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丹道实修:修炼结成的丹,看看你知道几个!

云修行 2023-09-18 13:19:22

修炼丹道的人都以结丹为修炼有成的标准,实事上由于丹道门派众多,理法也有不同,炼出的丹也不同,许多丹道爱好者连丹是什么都不知道,下面把气团和丹的种类,写一部分,仅供大家参考。

结丹的种类

1气丹把周身气聚起来,可凝成丹,这种丹是气凝聚最低形势,丹形成后如不练功后可消失。这种丹对身体素质和气质变化无补,目前称结丹者大多数为此种丹。

2液丹(津丹)液丹是由漱咽津而形成位于下丹田,呈白色,也称玉液还丹,古籍称此丹为华池水,神水,金津玉液等,此丹流行于隋唐时,现练此丹者己少多了。

3硬丹硬丹为气凝结成有形之物,触及之坚,又可顺间撒于无形,随意凝聚,硬丹功多属平于此,从养生看,硬丹需憋气,使之运行至使其它处之气受阻,影响身体,故练时注意调节。

4火龙丹炼此丹需借助外丹药,用药沿着同各经阴阳二脉划一圈,而后沿此圆圈环转,很快出现丹光,譬如从足少阴肾经(脚心)开始上行心进入手少阴心经,而后到手太阳小肠经交归足太阳膀胱经归入肾经,此圆为坎离圈,此丹不能入内,无深造可能,但能治四肢之病,此丹他人用气一打即无。

5小丹内丹一种,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练功的标志,小丹是以精化成气,出现阳光三现(从丹田之印堂处出次白光)达马阴藏相等效应,此丹结成于下丹田。

一般说其中间红归围黄,最边处为白色,形成后将极大提高人的生命力,可以返老还童,有可能落牙从生,但有跑丹的可能,现练此丹法己不多,当代结小丹的人也不多。

6大丹大丹有的古籍又称神丹等,采大药房结成的丹。

一般采大药时要有七天昏迷,实为精神高度集中,气毫不外散,出现念住,息住,脉住,此时任督二脉自转,服气过关,结大丹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真正命运由我不由天了。

7神丹(一般的天元,练的就是此丹)此前诸丹由命宫练成,神丹由性宫直接练成,即有纯阳祖性凝结而成,所谓的祖性灵明便是丹,道家清静派,隐仙派等真正的修练功夫,即属如此神丹之体,性无描述。

神丹又名金丹。它从虚无中来,没有任何行止,又把一切具体都包容在其中,即所谓空中含妙有之祖性,进一步凝因成神丹,此丹即是充塞天地,也可在您身中,它超越了一般时空限制,因而极难形容。

8九阴丹三丰师选在下丹田海底处结丹——结成九阴丹。

9玄宫丹吕祖选在上丹田灵关一窍——结成玄宫丹。

内丹要怎么修炼?

