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诛杀功臣的皇帝,子女命运却极为凄惨,33人全部死于非命
聊历史那点事
春秋争霸之际,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在范蠡等人的帮助下,击败了吴国。
然而,就在这时,越国取胜的最大功臣范蠡却匆忙逃走。在逃走之前,写了一封信给越国的宰相文种。
信中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到了刘邦夺取天下后,军事上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韩信,被吕后与萧何骗杀时,也说了一句话,即“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从这两个人的遭遇,可以看出一件事,即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或有作为的大帝,总喜欢诛杀功臣。
仿佛不杀功臣,内心难安,江山不稳。刘邦、朱元璋就不用说了,即便是李世民、赵匡胤等名声好的,在这方面的屁股也不干净!
有人说,清朝建立之后,以及后来的康熙等,就没有诛杀功臣。 关于这一点,无需多说,几乎所有投降的明军功臣,后来都被弄死了,比如刘泽清、骆养性、孙可望等,数不胜数。
可以说,清朝诛杀功臣的数量,比朱元璋多多了。
诛杀功臣,犹如天意,历朝历代仿佛都无法躲开。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真没有不诛杀功臣的大帝吗?
在历史上,此人被称为暴君,“焚书坑儒”,做了很多残暴之事,但史载却真没有杀过一个功臣!这个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一统六国过程中,出了很多名将功臣,比如王翦、王贲、王离、章邯、蒙武、蒙恬、李信、李斯、姚贾、尉缭、郑国、蒙毅、冯劫、王绾等,最终秦始皇没有诛杀他们一个,从未过河拆桥!
其实,即便是祸乱宫闱的吕不韦,秦始皇也只是将他发配到四川,而不是直接杀了他。
吕不韦犯下如此大罪,秦始皇都没杀,更何况其他人呢?关于秦始皇为何不杀功臣,笔者总结一下,主要有三个理由: (1)秦朝的法制制度,以军功为准,系统完善;
(2)春秋战国时,尊重功臣的氛围,后被刘邦破坏;
(3)更为重要的是,秦始皇霸气无双,对自己非常有自信!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被骂得不像话的秦始皇,却是唯一一个没有诛杀功臣的大帝,很难想象吧。
相反,很多被描述成仁义的皇帝,比如隋文帝、唐太宗、清顺治、清康熙等,却都曾诛杀过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发动沙丘政变,扶持了胡亥上台。
然而,秦始皇另外32子女们都没有想到,胡亥上台对他们而言,是一场惊天浩劫。
在赵高的怂恿下,胡亥杀了32个兄弟姐妹,有的是全家被杀。公元前207年,24岁的胡亥自身也被赵高逼死。
至此,秦始皇的33个子女无一生还,千古一帝,令人嘘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