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刚开始体育锻炼,容易发生肌肉酸痛,这叫运动性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肉过度牵拉,肌肉组织损伤,肌肉组织中乳酸堆积。
医学家们发现,甘草根、蒲公英和藏红花等草药,是消除和减轻肌肉酸痛的良好药物。
办法
内服。把适量的上述几种草药放入杯中,用开水浸泡一刻钟左右,滤汁饮服。
淋浴。把少量薄荷、雏菊、鼠尾草、洋甘菊放入小布袋装好,用开水煎熬,然后,先用装药的小布袋在酸痛处轻轻按摩,再用药水淋浴。这些草药具有渗透皮肤外层的功能,用药水淋浴可消除酸痛。
按摩。把雏菊、鼠尾草、洋甘菊和涂抹剂混合在一起,加上一小匙辣粉和500克醋,煮十分钟,然后装入布袋,在酸痛处按摩,能消除酸痛。
许多人在刚开始锻炼、长久停止锻炼又恢复锻炼、变换锻炼内容的时候都会有某部位肌肉的酸痛感。因为在运动时,人体内的肌肉会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代谢过程中产生中间产物——乳酸。当肌肉缺氧时,乳酸堆积,就会引起肌肉的酸胀感。
出现酸痛感意味着你在运动中的拉伸已经达到了改变一些肌肉的程度,属于正常现象,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缓解全身酸痛。
适当休息
在疼痛感不能消除或消除较慢时,应适当休息。因为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提高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能力。
拍打按摩
对酸痛部位轻轻拍打按摩,可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肌肉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增加活动
剧烈运动后立即静坐会导致肌肉僵硬,很多人往往因此而放弃锻炼,其实是不对的。在体力和精神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再增加一点运动量,比如站起来走动或做一些伸展运动,这种方式能有效促进乳酸分解,有助于缓解肌张力和肌肉僵硬,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止痛。
热敷或冷敷
这是一种简单、快速、容易操作的天然疗法,有助于减轻肿胀和放松肌肉。对于肌肉酸痛或紧绷,应采用热敷的方法。对于肌肉疼痛或肿胀,直接把冰袋或用凉水泡过的毛巾敷在受影响的部位上20分钟。
肌肉酸痛可由运动、感染性疾病等疾病引起。事实上,肌肉的慢性酸痛是肌肉的损伤分裂所形成。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怎么缓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不经常锻炼的人,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以后,局部肌肉有时产生酸痛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认为与肌肉内部的能量代谢有关系。
肌肉酸痛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人们往往在力量训练或一个不太适应(运动量偏大或新的运动项目)的练习后,会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而这些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时,肌肉酸痛症状会明显减轻或不产生。
许多人参加锻炼后发现,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达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长跑者可出现髋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侧伸肌和后侧屈肌的疼痛,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这种肌肉酸痛的确切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运动主张在室外。
树林、江河、湖边富含负氧离子,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且多与大自然接触,还对改善肝脏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颇有好处。
傍晚运动时最好。
众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运动时间,尤其是室外运动。研究表明,一天内,人体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心脏病病发等问题,而下午以后这个危险则降低很多。这一点对忙碌又紧张的中年男性来说,尤为重要。此外,傍晚时分,人体已经经过了大半天的活动,对运动的反应最好、吸氧量最大,运动效果也更明显。
专家认为,空气质量在晨雾缭绕时明显下降。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在雾气中锻炼,人的呼吸随运动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会将雾气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反倒让锻炼成了无形杀手。
别让汗流得过多。
中医认为,汗与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过多,则会带走体内一些珍贵的微量元素,会耗人心血、损人阳气。因此,锻炼到刚出汗就差不多了,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
运动过后要注意“冷身”,做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让运动时加速循环的血液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避免血压猛然下降,使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多数人认为,肌肉的过度使用可造成肌肉酸痛症,