筑基的原理与方法

(一)、筑基的内容
修持有两个要紧的险处:修炼至六根震动,尤其是走意根的时候,容易起内魔、着外魔,有危险;炼到元神出关,有生死之忧,主要是那时不容易把持自己身体的变化,因为气脉通了,气足了,会对心神有一定冲击,使心神产生变化,象做梦一样,很难把握自己。如果平常意识不端正,这时,气也就随之而散了。所以需要提前打好基础,处处严一些好,态度端正些。心中坦然安静,就清静了,如果心里还有障碍,还有“结”的话,闯关时就会出现麻烦。六根震动很难闯,以后的路也很难走。
有人说道家修炼讲究先炼命法,炼到一定程度时再炼化心性,而在实际上不是这样,从修炼一开始就应该做到性命双修。一般讲,佛家强调化性,化到身体内外皆空、出金光以后再开始炼命法温养,面壁还虚。而道家讲究精气神,这三者哪一个都不丢下,都需同时炼。在炼精的时候,注重小腹;炼气的时候,一般都是河车搬运、周天运行;炼神的时候则内含化性。在筑基阶段也有化性的内容,虽然只能起到调节性情而养心神的作用,但为了以后的还虚炼神修炼,历代修炼大家还是把它提前至修炼之初时即已经训练了。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善行为本,少为恶行,持之以恒等修炼所必有的信念,也成为修炼的内容,这也即是基础阶段的炼己内容。
炼己就是化心性。好的念头继续努力,坏的念头去掉。一般是先要明理,修炼之理明白之后,知道该怎么去走,就顺理成章,不明白的话,就容易闹乱子。
1、应先了解什么是修持
欲使个体的生命完善,想炼好个体,就要首先明白怎么才能炼好个体,知道个体都存在些什么,知道修持的内容。还要讲究人天观。
对修持而言,只知道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炼气,气的转化需要外界的参予,就象人为了生存需要吃粮食、喝水,为了让身体长得结实一点,需要外界的营养,人的生长过程就是从大自然吸收能量、交换能量的过程。如果在道理上还认识不到人与外界有能量沟通的话,就无法吸取大自然的气,无法主动地去采,那就不属于自炼了。只靠本能地吸收,那样太少。这些基本的人天关系事先都应该知道。根据自己对修持的认识,再去修炼、去体验,体会到了,用身体证实了,便会确认这个原理,接受这个原理,才能踏踏实实地去炼。当身体出现新的状态,就会认识另外的思想观念,再用它指导自己下一步修炼,用思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修持的缘由:提高生命质量
筑基的内容包括什么?咱们讲修持,首先要了解修持包括什么内容,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而修持?下面就讲述这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都要吃喝睡,养儿育女,赡养老人,献身国家,发展事业;每天靠吃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来充实身体,靠休息来温养自己,靠工作来实现自己的责任。但是久了之后,会发现生命中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说除了靠休息、吃药来调整身体以外,还有其它锻炼方法。想报效国家,凭现有的学问、体力、智慧,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力增长一些,就会做得更好一些,更大一些。修持能从根本上完善一个人,如果自己对现实个人情况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变得更有能力一些,那就应该修持。一般讲修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结果都是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首先要身体健康,之后心情平和,进一步是行为方面比较合理,人生比较幸福,修持可以是这个目的。还希望如古人所说能长生不老,希望不会在哪一天因无奈而死亡,希望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把持。把持生死是很难的事,虽然古时传说中的神仙家们都说长生不老,但以秦始皇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求到,原因是秦始皇去外边求了,希望吃长生药,却忘记内养自炼之道才是生命完善的根本。所以修持者对生死之事,希望能成仙,达到身心健康的真人境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希望去修行,通过修行,得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完善人生。
(2)、修持的过程:以丹道言之
《心印经》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三者构成人的生命现象,构成一个活的人体。既然人由精气神这三种材料构成,那么就应该炼精、炼气、炼神,炼得越多越好、越纯越好,使人的生命元能够有一个再造的过程。父母生养是靠别人塑造我的生命,现在希望自己努力达到再造,使生命质量能够提高与完善。道家是这样认识生命的,所以修持方面就围绕此三者,通过炼精、炼气、炼神,来达到目的。
其修炼的大致途径,第一阶段筑基,第二阶段炼精化气,第三阶段炼气还神,第四阶段炼神返虚,第五阶段炼虚合道,第六阶段就是行道了,有个渐进的过程。只是从理念上认识人体有精气神,但到底精是什么?气是什么?神是什么?要炼它,先要了解它,那就必须从身体气血上入手,从一、二、三入手,往前去走,走到最高位置。中国道家的修持之法很实在,是循序渐进的,中间不留空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修至炼虚合道,也就达到真人的境界了,自己生命质量、外在行为都很完美,真正顶天立地,是人之至善的境界。
