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皇后传最后评价刘皇后的时候说,刘皇后有吕武之能,而无吕武之恶。意思说,刘皇后有吕后和武则天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吕后和武则天那么坏,没做那么多坏事。这里引用这个评价,主要想说明的就是,吕后和武则天确实在历史上并称。
吕后是刘邦创业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的结发妻子,在楚汉之争中曾经被项羽抓走,被囚禁过几年,她在狱中伺候公公刘太公,还带着自己的一儿一女,女儿是鲁元公主,后来价格赵王张敖,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
刘邦晚年,曾经动过更换太子的心思,想用他的宠妃戚姬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代替刘盈,立为太子。但考虑再三,刘邦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没有下决心这么做。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吕后参加了刘邦创业的过程,兄弟子侄都是汉初功臣集团中的人,所以她能得到砀泗元从集团的支持,刘盈继位有助于保持汉朝政治的稳定。戚姬是刘邦半路上捡来的宠妾,没有根基,赵王如意如果继位,有可能会变成功臣集团的傀儡。
吕后还干了一件比较有助于刘邦的事儿,是她把韩信杀了。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的作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开始打压韩信,先从齐王贬为楚王,然后假借巡游的理由,骗韩信前来朝见,趁着韩信朝见时不备,将韩信抓走,带回洛阳,软禁在京城。但吕后趁着刘邦出征之机,杀了韩信,以绝后患。这让刘邦对她刮目相看。
刘邦死后,刘盈继立,吕后就开始干预朝政。先是吕后以十分残忍的手法处死了曾经威胁过她地位的戚姬,然后又将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刘盈做皇后,等于让刘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
同时,吕皇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兄弟子侄吕产、吕禄等人,控制军权。到刘盈死后,吕后称制了一段时间,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有皇帝的权力,只差一个皇帝的名义。
吕后死后,太尉周勃和陈平等人商量,声称在位的刘盈的儿子不是刘盈生的,来路不明,发动政变,将吕家的相关人等一网打尽,然后迎立刘邦生前并不宠爱的薄姬所生的代王刘恒为帝,将吕后时期几乎完全否定。
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入宫,但地位不高,也未得宠,却因缘际会,认识了比她年龄小的晋王李治。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泰被废黜之后,李治被立为太子。
太宗死后,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不忘旧情,将武则天接回宫中。这时的皇后王皇后和高宗的宠妃萧淑妃争斗,最后两败俱伤,武则天渔翁得利,最后被立为皇后。
高宗中后期健康状况不佳,武则天开始帮高宗处理朝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干脆和李治一起上朝接见群臣朝贺,史称二圣临朝。
高宗死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被立为皇帝,武则天将他废黜,改立小儿子李旦。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将李旦也废黜,自己直接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名实相符的女皇帝。
在高宗中后期她开始参与处理朝政的时候,就开始弄权,清洗和更换朝廷大臣,将反对她干政的上官仪、褚遂良等人先后打击、贬斥和处死,换上逢迎她的许敬宗等人,协助她控制朝廷。到高宗死后,她又对李氏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和打压,同时提拔她自己的子侄充任关键职位,完成了称帝的准备。
武则天晚年,曾经考虑过究竟是立她的儿子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还是立她的侄儿武攸嗣,甚至还有过立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为皇太女,接着当女皇帝的想法。
但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立自己的儿子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到晚年,张柬之、敬晖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李显即位。三年后,武则天死去。
在吕后死后,功臣集团对吕家进行了报复,吕后的家族几乎被诛戮殆尽。武则天退位后,她提拔起来的兄弟子侄等等武氏宗亲,也遭到了清算和打击。除了武三思通过上官婉儿走通了李显的皇后韦皇后的门路,得以免死之外,其他武氏族人也大多被杀或者被贬。
在中宗时期,武三思和韦皇后私通,又一度权势熏天。到中宗死后,韦皇后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帝,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等人,武三思也被杀了。
也就是说,在吕后死后和武则天死后,她们的族人都遭到了清算和打击,也都被杀了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也只是吕氏几乎被诛戮殆尽,吕家作为砀泗元从的功臣地位也被抹杀,而武则天家族则因为武三思自己的运用权谋,又苟活了一阵子,而且差点在中宗死后翻盘。但这和武则天关系不大,而是因为武三思自己的权谋得成功。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304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