往的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改善家庭的气氛,并制定相应的家庭计划。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另外,还可以举办适当的团体活动,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14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