因为道家修炼的法门很多,是意守上丹田,还是中丹田,还是下丹田;是直接坎离相交,还是河车搬运;是入手就温养命胎,还是从炼精、炼气开始;是从形体还是从意念着手;是以动功为主,还是以静功为主等等,各自不同,但总的原则大致是一样的,不管走哪条脉络,身体大致的变化大体都如上面所提到的。这是道家的认识。
(3)、修持的结果:生命完善
一般修持能达到什么结果?人只要踏踏实实每天去锻炼,涵养自己的身体,至少能比不照顾它更健康、更少些无奈的事,少一些疾苦;能使生命活得更长,就是长寿;当然还能使人生价值体现得更好。还有就是真人境界,古人认为修持好了,就能成神仙、成菩萨。神仙和菩萨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回归自己的本来。不是讲炼精气神吗,神仙就是把神炼圆满了,人炼完美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因、行、果。应该经常想一想,要确认修持到底有哪些内容,是否认可它。一个修持者如果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必须首先确认什么是精气神。佛家一般把人划分为,第一有人的本性,这是生命的内在本质,第二就是肉身。佛家把肉身看作是可以“四大皆空”的东西,是载体,可有可无,只要把持住本性,就能使生命的质量提高。
总的说来,认识方法不同,修炼时着手之处就不同。一般人认为,人就是由肉体和精神构成,这样一来,对身体的照顾,只能靠体育运动和吃饭等,精神方面,只能用品格、道德修养等来安慰自己一下。这是因为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便会导致人的所作所为不一样,当然结果也就不同了。
2、修持者应该研究什么
修持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告诉意守小腹就意守小腹,让炼小周天就炼小周天,让静坐就静坐,它更要明理,要用智慧,才能往前走。所以人比大象更有本事,尽管人没有大象的力气大。要明理,就应该需要研究些什么?
(1)、明天地
人的存在,是要先清楚我们个体。但人却不易看清楚自己,也不知精、气、神到底都是些什么,气血到底是怎么变化的,这些自己看不到。但是可以触类旁通,应该知道外面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同样也适用于修炼这方面。通过日的升落、月的盈亏等外面世界的变化,找出规律,从而印证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样才能修炼自己的生命。而最根本的外界是什么?是天地。
天是什么?苍穹。地是什么?水土。能够构成苍穹和水土的是什么?中国古人讲究太极,它构成一切,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这些就是由阴阳两种材料或者元素构成;古人讲究阴阳,认为天地是由阴阳构成的,“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以阴阳升降来表示天地之变化,表现万物的生机与活力。《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字蕴含着升降开阖的规则。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被后世的道人尊为太上老君,《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的。《道德经》认为宇宙就是一个道,或者说宇宙的存在是由于道的存在而存在的,宇宙当中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因道的变化而变化。道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一切都是道构成的,包括阴阳也是道,这是道论。用道这一个字代表一切,而道是什么?老子设立了这样一个最大的概念,它必须是无形无质的才可以,但它也得必须有内容贯穿其中。所以古人设立第二个概念就讲气,宇宙由气构成,日月山川也是由气构成的,茫茫四海也是气,包括人、生命,还有神也好、精也好,那也是气的不同形态,或者是另外一种概念而已。把气分成诸多方面,也只是为了把事物表达得更清楚罢了。
天也好,地也好,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体都是气的不同组合、不同变化而构成的不同存在态,大千世界皆为气。修炼要是不知道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炼?要了解同源之理,人天同源,物我同源。同源之理即为道,即为气。在道教的庙观大门两边都写着“道气长存”,这便是道家思想很实在的体现。
天地也好,宇宙也好,万物万事也好,它只是由气的不同组合而构成的不同物象,其大致的模式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宇宙的模式是什么?那就是道的演化。道是天地存在与变化的根本,《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形无质的,“一”是无形有质,“二”是有形无质,“三”是有形有质。“道”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只有一份万物之本的内容;“一”也好,“二”也好,都是物化的过程,“三”就是有形有质,成为物体了。
其实道也可以看作是“O”,一切都是无形无象的。由无生成有,有无之间交替变化,构成生命物质的存在与消亡。活着的不能永远活下去,所以要有新陈代谢,所以道就是无。老子讲有、无论,讲有生于无。一、二、三、万物这都为有,而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的过程。
