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华容道义释曹操:出于诸葛亮未出隆中即定下的“三分天下”的战略

历史百家汇 2023-09-20 02:20:33

凡看《三国演义》者,读至“华容释曹”,大多数人不禁为此而扼腕,道是孔明知关放操却故意遣之,对其用意百思而不得其解,其实,细思一番,自可释然。 以笔者看来,“华容释曹”的根源则出于诸葛亮未出隆中即定下的“三分天下”的战略考虑,因此,擒操,放操,对于刘备的事业的利弊则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华容道擒杀曹操——那么,其后果可称为三大不利:

其一,假如此时擒杀曹操,那么,原来曹操统辖的大半个天下将无人掌管。刘备虽贵为皇叔,但一直无立足之地,赤壁一战,靠孔明运筹连吴火烧战船,取得大胜,但大胜后的刘备,充其量更象一贫穷日久,一日忽得百万巨奖的“暴发户”,并不象曹操、孙权一样年久根深,因此,其实力并不能使天下群雄倾心归附。虽然为汉室灭了国贼,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但疆土分割犹如一盘散沙,只能眼睁睁地看这别人去瓜分、蚕食。因此,非但于复兴大业毫无益处,反而是肥了他人,无益于养痈为患。

其二,假如此时擒杀曹操,那么,那些本来已经归附了曹操的诸侯,必然趁着群龙无首之际,重新各自为政,乘机自立为王,割据一方,互相争战,又将形成群雄争霸的混乱局面,甚至比董卓做乱时还要严重,甚致象春秋战国那样,纷争不息、干戈不止。那样,献帝的性命则更加危险,汉室更是岌岌可危,且这种局面不知要到何时才能结束。后果是江山破碎,生灵涂炭,这种结果诸葛亮当然不愿看到。

其三,假如此时擒杀曹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江东就再无顾忌,势必要大举进犯,来吞并荆襄。词时,刘备立足未温,势单力薄,光是对付江动已难招架,倘若北方再有诸侯趁火打劫,那么,必然会首尾难顾,腹背受敌,而这种后果则是诸葛亮最为担心的。

相反,华容道放走曹操——那么,其后果可称为三大利:

其一,即使火烧赤壁,曹兵大半覆没,但曹操本人权威仍在,回到许昌仍旧可以挟天子而令诸候,就不可能发生群雄割据的局面,大半个天下还是维持在统一和安定的基础之上。

其二,江东唯恐曹操来报赤壁之仇,则暂时不敢与刘备为敌,只能继续联合,按兵不动。刘备则有了站稳脚跟、徐图发展的机会。

其三,曹操此败之后,一时恢复不了元气,鉴于孙刘联盟,不敢轻举妄动,挑起事端。因此,当曹、孙两家观望局势,等待机会,僵持在那里的时侯,刘备则可抽身而出,趁其不备,伺机而动,先取荆襄为立命之本,后长驱入川开辟基业。 这一切都是与诸葛亮《隆中对》的思想所吻和,所以,笔者认为: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实质上并不是关羽,而是诸葛亮。否则,倘若诸葛亮要捉曹操,张飞、赵云任取一人必可成功,有何必要将这支令箭交给关羽?诸葛亮无非是看在其与曹操所有的一段交情上,将这天大的人情送给关老爷而已。

诸葛亮安排关羽守华容道意欲何为?

一. 孔明有意放走曹操,派关羽守华容道是“占优战略”

孙刘联盟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83万大军后,诸葛孔明料定曹操败军会经乌林方向逃回自己的大本营许都,而乌林地带是位于刘备当时的控制范围内。但是,后来的结果却是曹操虽然被关羽堵截于华容道,但关公仍念过去在曹营中享受曹操的优待恩德,最终将曹操放走了。或许世人还皆未看出的是——其实真正的并不是关云长,而恰恰是孔明“故意”放走了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为败军的曹军,尽管在赤壁被周瑜的火攻烧得焦头烂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此时小本经营的刘备想一举擒住曹操其实是不容易的,所以孔明只能派三路人马分别去在三个天险之处堵截曹操。经过三次袭扰的筋疲力尽的曹军,极有可能在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天险之处被擒获。如果孔明安排第三轮堵截大军的大将是赵云或者张飞,则曹操必被擒住。但妙就妙在孔明最后安排的是由关公去干第三轮堵截的差事。按照“三国演义”的原文,孔明差遣了张飞赵云之后,本不打算安排关公去。如果关公此时不主动提出要去打仗,则曹操多半会冲破由张飞和赵云所构筑的防线而逃之夭夭。如果关公提出也要去捉拿曹操,则孔明必知关公过去与曹操的一段交情,以及关公的为人,可以预见他会放走曹操。而孔明此时本来就打算放走曹操,所以如此将关公留在最后,而先安排张飞和赵子龙去打头阵是孔明的“占优战略”,这是这个故事中的第一轮博弈。

