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足少阳胆经:丘墟穴(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胆经的走向)

学穴位 2023-05-29 17:55:36

足少阳胆经:丘墟穴

穴位解析释义

1、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2、胆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性寒凉,为胆经风气的生发之源,故为胆经原穴。

附注:胆经原穴。

穴位含义: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脾土为空虚之状。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运行规律:缩合冷降并下行足临泣穴。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

丘墟穴这个“丘”字,显然指的就是足外踝这个貌似丘陵般的大包,而这个“墟”字,指的就是穴位所处的“趾长伸肌腱”,如果从其厚度和质量相对于大肌肉群来说,显得单薄空虚一些。这是因为其气血物质来自于上一穴悬钟,按胆经循行路线来看,外踝无论如何也是挡在其前面的一座“丘陵“,使得气血要翻过这个“丘陵”下行会很困难,即使能够翻丘下行后的气血物质也会少得可怜,导致趾长伸肌腱接收的气血不足(脾属土主肌肉),显得空虚,正如穴义所言:“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取穴

取穴方法: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主治疾病: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实证耳聋耳鸣

主穴:耳门听会翳风完骨中渚侠溪配穴:肝胆火盛者,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配合谷、外关;痰火郁结者,配丰隆、内庭。方义: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取手足少阳经之耳门、听会、完骨、翳风开窍聪耳,疏通耳部气血;取中渚泻三焦火而清窍,侠溪清泻肝胆之火。扭伤

主穴:阿是穴申脉丘墟解溪配穴:疼痛较重者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者配血海、三阴交。方义: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时取扭伤部位穴位为主,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息壅滞,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穴位配伍:

丘墟配阳蹻,治水肿。丘墟配瞳子髎,治目中翳膜。丘墟配大敦、阴市、照海,治卒疝。丘墟配行间、昆仑、太冲,治足不能行。丘墟配肩髃、曲池、合谷、阳池、阳关、环跳、阳陵,治痿证。丘墟配环跳,治腰胯痛。丘墟配阴市、大敦、照海,治卒疝。丘墟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丘墟配肝俞、胆俞、期门、阳陵泉、日月、腕骨,治黄疸、胆道疾患。丘墟穴配中渎穴治胁痛。丘墟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治目赤肿痛。丘墟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治外踝肿痛。丘墟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治胆囊炎。丘墟配风池、睛明、太阳、太冲,治目赤肿痛。丘墟配昆仑、申脉、解溪、太溪、足临泣,治踝关节肿痛。丘墟配阳陵泉、外关、日月、期门、肝俞、胆俞,治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清晰头脑、稳定情绪,治偏头痛、中风偏瘫、下肢痿痹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炷灸3-5壮。

如果胆经堵了,点按丘墟穴必会有酸胀痛的感觉,这点大家在疏通经络时可以参考一下。大家注意手、足少阳经的原穴,分别是阳池和丘墟,且均位于一个大骨节下方,阳池是尺骨茎突,而丘墟是足外踝,点按此二穴可检测三焦和胆经的通畅情况。

丘墟穴:生发风气,泻火良穴

中医认为丘墟穴具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痛,颈项痛,疝气,中风偏瘫等病症。

除此之外,丘墟穴还有一个特别的功效:专门治疗上火之症。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

上火从中医理论看认为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内火旺盛的结果。上火的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常见的重症如中暑,多由于处于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时间过长所致,为通常所说的上火一般比较轻,常见症状有眼睛红肿,鼻腔烘热流鼻血等。
实火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则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能够疏肝利胆泻火,治疗各种上火症状。

按摩手法:将拇指指腹置于丘墟穴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丘墟穴,每次3-5两分钟。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胆经的走向

1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相关经络,可以强化经络既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刺激胆经。经常敲敲胆经,可以刺激胆汁的分泌,补充身体的血气能量;还可以让头脑保持清醒;敲胆经还可以使胆经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胆囊炎的患者,加上刺激丘墟,通过刺法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健康。

2 胆经的走向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头面穴,在眼外眦0.5寸),上下行走散布于侧面部耳前后及前额,后项,分别与三焦经,小肠经,督脉,胃经,心包经交会,深入横膈,联络肝,统属胆腑。再沿胁肋走出少腹两侧,环绕阴毛入股关节。另一支从缺盆下行,沿腋部至侧胸过季肋与肝经,膀胱经交会,下行处臀部,大腿外侧,膝外侧,小腿外侧至外踝前丘墟穴后经足4与5跖骨间的足临泣穴等止于第4趾端的足窍阴穴,别一支横出足大趾的从毛处大敦穴与肝经会合,属胆络肝,通带脉,阳维脉。

3 敲打足少阳胆经的好处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人体的侧面,经常点按胆经上的穴位,敲打敲打胆经,可以疏肝利胆,化瘀排毒,特别是下肢的外侧部,手握空拳进行敲击,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利胆排毒,特别适宜于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对下肢麻木,腿脚不利等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4 足少阳胆经主治疾病本经穴位主要用于缓解头颞部,眼,耳,神志疾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虚证:头昏,视力下降,皮肤灰暗,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实证: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等。

中国古武术之穴位

致命三十六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敲打胆经穴位图

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扩展资料:

胆经的作用:

1.减肥 由于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这个运动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二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 

2.促进胆汁分泌 胆经连接胆脏,常敲胆经能够使胆经通畅,促进胆汁分泌。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溶解胆固醇,防止脂肪在体内囤积,促进肠胃蠕动,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对于人体健康有益。 

3.调理脏腑 敲胆经可以调整脏腑的气机。熟话说肝胆相照,肝与胆的关系密切,敲打胆经能够条畅肝脏气机,使气机畅达,脏腑气机的升降就会趋于有序。

参考资料:胆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2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