(2)、明生命
天地是一个大整体,个体生命是一个小整体。人之所以区别于石头、木头,是因为后者为精与气构成,而人体内还有神的存在。其他动物、植物、一切活的东西,都有神存在。当精气神三者聚在一起时,才能构成活的生命。也可以说由道而为气,气化为三,为精、气、神;或者说道分阴、阳,阴阳分三才,人之三才为精、气、神。
既然讲人天合一之理,万物都是相通的,那么,道是怎么跟万物、跟人相通的呢?《道德经》的宇宙模式图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我们可以把生命模式图写为:心--神--气--精--身。可以把人看作是心和身两部分,当然这里的心不是指心脏,可以把道看成心,心是一个概念,它也无形无象,但人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接下去把一看作神,二是气,三就是精了。所以,由道至万物的生成变化过程,具体到人,就是由心主宰一切行为,心能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变化出人的身体及其行为,这是大致的脉络。
(3)、明修行
我们从宇宙模式图和生命模式图中能不能再找出一条生命修持的模式?老子讲返朴归真,讲无为之静,我们修道呢?可以象树叶之精华往树根去走一样,回归它本来的地方。归根才能达到复命,回到生命的本来,能够再造生命,完善生命,所以叫归根复命。老子的书起名叫《道德经》,可见把道看得是多么的重要,认为宇宙因为道的存在才存在,如果失去了道,宇宙就变得混浊不堪,翻天覆地;人失去了道,就变得神魂颠倒。天地不能失去道,生命修炼也不会失去道。
一个生命产生后,经成年到老年、最终趋向于死亡,人们希望能象天地一样长久,这就需要往回返。顺则凡,逆则仙,这是修持界的话。为了成仙,就要回归婴儿的位置。由万物到三、到二、到一,归于道,修行也是往这方面走的。也就是《道德经》所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如人得一就成为“仙人境界”了。
儒家通过“敬”,尊敬天地,尊敬君主,尊敬师长,通过正襟危坐的形式,端正身心培养浩然正气,得大智慧,通晓一切,也是通过肉体往回走。佛家通过放弃心外之物,不执着,直接温养本性,心神为本性,也是往回走。道家更是如此,炼精为了化气,为了还虚,为了回归本来,为了生命之胎的圆满。
以上所言,仅是大致内容。平常要琢磨。琢磨得透一点,思想认识就提高一步,行为就更完善一步。具体说来,修行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人天合一思想。因为修行是建立在人与天地之间的整体观上。人天合一思想,源自《老子》道论。经书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生命存在与完善的整体观。自然就是“随之”,如河流奔腾而下,是谓“自然”。反之,硬要河水逆流而上那就不自然了。
二是无为思想。讲修行,明白人天合一思想后,用什么态度去修去实行呢?《道德经》讲无为思想。佛家用戒律去掉执着,放弃一切外缘,回归本来。道家通过化精、化气、化神,达到命胎。化精也好,化气也好,炼神也好,人都得放弃平时的不良习惯,如果去跟人喝酒、吸烟,就不可能很好地温养命胎了。要求能放下,这就是一种无为思想。无为思想,就是无欲之为。物欲方面要淡化,这样,复杂而繁琐的社会生活行为就变得淡了。这个“淡”字的结构,右边两个火上之火字构成“炎”,给它浇点水,让它清凉一些,不就淡了吗?淡了之后就能安静下来。所以由无欲而能返朴,而归于静,静下来了,就能回复于道。一切都受道的影响,能够自然变化,所以《道德经》还有一句话,“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化,生命就得以转化,精气神就得以培养,这就是修持。
三是神气融合。道家讲究炼金丹。用什么才能炼金丹?用气。又怎么培养元炁呢?通过炼精化气,即化为后天气,后天气化成先天炁,先天炁化成元炁,元炁才是金丹之所炼。所炼之金丹才能跟神相合,烘托出元神。而元炁是怎么烹炼出的?最根本的一句话叫神气融合。内丹修炼之法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神气融合。筑基阶段也要求神气融合,虽然融合得不够好;到炼元神的时候,也是神气融合。
所以讲修持,第一用人天合一思想,强调生命存在与完善的整体观;第二是行为态度,要做到无欲无碍,达到清静,这样“万物将自化”;第三,实际内容就是为了神气融合,融合之后自我就能转化了,就能达到生命的圆满。
“练精化气的原理与方法”。
人正常所用的,是以心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由精产生身体的变化,来构成完整的生命活动。修炼都是往回走,逆反而上,从精到气到神到心。通过炼神达到元神,通过炼气到达元炁,通过炼精到达元精。一般都是先练型,通过对身体的自我调整实现整体平衡,让心神与肉体的结合也达到平衡,这是当初阶段的炼精之法。所以修炼时要求身体端正,使中脉竖直。
人在心理上端正、清静与安详,并使练形达到平衡,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就可以炼精。此精指的是筋脉皮骨等肉体的一切,也包括生殖之精。其基本过程是通过炼精化成后天之气,通过炼气达到元炁,通过元炁炼元神。要注意的是,气没有炼到元炁的层次不能养元神,所以有炼气而还神之说。元炁跟神相合,才能达到元神的位置,之后才进入命胎阶段。也只有达到命胎阶段时,才能涉及到生命本身进行修持,方能进入修持阶段。在元炁以前都是修炼点年,练精化气时期只能称为养生阶段。做到心理安静,神态安详,从身体到心理都比较健康,这是养生的内容,即能够养护与照顾自己的生命。