其原因为:
1、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可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
2、新陈代谢的增加,代谢废物对组织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应怎样防止?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
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
5、适当服用维持肌肉结构的蛋白类营养补剂,如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可以减轻症状,促进恢复。
此外还需要:
充足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运动者每天应保证8一9个小时的睡眠,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按摩
通过按摩不但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按摩时以揉担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
整理运动
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动作缓慢、放松,使身体恢复。
温水浴
有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作用。温水浴的温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
药物疗法
使用维生素或天然药物,能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目前,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和花粉等。
合理安排膳食
疲劳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1,应选吃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缓解肌肉酸痛健身操及饮食
头部运动
1、两脚分立稍宽于肩,一腿屈膝,另一腿直立,一侧手臂上举,置于对侧耳部,轻轻向下拉引头部,伸展颈侧肌群,重心在直立腿上。
2、两脚前后站立,前腿屈膝,重心在两腿中间,两臂伸直下垂,肩下沉,头部向前伸,拉长颈部肌肉;下肢不动,头向屈腿一侧转动,收下颌,同时两臂屈放于腰部,上体随头部转动。
肩部运动
1、两脚分立稍宽于肩,一腿屈膝,另一腿直立,重心在两腿中间,两手屈臂上举并置于头后,两手拉住,向屈腿的一侧下拉上臂,头向下看;两腿伸直站立,双臂伸直上举,两手握住,抬头挺胸,收腹站立。
2、站位或坐位均可,身体面向正前方,一臂向对侧平举,另一臂屈曲,并向下内方拉引直臂。
腰部运动
1、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一臂上举,另一臂下垂,身体向侧方拉伸,上臂尽量向远伸,抬头挺胸。
2、两腿并拢伸直站立,双手分开向后(可扶墙),头和躯干向后屈,抬头挺胸,两肩放松;下肢不动,头和躯干由后向前屈,低头弓背。
手指运动
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收腹,两臂前伸,一上一下,下臂手腕上翘,由上面的手握住,轻轻向内拉引,然后四个手指由小指到食指依次从上面的手中伸出来。
注意:所有动作都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掌握其幅度、速度和强度。
饮食和工作一样,“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补充自己最需的8大营养,是白领女性必须解决的。
维生素B6是人体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女性的雌激素代谢也需要维生素B6,因此它对防治某些妇科病大有益处。
许多女性会因服用避孕药导致情绪悲观、脾气急躁、自感乏力等,每日补充60毫克维生素B6就可以缓缓解症状。还有些妇女患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表现为月经前眼睑、手足浮肿、失眠、健忘,每日吃50—100毫克维生素B6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富含B6的食物有金枪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花生等。
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由于它最早从叶子中提取而得,故名“叶酸”。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果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引起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而导致畸形。因此,准备怀孕的白领女性,可在怀孕前就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除绿叶蔬菜外,还有胡萝卜、蛋黄、杏、南瓜、豆类、全麦面粉等。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量。
维生素E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耐力,提高免疫力。此外,维生素E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能保护生物膜免于遭受过氧化物的损害,起着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细胞活力及延缓衰老的作用。缺乏它,会产生皮肤发干、粗糙、过度老化等不良后果。成人的维生素E供给量为15毫克/日。富含维生素E的主要是坚果类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以及瘦肉、乳类、蛋类、麦芽等。
