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穴别名上昆仑穴。
1、昆仑。昆仑,广漠无艮也。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寒湿,由于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外散之热作用,寒湿水气吸热后亦上行并充斥于天之天部,穴内的各个层次都有气血物存在,如广漠无艮之状,故名昆仑。
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昆仑为山名,外踝高突如山,穴在其后,故名昆仑。
昆仑,原为山名。喻外蜾骨突起伏如昆仑,穴在外踝骨高点之后方,故名。
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子午流注说难》中说本穴:“乃是太阳所行之经穴,膀胱为水府,穴居足踝后,比井荥俞原各穴较高,昆仑乃水之高原。”足外踝突,较其他踝突为高。以昆仑山为最高山峰,取之以喻本穴。且兼该穴主治头部疾患,即上病下取之意。养生家称百会穴亦为昆仑,又有高大之意,故以“昆仑”名之。
昆仑穴,广漠无垠
昆仑。昆仑,广漠无艮也。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寒湿,由于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外散之热作用,寒湿水气吸热后亦上行并充斥于天之天部,穴内的各个层次都有气血物存在,如广漠无艮之状,故名昆仑。
一提起昆仑,大家必定想起昆仑山。大家知道,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而昆仑山恰恰是位于中国西部最高的山脉。大家经常说一句话叫“水往低处流”,所以,中国的大江大河基本都是从西部一路向东流向大海。
我们回到穴位的命名上,取象比类一直是中医的哲学思想,为何把位于身体几乎是最低点的这个穴命名为“昆仑”这样一个高山的名字,到底是有何讲究呢?
事实上,昆仑是一个强力气血回流之穴。大家可以试试,当你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做钩脚尖的动作时,你就会发现,昆仑穴刚好就位于这个挤压点上,通过脚腕和小腿肌肉的强力挤压,使得气血回流,就好比昆仑山的雪水融化成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最终奔向大海一样,所以,尽管其穴位于身体的低点,但其功效和肺经最高点的云门穴很像,其势之大之广漠无垠,就好比起到了水塔的作用,可见其回流之势有多么的强大,昆仑由此命名。
看上图,从膝下腘窝的合阳穴开始至昆仑,几乎所有的穴位穴义中都有这样的描述:“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大家都知道,膀胱经起于眼眶附近的睛明终于小脚趾旁边的至阴,走向是自上而下的。但是从合阳穴开始到昆仑,气血运行规律会有“吸热上行”一说。这吸的是哪的热?
实际上,我们在解读前几穴时,就已经提到了小腿肌肉收缩引气血回流的问题。小腿肌肉一收缩当然会产生热量,受到肌肉收缩的挤压,气血就可以通过静脉瓣膜的作用上行了,换言之,就是吸了小腿收缩,现在又加上脚腕收缩这个“热”,使气血得以上行了,因为昆仑穴周边布满了大小动静脉,这种挤压作用非常有利于气血回流。而昆仑的下一个穴仆参,则是一个分水岭,少部分的气血吸热上行。再下一个申脉则是:“经水循膀胱经下行,阳气循膀胱经上行”,这点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
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水道。水道的通畅与否,取决于动能和势能。这个动能来自于昆仑所属的膀胱经这条大阳经;这个势能是由昆仑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昆仑所处的位置是脚踝,刚好是一个人体的一个“气血枢纽”,通过小腿肌肉的挤压和脚腕的活动,促使气血强力回流,所以它当然具有天然的势能。同时,其性属火也说明了火的上沿性,更具有向上的力量,也就是其气血回流的力量很强大。
2、膀胱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行,动而不居,故为膀胱经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原本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附注:足太阳经所行为“经”。
穴位含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天之天部。
取穴方法: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作用:散热化气。
主治疾病: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穴位配伍:
昆仑配百会、风池、后溪、申脉,治风痰入络之癫病、惊痫、头痛。昆仑配大椎、百会、后溪、风池,治头痛。昆仑配风池、天柱、肩中俞、后溪,治项痛。昆仑配丘墟、鱼际、京骨、经渠,治腰酸背痛。昆仑配大肠俞、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治经脉痹阻之腰腿痛、下肢麻痹。昆仑配风市、曲泉、委中、阳辅,治经气不利之腿膝挛痛。昆仑配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治下肢痹痛。昆仑配太溪、丘墟、三阴交,治足跟痛。昆仑配悬钟、太溪、丘墟、三阴交,治精血亏虚筋脉失养之足跟痛。昆仑配风池、天柱、后溪,治颈项强痛。昆仑配太溪、中脉、照海,治足跟痛。昆仑配攒竹,治眉棱骨痛。昆仑配丘墟,治足踝痛。昆仑配承山,治转筋。昆仑配大肠俞、秩边、委中,治坐骨沖经痛及下肢痹证。昆仑配肾俞、腰眼,治肾虚性腰痛。昆仑配阳陵泉、曲泉、鹤顶,治膝关节痛。昆仑配风池、天柱、三阳络、合谷,治风热头痛。昆仑配曲泉、飞扬、前谷、少泽、通里,治眩晕、头痛。昆仑配大椎、筋缩、风门、后溪、委中、承山,治风邪人络之痉证。昆仑配风池、太阳、外关、阳溪,治风热目眩、目赤。昆仑配天柱、陶道,治目眩不明。昆仑配风池、通天,治眩晕。昆仑配风府、束骨,治狂躁,多言不休。昆仑昆仑配次髎、合阳、三阴交,治阴部肿痛。昆仑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治风热鼻衄。昆仑配阴陵泉、三阴交,治寒湿脚气。昆仑配合谷、内关、三阴交,治气滞血瘀之胞衣不下。昆仑配风池、后溪,清头目安神志,治头痛,惊痫。昆仑配风市、阳陵泉,舒筋活血通络,治下肢痿痹。昆仑配申脉、丘墟、解溪、悬钟,治外踝扭伤。昆仑配肾俞、命门,治腰痛。临床运用:甲状腺肿大、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踝关节炎、脚气、神经性头痛、眩晕、衄血、佝偻病、胎盘滞留、痔疮出血、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艾灸疗法:艾炷灸昆仑穴3-5壮;或艾条灸昆仑穴5-10分钟。
昆仑穴,安神清热,舒筋活络
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过头、项、背部,根据“上病下取”之理,昆仑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过腰部及下肢,止于足小趾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昆仑穴可治疗经脉病。
昆仑穴为膀胱经之经穴,属足太阳经,位于外踝后,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属足少阴经,位于内踝后,二穴阴阳相合,表里相通,相互配合治疗难产。
昆仑穴配五行属火,应于心,膀胱经经别入于心,心藏神,故可治疗神志病。
昆仑穴与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相对应,故相互配合以治疗妇科病和踝关节病为主。
昆仑穴有疏风活络作用。以其位于上也,又以其为治头病之总纲也。窃唯百会之称昆仑,喻山之巅。本穴之称昆仑,喻山之麓也。更以本穴之气贯于巅顶,顺势下行犹昆仑之披沥百川也。故能治头痛、喘满及胎衣不下诸症也。揣本穴名义及所治各病,则对本经经气下贯有瀑然之势矣。
为什么昆仑穴可以治疗足跟痛?
正是因为其强力气血回流这个特点决定的。大家都有体会,如果我们走路走多了,有些人就会有足跟痛的情况,这与气血都大量堆积在脚底无法回流有关。此时,我们在昆仑穴处点按或者艾灸,可以帮助气血回流,气血循环好了,足跟痛当然就缓解了,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不是所有的足跟痛都可以通过刺激昆仑穴来缓解的,比如你本身脚就长的畸形,或者你岁数大了,脚部肌肉萎缩了,都会导致足跟痛等,所以,当你出现足跟痛的症状时,可以点按一下昆仑试试,就知道是否有效果了。
按摩手法:
1.右手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再换左手捏拿左足50下。
2.两手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特效按摩:拇指弯曲,用指节由上向下轻轻刮按昆仑穴1~3分钟,对腿足红肿、脚腕疼痛、脚踝疼痛等具有疗效。
建议: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飞扬穴在小腿后面,当腓骨后缘,昆仑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
文/扬蹄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晴
正所谓~“ 做事先做人,修身先修行,养生先养心 ”。中医穴位按导是属于中医养生范畴,但它也是具有调心功效的。按导有一要求,那就是按通的前提是想通。若是对方不理解不相信,我们是不出手按导的。因为只有在对方思想认可的情况下,我们的按导才会更有效!通过穴位按导,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能利益他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心行,在做到修行、做人的方面也就更容易了!