二.关公的“有限理性”博弈

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孔明凭什么可预知关公会放走曹操呢?按理说,关公与孔明立下了军令状,放走曹操回来是要被杀头的呀!关键是,关公此时也不知道他会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他当然知道过去被曹操擒于曹军中时时常享用曹操的优待,二天一酒宴,三天一美女,与其说是阶下囚,还不如说是座上宾呢!想得更久远一些,关羽最早的出道还是曹操推出来的呢!所以,曹操对关羽实际上是恩莫大焉!而关羽为人忠义,有恩必报,他很可能会放走曹操,但是为何他会主动请缨去捉曹操呢,并且在孔明提醒他可能会放走曹操时还居然与孔明立下了军令状——要是走了曹操,回来提头去见军师!冒这风险值得吗!这说明,关公当时是没有想到自己会放走曹操的。他当时在心里是有本帐的——尽管在过去曹公有恩于我,但我在过去曾斩颜良,诛文丑,为老曹解了白马之围,那本帐早就了啦!这次可是重新开始,遇到那曹贼必将一把擒来,立下不世之功!然而,不善心计的关公在算帐时还是漏掉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年离开曹营单骑千里寻兄闯五关斩六将。那关公当年在徐州被曹操攻破时,曾经被曹操大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坡上。他当时本应战死在沙场也不应该投降,但无奈自己还护着大哥刘皇叔的妻妾们,自己死了倒落得个干净,但大哥的家眷就会成为了曹操的俘虏,没有人可以保护,这怎么对得起桃园结义!在此不死不活的尴尬关头,曹军中的大将张辽曾与关羽有旧情,开始出面为关羽谋得一个两全之策。他为曹操和关羽设计了一个合约,即关羽投降曹操(为了给关羽面子,只说是投降皇帝而不是投降曹操,即降汉不降曹,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降不降汉的问题,因为刘关张并没有与皇帝作对,这在当时是一种变通方式),而曹操保证所有降者的安全,并且待关羽寻得其兄刘备的下落后,曹操应放关羽等走人,让他们回到刘备那里去。曹操也并不是傻瓜,为何要接受张辽提出的这一个明显有利于关羽的“合约”呢?那张辽“不让他知道刘备的消息”一句话,便让曹操欣然接受了。也就是说,曹操可以通过封锁有关刘备的消息而达到将关羽长期留在曹营中的目的。再加上老谋深算的曹操心想:只要你关羽在我的掌控下,不要在外面与我作对就是我老曹的胜算了,人都是很实际的,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也对你好,甚至好过你那织席小儿的“大哥”刘备对你 的好,来日方长,待我老曹三天两头送礼加请客吃饭,交流多了,你关羽再念刘备的好,也经不起我曹阿瞒的“糖衣炮弹”,说不定最终也会另择高枝,真心投降于我老曹,跟定了我呢。这个“合约”不过是今天给你的一个台阶下罢了…….。于是,一笔交易终于做成。