钙享有“生命元素”之称,20岁以后的女性尤其需要补充。这是因为,自20岁起,骨质密度即开始缓慢减少,30岁以后减速逐渐加快,从而为骨质疏松症等骨病埋下祸根。此外,缺钙也是导致女性衰老的一大因素,因此补钙对女性来说再重要不过。专家建议,成年妇女每日至少摄取1000毫克钙。若在怀孕期、哺乳期或绝经期,则须加至1500毫克。其最佳来源有乳制品、豆类、绿色蔬菜等。
铁是人体的造血元素,而女性又多一个排铁渠道——月经,故补铁量应大于男性。铁每日摄入量为15毫克,可保持面色红润。含铁最丰富、也最好吸收的是猪肝、猪血、鸭血,豆制品、芝麻、蘑菇、木耳、海带、紫菜、桂圆等也含有较多的铁。另外,食用加铁的强化酱油也有很好的补铁效果。
锌可使头发保持本来颜色,因为它是头发光泽的主要成分,无论黑色、金色、褐色还是红色,都依靠锌来保持其鲜艳亮丽。另外,锌在促进身体发育,维持正常性功能,增强人体抗病力等方面,亦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海产品、豆类、苹果、瓜子、芝麻、块根蔬菜中含量不少。摄入量每日12毫克。
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具有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耐久力的神奇功能。此外,镁也是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的“克星”,它还有助于防治中风、冠心病和糖尿病。青豆、黄豆、绿豆、玉米、面粉、麦芽、蘑菇、茴香、菠菜、黄瓜、柿子等含镁较多,常吃有益于女性健康。每日摄入量为320毫克。
下面这套操能为坐班族排忧解难,使您神清气爽,活力再生。
1、掌心向上,将左手拇指轻轻向手腕扳动,换右手做,重复几次。
2、掌心向上,将手指逐个轻轻下按,同时呼气,换另一只手再做。
3、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掌,左右各5-10次。
4、上下抖动手掌。
5、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头部各5次。
6、双肩上耸,吸气,然后放松呼气。反复做4-5次。
7、转动肩关节,前后各5次。
8、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脚踝,左右各10次。
9、交替踮脚,左右各20-30次。
10、用指尖从太阳穴按摩至下颌。
11、用指尖轻击头顶和及阳穴若干次。
12、用大拇指和食指按摩眉弓。
13、用手指按摩眼眶,然后沿鼻翼下按摩至上颌。
14、用指尖按摩下颌。
15、手掌按住鼻尖,分别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5次。
16、用力将耳朵向上、向外牵拉,再将耳垂向下牵拉,各5次。然后将耳朵向前后各拉3次。
■肌肉酸痛
是运动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后立即出现的酸痛感,称为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种是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出现的'酸痛,同时伴有疲倦乏力,肌肉僵硬等症状,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乳酸堆积 ②肌纤维或结缔组织损伤 ③肌肉痉挛 ④肌肉组织间渗透压发生急剧变化或急性发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的自我处理
A.休息
B.按摩:对酸痛的肌肉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缓解痉挛
C.静态伸展:主动拉伸肌肉可让肌肉放松,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对酸痛部位肌肉进行静态牵拉,保持伸展状态30秒-1分钟,反复进行2-3次。
D.热敷或洗热水澡
运动后上半身肌肉拉伸小教程
上斜方肌:
拉伸过程中肩部必须下沉,手扶头部,轻微用力将头拉向一侧,在颈部和肩部肌肉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肌肉5至10秒。
肱二头肌:
拉伸过程中手臂伸直,手臂内旋,将大拇指向下,身体保持直立,在肱二头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肱三头肌:
身体右侧靠墙站立,抬起右手臂举过头顶,尽可能的弯曲右手臂,左手抓住右手肘。左手将右手肘向后拉,在肱三头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前臂屈肌:
找一个平面,双手向外旋转,让手指对着身体,伸直手臂,在感到前臂屈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胸大肌:
右手前臂与肘关节弯曲成90度,抵住墙壁立柱或门框,右腿适当弯曲成前后腿弓步站立,身体逐渐前倾并向外扭转,在胸大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胸小肌:
右手前臂和右手抵住墙壁立柱或门框,右腿适当弯曲成前后腿弓步站立,身体逐渐前倾,在胸小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背阔肌:
坐在凳子或椅子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踩在地上。右脚踝放在左大腿上,坐立时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右手臂举过头顶,手指向斜上方延伸,身体向左侧倾斜,在背阔肌感到牵拉绷紧时停止,保持拉伸状态5-10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13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老年人要注意营养不足
下一篇: 中老年人应少吃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