本次的荔枝微课中,慧文老师介绍的是小柴胡。根据《伤寒论》的记载,小柴胡的配比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党参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三两。有多种经方。通过善则老师的引导,我才晓得~原来中医的汤药是经过我们的经络,以液体的方式打通经络的呀! 中医不讲营养,讲吸收! 无论是通过汤药、按导,或是针灸、拔罐,只要能让经络疏通了,身体就没大问题。不由感叹!中医好玩儿~嘿嘿…言归正传,我们先来看看班级同学们对上节课“足太阳膀胱经(中)”的分享~
A:学习了这么久,反而不知道要按哪里。但我按着脾、胃经,按着按着身体就热起来了,走路都很轻盈!而且我按着没有一个固定点,是哪里痛就按哪里。真的有效果!
B: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姜贴的情况。前两天我膝盖酸痛,于是就自己贴上了姜贴,真的是又辣又紧的!但第二天撕下后,膝盖就不疼了,好了!
C:有一次我出门比较急,眼镜忘带了!心里很着急。我就想到了学到的四白穴,于是就趁着公交车等红绿灯和堵车的时间,自己在那边按,感觉真好,按完后眼睛清楚了!忘带眼镜心里也不慌了!
D:说真的,学了这么久的穴位按导,不知道该按哪里好,好像全身都能按。在没学之前,我不是总说自己失眠嘛~现在自己随便按按,不但不失眠,白天也很好睡。按完后,身体疏通了,感觉自己的体重都减轻了(然,并没有),全身轻盈。
在大家的分享中,善则老师补充道: 学习经穴按导,可以先按再想。主要是会用起来! 有时候穴位太多了,我们不知道自己该按哪个穴位,就感觉哪里需要就按哪里。其实,按完后我们可以思考下,刚刚为什么按那个穴位?那个穴位有什么功效?可以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穴位学习的精准度。
足太阳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太阳”二字,根据我们前面所学习的经验,一定会习惯性认为是这条经络是在前侧或是外侧。但我们的老祖宗也曾说过“ 物极必反,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足太阳膀胱经因阳气太盛,便位于我们身体阴气最浓的地方,即身体后侧。运行时间是下午15:00-17:00。
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有63个穴位。因为操作和学习的方便性,这条经络分头、背、腿三节课。在善则老师的带领下,本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腿部穴位。
1.委中穴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丹毒;瘙痒;疔疮…
2. 承三穴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排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痔疮;便秘;腰腿抅急疼痛,脚气;腓肠肌痉挛,胃痉挛…
3. 昆仑穴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腰痛,足跟肿痛;难产,癫痫…
4. 至阴穴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
在学习的时候,有同学分享~
A:按的时候,痛!爽!热!感觉整个精神都好了!
B:发觉自己越按越没感觉。难道是因为学习了之后,经络都通了?(有同学补充道,也有可能是自己对自己下不了狠手,要别人帮忙按才行)
就我个人学习心得而言~以前总觉得中医神乎其神,话说老中医、老中医,好像越是老人家感觉看得才会越有效。久而久之,因为自己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会不自觉地把中医当做一个迷信来看待。
实际上, 中医是讲究理性的,它是从人的身体本质出发。 往大了说是和自然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精、气、神属阳,维持我们一整天的工作状态和效率。我们的粪便、尿液等废弃物属阴,在维持身体平衡的同时促进新陈代谢,保证我们身体正常运转。而这些阴性的物质,又偏偏是大自然所需要的肥沃的养料,进入自然界再次循环体系。往小了说,中医将人体十二经络对应一年之的二十四季,甚至是每天的二十四时。 一旦身体出问题了,肯定就是有经络堵住了!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如果经络堵住了,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实在是太有趣了!