道家丹田炼丹~密宗炼甚麼?

道家的自家三宝是精、气、神。密宗的自家三宝是气、脉、明点。

修炼精气神会结成内丹,但是内丹非道教的终点,修出元神才是最高证地。

修炼气、脉、明点其实也是过程,最终目标是「即身成佛」。

人的身中有浊气,把浊气转变为智慧气,此气在三脉中运行,推动渊源自母亲的红明点,此红明点会变成内火又名拙火,拙火上升把身中的烦恼烧掉,同是把心中烦恼减少,因为身与心是相通的,拙火燃烧会产生光明,此光明可证五佛智,此光明也是一切神通之源。

又,气与拙火会开发身中的五轮(又有六轮、七轮之说),五轮中又有白明点,在眉心轮中的明点渊源自父亲。眉心轮中的白明点下降会产生四种空性与「四喜」,红明点与白明点融合上升到顶轮人即证空性、法身佛(元神)、无上正等正觉,融合明点下降到喉轮,人即证报身佛,再下降到心轮之时即证化身佛。三身、四智、五眼、与六通皆在气、脉、明点的修炼中成就。

简略言之修气脉点得证:

身体生「大乐」。
心上生「光明」。
意上生「空明」(空性)。

光明融化色身即证不死虹光身。

如何修炼丹道

可以的 要分清三个步骤 即 练精化气 练气化神 练身还虚 以前的师傅不让杂练功法 要求口传心授 其实是一种旧的思想 一种门派观念在作怪 霍元甲练武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博采众长会很有成就的 多了解各门各派的功法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为我所用是大有好处的 也就是修道之人所说的殊途同归 至于走火入魔我认为那都是骗人的说法 师傅们为了不让你去练别的门派的功法 就制造出了走火入魔的说法 要是不信你可以了解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见过走火入魔的人 至于练功不当出现一些偏差还是有的 掌握好了上边的三个步骤 一般不会出偏差的 就是出了也是可以纠正的

丹道文献简介

丹道文献,即金丹大道的文化典籍总称。「丹道」泛指内丹与外丹修炼之道。道教向来重视经验总结,通过记录整理,形成了系列经典,在丹道方面也是如此。

丹道文献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丹道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丹道文献乃是道教丹道实践活动的晴雨表。丹道活动开展得越多越频繁,其丹道文献也就积累得越多;反过来,丹道文献的撰写与整理工作也在客观上指导和推动后来的丹道实践活动的开展。

早期道教主要从先秦方士那里继承了一些炼丹的文献,例如《周易参同契》曾经言及「古记题龙虎」,「火记六百篇」,说明先秦不仅存在着外丹炼制活动,而且进行实验记录,所谓「火记」就是炼丹炉火操作的实际记录。至于「六百篇」则反映了当时这种炉火操作记录的文献已经相当不少。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所撰写的《周易参同契》就是在继承传统炼丹文献精华并且总结新的实验形成的一部特色鲜明的丹道经典文献。魏晋时期流行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也是一部继承古代金丹知识并且补充新内容的重要丹道文献。金丹派主要传人之一葛洪非常重视具体的金丹实验,他不仅亲自进行外丹炼制,而且广泛搜罗上古丹道文献,他所撰写的《抱朴子内篇》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外丹炼制的资料和理论。从晋代的葛洪到唐代的张果老,道教外丹烧炼活动相当频繁,因此在这个历史时期,道教的丹道文献也以外丹之类居多。最有名的有《铅汞甲庚至宝集成》,梅彪《石药尔雅》、张果老《丹砂诀》、《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

唐末五代以后,由于外丹服食造成的弊病,该方面的文献大减,而内丹文献则日增。钟离权吕洞宾师徒积极进行内丹实践,并且进行理论总结,由此形成了《钟吕传道集》一书,这是道教史上相当重要的内丹文献,它从实践出发,建立了完整的内丹修炼的理论体系,对宋代以来的内丹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全真道的建立和金丹派南宗的兴起,内丹学文献也大批地造作出来,白玉蟾及其弟子共同整理编辑的《修真十书》是关于内丹实践、性命修养的集成性著述。明清以来,尚有《性命圭旨》等书在「三教合流」思想的统合下,大大丰富了内丹修行理论。由于内丹学的盛行,道教有关哲理、符法、科仪之类的著作也受到内丹学的影响,例如《阴符经》、《度人经》的注释,明显地打上了内丹学的思想烙印。故而,从广义上看,丹道文献也应该包括那些以内丹思想作为注疏根据的众多著述。

丹道文献在《道藏》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此类文献不仅讲述具体的金丹炼制方法,也涉及宇宙本体论、生命论、伦理观,其中还包含着古代的天文、历法、兵法、生物、化学、文学、艺术的内容,故而其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