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和体重下降:老年人骨密质萎缩变薄、骨小梁稀疏导致骨质疏松,由于椎间盘逐渐变薄、脊柱缩短,发生老年性驼背;老年人站立时往往髋及膝部屈曲,引起身材变形变短。
关节的灵活性降低:由于软骨变硬失去弹性和骨刺的形成,关节囊周围韧带退变,使关节囊滑膜萎缩变薄,表面的皱襞和绒毛增多,滑液分泌减少,软骨素基质减少,代谢功能减弱。
动作迟缓、笨拙:由于肌肉弹性消失,肌纤维逐渐萎缩,肌肉变硬,肌力减退,容易疲劳而发生腰酸腿痛。手部肌肉萎缩、消瘦,以手背最为显著。
体重下降:随增龄人体组织内脂肪组织增多,以腹部及臀部脂肪增多为显著,而面部、前臂、小腿脂肪则减少。
皮下脂肪减少:使原有的凹窝更凹陷,如锁骨上窝、肋间隙;骨突出部分变得更明显,如肋骨、肩胛骨、剑突、髌骨、足弓等。
毛发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囊下端生长毛发的毛乳头逐渐减少,头发变稀、变薄、变白,出现秃发。由于皮脂腺萎缩,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和毛发失去光泽。
面容改变:面部皮肤皱纹最先出现于前额,其次为眼角、鼻根部和鼻唇沟。老年斑是脂褐素沉积在皮下形成的,主要位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和前臂伸面等,直径一般为0.5cm,不超过2.0cm,可略高于皮肤。角膜前弹力层和基质层的脂肪发生变性,在角膜上、下方出现灰色弧形混浊带,形成老年斑。
皮肤: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皮肤变得更为坚硬。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肤松弛,皱纹增多。汗腺的数量和汗液的分泌量均减少,皮肤干燥易痒。甲体失去光泽,生长速度变慢,可出现纵脊。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密度减少,感觉迟钝。
说起衰老,人们并不陌生。尤其是我们中老年人,许多人都有亲身体会。一般来说,人过了五十岁,衰老的征象已逐渐明显。从外表看,皮肤不再像以前那样细腻、光洁、水灵,而是于燥、起皱纹和色素沉着;眼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清澈、智慧、炯炯有神,而是趋向于浑浊和朦胧;身姿不再挺拔、英俊,而是趋向于弯腰驼背;走起路来,也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步履轻盈、步伐矫健,而是行动迟缓、步态蹒跚。总之,举手投足都和年轻人有明显不同。中老年以后,自己的感觉也和年轻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记忆力减退,常常丢三落四,全身肌肉、关节僵硬,甚至腰酸背痛,体力、耐力也下降,性功能逐渐下降,生育能力丧失。另外,许多和免疫力下降有关的疾病在中老年以后也开始出现,例如癌症、各种感染等,这些都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那么,到底怎样理解衰老的含义呢?简单说来,衰老就是人体被“岁月折磨”的积累。衰老是随着增龄而出现的身体细胞的群体性退化过程,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细胞被破坏的过程。人体衰老开始于成年以后,到中老年更加明显。因此,延缓衰老,一定要从年轻时就开始行动,而且抗衰老也绝不是一个短期的、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人体衰老和疾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人体衰老是伴随年龄的增加悄然而至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而疾病的到来,往往是比较突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带有某些偶然性,是可以由人控制的。另外,衰老和疾病又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比如没有哪个疾病缠身的人会是充满了青春活力的,过早衰老的人也往往过早出现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脑中风等。也就是说,衰老和疾病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想延缓衰老,首先要让自己的生命活动踏上健康的四大基石——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平和心理、戒烟限酒。首先保证身体健康,这是抗衰老的基础。在这方面,本书后面将向中老年朋友推荐有关饮食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性保健以及防治疾病等内容。本章的内容,目的是让中老年朋友学会怎样在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富有青春的活力,给我们的人生之路“锦上添花”。
人体衰老是一个从内到外全面的老化过程,主要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观察出来。
(1)外形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肉出现老化,导致身姿不再挺拔、柔韧,步态不再轻盈、矫健,代之而来的是逐渐个子变矮、驼背弯腰、步态蹒跚、体态臃肿。出现牙龈萎缩、牙根外露以至最后牙齿脱落;皮肤老化,导致皮肤不再光洁、细腻,逐渐松弛、多皱,出现色素沉着和老年斑;毛发逐渐稀疏、少泽、变白。最后形成地地道道的老人体形和老人面容。
(2)循环系统和内脏的变化
循环系统老化,表现为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像年轻时那样畅通无阻,由此导致对全身各组织、系统、脏器的血液灌注量不断减少,从而加速了全身各器官、组织的老化,如大脑老化导致思维迟钝、心脏老化出现心功能减退、肾脏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增多,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出现消化不良,呼吸系统老化出现肺活量减低等等。
(3)内分泌功能的减退
随着增龄,男、女性性腺逐渐萎缩,性活动能力减低,生育能力丧失。甲状腺功能减低,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出现老年人的所谓“火力”降低,怕冷、食欲差、不爱动等。
(4)免疫功能的减低
随着增龄,人体负责免疫功能的胸腺开始萎缩,人体对外来的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对身体内部肿瘤细胞的识别力和杀伤力都大大降低,因此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长寿,科学家们早已致力于人体衰老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导致衰老的许多相关因素,但是对于引起衰老的最根本原理,直到近几十年才找到了答案。可以说,科学家们已经揭开了导致人体衰老之谜,发现了导致人体衰老的元凶。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观察,发现人体衰老是由于人体细胞不断受到一种叫作“氧自由基”的化学离子的攻击而产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攻击会不断增加和累积,当这种攻击的累积达到细胞生理的临界程度时,便产生了老化性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病、免疫功能降低、癌症、大脑和神经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死亡。最后的结论是: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破坏的累积,是引起人体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主要成因。