我发觉~学习中医的课程,也是一个向内自我探索的旅程!好玩!
课程回顾:
第一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手太阴肺经 ,运行时间3:00-5:00
第二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手阳明大肠经 ,运行时间5:00-7:00
第三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足阳明胃经 ,运行时间7:00-9:00
第四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足太阴脾经 ,运行时间9:00-11:00
第五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手少阴心经 ,运行时间11:00-13:00
第六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手太阳小肠经 ,运行时间13:00-15:00
第七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足太阳膀胱经(上) ,运行时间15:00-17:00
第八节课内容: “您也可以当中医” | 足太阳膀胱经(中) ,运行时间15:00-17:00
《穴位》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经穴按导的理解
中医穴位按导博大精深
文章分享以“课程内容+班级心得+个人想法”呈现,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您也可以当中医》P29-31页
参考资料:2019.05.29 14期同学们的分享
参与人数:18人
1 涌泉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 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 、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2 大敦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缓解焦躁情绪的指压法等。
3 太冲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性能力的指压法等内容。
4 太白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5 太溪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6 申脉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病症: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7 丘墟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详细内容请参阅相关网页:使头脑清晰的指压法、使自己能承受不幸指压法等。
8 昆仑穴
取穴方法: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使头脑清晰的指压法。
9 行间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主治病征: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假性近视。
10 里内庭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治疗麻疹。
11 下痢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
主治疾病: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人的身上有许多穴位,不同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那么人脚上有多少个穴位?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
人脚上的穴位
涌泉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大敦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缓解焦躁情绪的指压法等。
太冲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性能力的指压法等内容。
太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太溪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申脉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病症:
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丘墟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
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详细内容请参阅相关网页:使头脑清晰的指压法、使自己能承受不幸指压法等。
昆仑穴
取穴方法: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使头脑清晰的指压法。
行间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主治病征: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假性近视。
里内庭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治疗麻疹。
下痢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主治病征: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足部养生五字口诀
一、摸-摸脚自诊病,防患于未然经常用手指触摸您双脚的各个部位,如触摸到皮下组织有结节、硬块或水疱样的感觉,且感到疼痛时,说明该处所对应的内脏器官已发生病变或功能不正常,应及时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人的双足恰似整体的缩影,人体内脏的生理机能正常与否,都会在脚部各自的“反射区”反映出来。
二、按-按摩病灶区,祛病又健体,在触摸到有结节、硬块且有疼痛的部位上,采用各种手法适时的进行按摩刺激,使其结节逐步消失、痛感逐步减轻或消除,经络就会逐步的畅通,积病隐患也就会自然消除。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血行旺盛,可使更多的代谢产物从肌肉组织以及脏腑器官中排泄出去,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叫它“通则不痛”。
三、搓-经常搓涌泉穴,百病不沾染 “涌泉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全息医学中肾脏在脚部的“反射区”。《外台秘要》说:“按涌泉,养生之要也。”《石室秘录》中说:“擦足心,乃长生之法。”
四、温-寒从足下生,“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所以,经常保持双足的适当温度是预防疾病从脚底入侵。足部保温法常用的有:揉搓法、温水泡洗法、运动双足法。
五、走-以步代车走,活到九十九双足,现代医学称之为“第二心脏”。这是因为人们在走路时,由于双足肌肉的收缩、松弛能导致静脉血管的扩张与收缩运动,使带有代谢产物的血液经静脉上升到肺部,经充氧后再回流到心脏。由于行走时脚部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能使静脉血管的流速增强,确保血液循环的畅通无阻,以便将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1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仆参穴
下一篇: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飞扬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