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诸葛亮为何对赵云之死恸哭,对张苞之死差点晕死呢

摩擦知识火花 2023-09-20 02:20:16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特别是蜀汉,有很多历史人物值得我们反复讨论。诸葛亮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人物,他在蜀汉后期主张北伐曹魏,以转移国内矛盾。不过北伐过程中有两员大将的去世让诸葛亮伤心不已。一个是赵云!赵云并非战死沙场,而是七十高龄病死了,另一个是张苞,战死沙场。然而诸葛亮对两人的死亡反应是不一样的。对赵云之死,诸葛亮恸哭!并且还感慨,先帝的五虎大将消亡殆尽。对张苞之死,诸葛亮是直接晕过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赵云之死属于自然死亡,张苞之死属于战死沙场

赵云到了70高龄,在古代能够活到70岁都属于寿星级别的人物了。特别是对于久经沙场的将军们!将军在沙场上难免会受伤,所以年龄很难超过50岁的。赵云能够活到70岁,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所以他的去世,诸葛亮是伤心的,但也无可奈何。

张苞的年纪还小,他去世的时候只有30多岁,并且并不是被敌人杀死的,而是不小心坠入山崖而死。这对于本来就是缺少人才的蜀汉更加雪上加霜。

二:赵云和张苞代表的立场不一样

赵云是和刘备一起起事的,于是老干部,而张苞是张飞的儿子,属于新人。对于老干部,当时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诸葛亮也属于老干部一员,对于赵云的死,他自然是要恸哭,而蜀汉的未来在于新干部,也就是以张苞为代表的的一些年轻人。而张苞也算是年轻人一代的优秀者。所以他的死让诸葛亮非常伤心!

三:张苞之死让诸葛亮觉得青黄不接

蜀汉要打败曹魏,光靠诸葛亮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替北伐事业。而张苞之死却让蜀汉后继无人青黄不接。当然,当时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人才,却被诸葛亮斩杀了!这个人就是马谡!所以最后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找魏国的降将姜维当做军事的培养人继续北伐曹魏。这也算是诸葛亮的无奈之举吧!

赵云去世后,诸葛亮痛哭,而张苞去世,诸葛亮为何会吐血昏厥?

《三国演义》中对刘备来说,最幸运的不仅仅是拥有了两位能力超强的好兄弟张飞关羽,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的事业贡献出一生的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的情义丝毫不比关羽和张飞差,他前半生辅佐刘备打下蜀汉基业,后半生辅佐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可以说是刘备的铁杆。为什么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痛哭,而张苞去世时,却吐血昏倒?


建兴六年,话说孔明先生坐在院里喝茶聊天,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树上的叶子全落下来了,如果换成我们,也就不会有什么想法,而孔明什么人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一看这情况就算了一算,原来此风对蜀国不利,定是来收他一员大将啦。

算完没有过多久,赵云的儿子就来拜见了,孔明听后抱头一哭,常山英雄陨落了。果然如他所料,赵云的儿子哭着说:父亲昨晚去世了。赵云和诸葛亮关系是好,但是赵云究竟年迈多病,再不能交兵了,赵云七十多岁了,已经难有作为,

诸葛亮听到赵云身死,心中一定哀痛,由于几十年的友谊在那里,然而不至于哀痛过度,究竟生老病死也是天道,再说此刻赵云已不能披挂交兵了。而张苞关兴之流,在蜀国五虎上将先后离去后,已成中坚,乃至是诸葛亮交兵制胜的必不可少的重器。

第二年,北伐已经开始,张苞在小说中被描写的形象和其父很像,勇猛,但大大咧咧想得少。于是在祁山一战时由于贪功落入敌人陷阱掉下山涧,虽然被送回成都救治,但没过多久就不行身亡。

诸葛亮接到张苞死讯,悲愤程度远高于赵云死时,竟悲极到口吐鲜血而昏厥。那么问题就来了,和他同辈的老将赵云死后他只是痛哭,张苞一个晚辈何至于让他吐血晕厥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与赵云的感情要远高于与张苞的感情的。赵云也算是蜀国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之一,诸葛亮与赵云都是先主刘备极为倚重的重臣,两人相互扶持、共同战斗开创了蜀汉一朝,那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赵云去世后诸葛亮仅只是哭了一下,为何张苞死了却能让他吐血晕厥?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中,张苞负伤后被诸葛亮送回成都养伤,旋即而亡,诸葛亮“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 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三国演义》中张苞的出现是在关羽死后,张苞真正的表现在关张死后跟随先主刘备伐吴。张苞在对吴作战中和关兴一直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屡破敌营而受到刘备称赞。

大将新老接替就出现麻烦了,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随时就被打破。所以诸葛亮哭的得死去活来。诸葛亮原本满怀信心北伐,出现这样的事,只得暂停北伐!黄忠在夷陵之战中被马忠一箭射中了肩窝,因为伤重而死,刘备去世后,整个五虎上将只有赵云一人活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臣武将纷纷衰老、死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正在急需人才的时候张苞、关兴子承父业到军中效力。