这曹孟德依此思路,后来的确按照事前的计划行事,对关羽恩宠有加。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在与袁绍大军的中原逐鹿中,对峙于白马,被那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弄得动弹不得。后来只得请出关公上前线。这关云长仗着老曹送的原来是吕布坐骑的“赤兔马”跑得快,上阵后将颜良、文丑都劈于马下,一举解了白马之围。但令曹操更霉的事还是当时刘备就在袁绍那里,而关羽在与袁军作战中获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便开始打点行装准备离开曹营去找大哥了。曹操无法,事已如此,关羽通过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回报了老曹的恩情,曹操就只有按照事先谈好的“合约”让他去找乃兄了。所以曹操就只有放关羽走人了。曹孟德深知关云长为人忠义,如果此时阻拦他,只有将其弄死,但这样一来就坏了自己的名声。尽管那曹操早年曾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恶名,但幂幂之中这阿瞒似乎感到还会与关羽后会有期,便私下安排一些无名小将驻守在关羽千里寻兄将要路过的五个关口,并禁止手下是一流大将去追击关羽一行。于是,关羽一路大撒野,闯过五个关口,并诛杀了试图阻拦他的五员守将,待过了黄河,又劈了追赶来的蔡阳。这几个哥们也真是霉透了,明知敌不过关公,但还是要力尽职守,不许没有过关文书的关羽过关,那怕是掉头也要这样干。这就是曹操的设计了。这阿瞒为了再给关羽送去一份情,不仅故意阻止手下的一流猛将去追杀关羽,而且还故意没有通知各关口放走关羽,也故意没有给关羽发放一个通行证,其结果将是预料中的——关羽将诛杀诸将而闯过五关完成千里寻兄,创下闯五关斩六将的一世英名,同时也让关羽欠下他一笔新债。曹操深知关羽的忠勇,料必今后会有回报。当然,曹操也可以将意欲走人的关羽杀掉,即使坏了名声也在所不惜,但他未能那样做,成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谜。有趣的是,待关羽闯过五关后,曹操认为够了,怕他又把追去的良将夏侯惇将军给宰了,急忙派人去通知夏侯惇将军放走关公,但后来还是有个叫蔡阳的大将卤莽逞能,为了为自己的侄儿秦琪(被关公过五关时所杀)报仇,不知天高地厚地非要追过黄河去与关公拼个你死我活,结果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误,想必他当时为此会是暗暗叫口不迭的。

所以,关羽意欲出征去华容道捉拿曹操,却未能想到自己仍然还欠着曹公的一份未了之情呢!故事正如所料定的那样,关公在曹操提及闯五关斩六将一事时猛然想起,结果是让开一条路,放曹操跑了。这说明关公作为现实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实际上是信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有限理性的,这是这个故事中的第二个博弈。

三.要不要走(守)华容道?孔明与曹操的“混合战略博弈”

好了,更精彩的故事还在下面呢!

张飞、赵云堵截曹军的地方只有一条路,他们只需要将人马驻守在路口就行了。但是,关羽知道,孔明在同意他的请缨后,他要去堵截的地方实际上有两条路,一条小路是华容道,而曹操另外还有一条大路可以绕行逃走。如果关羽将手下的五百校刀手兵分两路,分别驻扎在两条路上,则可以堵住曹操。但小本经营的刘家军军力单薄,在兵分两路下每一路人马都会兵寡将微,特别是关羽本人只能守在其中的一条路上。要是曹操走的那条路上没有关羽,其他那些小兵岂可阻拦住曹军精锐。所以,“占优战略”就是关羽集中全部人马只守其中的一条路口。但是,倘若届时曹操走的是另外的一条没人守的大路,岂不放走了他们!于是,关羽想到此便请教孔明。于是就有孔明的那个绝妙的安排:

【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

那关羽听了孔明的吩咐后却是一头雾水,但鉴于军师过往总是料事如神,一贯正确,从无差错,便依其计而行,带领五百校刀手直奔华容道去了。不过,那关羽此时也不乏幽默,便借此与孔明打一个赌,也要与他立一个军令状,要是按照孔明的安排逮不到曹操,也要给孔明一点颜色看看。

显然,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理性程度上与孔明相比是稍逊一筹的。孔明和曹操都是理性的,按照博弈论的语言,孔明和曹操都应该有“一阶理性”;但是,更进一步还有:孔明知道曹操是理性的,曹操也知道孔明是理性的所以,同样用博弈论的术语,孔明和曹操都还有“二阶理性”。因此,孔明知道曹操看见华容道上的烟火后会走另一条路,曹操知道孔明的诡计,

华容道是什么意思?

华容道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

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据《资治通鉴》注释中说“从此道可至华容也”。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相传当年曹操曾经败走此地。由于当时的华容道是一片沼泽,所以曹操大军要割草填地,不少士兵更惨被活埋,惨烈非常。

游戏来源

华容道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的“苦肉计”、“铁索连舟”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明逼实让,终于帮助曹操逃出了华容道。

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但是这个游戏的起源,却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实际上它的历史可能很短。华容道的现在样式是1932年John Harold Fleming在英国申请的专利,并且还附上横刀立马的解法。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9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