“氧自由基”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体为了生存需要,必须不断从外界吸收氧气。吸入的氧气经过肺循环,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被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进入细胞的氧气在细胞内一个叫作“腺粒体”的结构中进行“燃烧”反应,并且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在这个氧气“燃烧”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来一种叫作“氧自由基”的“恐怖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必须从别处“掠夺”一个电子据为己用。因此,这种氧自由基到处“侵略、抢夺”,对细胞其他成分进行氧化性“攻击”,这就造成对细胞结构的严重破坏。当人体年轻时,人体细胞自有一套生物酶系统,可以自制抗氧化物来对抗氧自由基的破坏,而当中老年后,这种对抗能力逐渐减低,使氧自由基的这种破坏活动变本加厉,便导致衰老和老年疾病发生了。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在抗衰老方面,又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他们根据对衰老成因的研究,使用对人体无副作用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等等,取得了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效果。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衰老或老化,表现为内脏器官与组织的萎缩,细胞数量的减 少,再生能力降低,兔疫功能低下,多种生理功能障碍。 外貌的老化:头发转白,脱落。皮肤弹性减退,皱纹增加,老年性色素斑的出现。体内 水分减少,脂肪增多,显得肥胖。由于椎间盘萎缩和脊椎骨弯曲度增加,下肢弯曲,骨质疏 松等原因使老年人身高下降。 视、听力减退:眼睑下垂,50岁左右出现“老花眼”,这是由于眼球和它的附属组织老 化,晶体弹性减低所致。随着年龄增长听觉也逐渐减弱,对高音的听力比对低音的听力减退 为快,常要大声喊叫才能使老年人听到。
脏器功能变化:老年人脏器组织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老化,再生能力降低,组织器官都有 不同程度的萎缩。如肌肉、脾脏、肝脏、肾脏等萎缩较明显。而且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都有不 同程度的减退,一般可减少50%左右。 免疫功能变化:具有免疫功能的胸腺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低,外周淋巴细胞减少,抵 抗力减弱。体液免疫功能表现为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 病。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 老年人的老化程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之间的退化程度也存在明 显的差别,这与遗传、体质、环境、保养程度都有密切关系。
衰老是身体一直在经历的过程,一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体就已经在衰老的路上了。从小到大,身体不断发育,走向成熟,最后又走向衰老,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医学上又将其定义为生理性衰老。与生理性衰老相对的是病理性衰老,顾名思义,后者导致的衰老肯定是不符合人体衰老节奏的,也就是说,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身体衰老加速。那么,怎样才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是生理性衰老呢?其实,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看看自己是否有这3个表现就知道了。
1.记忆力下降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也会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在三十岁之前记东西,感觉自己很快就能够记清楚,但是过了三十岁以后,自己明显能够感受到记忆力下降,而且忘记一件事情也特别快,这就属于记忆力下降的表现。
同样的,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加,到了四十岁、五十岁以后,记忆力会进一步下降,这个时候要想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快速记忆,几乎是不可能了,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基本都是靠经验化的记忆,去认识事物。
2.皮肤松弛
女人们最不愿意看见的,也最不愿意听见的,就是自己的皮肤开始衰老了。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没办法去阻止的,只能说想办法去延缓。在女性没有绝经之前,皮肤的饱满度,以及出现的皱纹,可能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但是等到女性们过了五十岁以后,皮肤松弛的情况就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女性的皮肤会明显变松弛、皱纹也会增多。对于男性,除了皮肤会松弛之外,整个人看起来也臃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福”。
3.骨质疏松
骨质里面的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大多数都是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构成了骨骼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方面,矿物质包括了钙、磷等元素,这些物质都是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另一方面,这些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流失。人的年龄不断增加,骨质里面的这些元素也会流失加快,所以最终会表现出骨质疏松,这也属于一种生理性衰老,临床上表现出易骨折,所以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13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年人常见的生活方式病
下一篇: 老年人心理行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