张苞与诸葛亮是战友的二代与父辈战友间的关系,彼时张飞已故。同时诸葛亮是看着张苞长大并成为一名战将的。昏厥于地,自此卧床不起。这几个词说明诸葛亮是真伤心了,伤心里透出了深深的绝望。蜀国那么多人为什么诸葛亮只有对张苞感情如此之深。在《三国演义》第97回,诸葛亮准备再次北伐时,赵云的长子赵统和次子赵广赶来报告噩耗,说赵云病重而死,诸葛亮“跌足而哭”。刘备从一个四处流浪的丧家之犬,到割据一方建立蜀汉王朝,归根结底,靠的是身边的这些人才:谋士方面有诸葛亮、庞统;武将方面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魏延。

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哭了一下,张苞死后诸葛亮为何吐血晕倒?

这个可不是诸葛亮亲疏有别,而是赵云之死诸葛亮早有预期,而张苞死的突然,对诸葛亮打击太大。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和张苞去世时诸葛亮确实表现不同。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特意设宴大会众将,商议出师北伐事宜。恰在此时,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赶来,送来了赵云去世的噩耗。诸葛亮知道以后跌足而哭。

而张苞则是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先命姜维取武都,王平取阴平,然后又以伏兵击破来援的郭淮、孙礼二将。郭淮、孙礼大败以后弃马爬山而逃,张苞前去追赶,不料马失前蹄,连人带马掉入山涧,跌破了头。诸葛亮命人送他回成都治病,但是最终张苞伤重不治而死。诸葛亮得到消息以后大哭吐血,昏绝于地。

诸葛亮两次得到噩耗,表现差异巨大,主要是因为第一已经有了心理预期,而第二次则事发突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为赵云年事已高,所以开始没有给他安排任务。是赵云再三请战,才让他当了先锋。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虽然时间间隔不长,但是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事宜时,赵云并未在场,显然此时他的身体状态不佳,因此在家休息。否则按照他的脾气,肯定还是会到场,并且主动请战。

菏泽也可以从下文得到验证,根据赵统、赵广所述,赵云是病重而死。既然是病重而死,肯定不是病了一两天,而且病的不轻。按照赵云的年纪,得了重病本身非常凶险,诸葛亮肯定也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听到噩耗时不至于太伤心。而张苞情况不同,张苞此时是蜀军中新生代里的中坚力量,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诸葛亮有意对他和关兴加以培养,以便日后大用。张苞受伤以后诸葛亮也没想到伤势会这么重,所以并没有心理预期。

而且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自诸葛亮平南以后,马超、赵云等人先后去世,此时对于他来说每一个大将都是宝贵的,突然听到凶信心痛又损一员大将,自然难以承受,吐血也就不奇怪了。

诸葛亮得知赵云去世只是哭泣一下,为何听闻张苞去世却吐血晕倒?

?

诸葛亮,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27岁出山,54岁时病逝在五丈原之上,半生都在为了匡扶汉室而努力,虽然诸葛亮没能完成最终的大业,却让我们记住了这位伟人。后人对他有一个极高的评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他一生中忠于刘备,效忠汉室,为蜀汉培养人才。

平时喜欢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肯定听说过一句歇后语:刘备的天下——哭来的。但是诸葛亮同样喜欢哭,而且在《三国》中流泪的次数不在少数。公元226年,诸葛亮在庭院中大摆宴席,吟诗作对,忽然从西边刮来一阵大风,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来,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想,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诸葛亮掐指一算,忽然流下泪来,对众人说道:“大事不好。”旁边的众人问道他怎么了,这时赵云的两个儿子从门外跑进来,跪拜在庭院中间,对众人哭泣到道:“赵云已经在昨晚去世了。”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诸葛亮仅仅是哭泣了一下,并没有其他反应。

张苞是张飞的长子,作战勇猛,经常随军北伐曹魏,诸葛亮很喜欢这位英勇的小将,经常任命他为前锋,有一次张苞在追赶魏将郭淮的过程中,不小心坠落悬崖,不幸战死。诸葛亮听闻消息,气得吐血,晕倒在地。赵云是蜀军老将,常年陪伴在诸葛亮身边,但是赵云去世的时候,诸葛亮仅仅是哭泣,张苞是蜀汉小将,他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却哭晕在地。为何二者的差距这么大呢?

赵云去世的时候已经是70多岁,在此之前他早已病倒在床,诸葛亮之前派使者看望他的时候,回禀的情况就是“赵云时日无多”,诸葛亮心中早就清楚了,正巧借着“风吹树叶落”,将赵云去世的事情和大家说一下,也能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张苞不同,他是蜀军年轻将领中的翘楚,当时的蜀军将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将凋零,年轻的小将无法担当重任,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张苞这样的猛将,还是将门之子,诸葛亮怎能不欣喜?

突然听闻张苞去世,诸葛亮怎能不哭晕在地呢?此时蜀军年轻一代将领中还有谁能够继承诸葛亮的志向呢?各位小伙伴,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留言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279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