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儿童

幼儿发烧不要急于用药

小爱 2023-04-28 20:35:53

幼儿发烧不要急于用药

幼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疾病,幼儿发烧时的温度比较高,一般都会达到39度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0度。

很多没经验的父母遇到幼儿发烧都有些手足无措,第一反应就是到医院去输液,其实幼儿盲目的使用药物来退烧容易产生副作用,而且不利于自身免疫力的发挥,对幼儿健康发育有不良影响,所以幼儿发烧不要急于用药。

发烧增强幼儿免疫力

以前人们对于幼儿发烧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体温过高容易把孩子烧迷糊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发烧是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感染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体温升高时,绝大部分的细菌病毒难以存活。

所以幼儿发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身体健康的表现,而且越是烧的温度高,越有利于身体健康。很多成年人免疫力不强,就很少发烧,即使发烧体温也超不过39度,这其实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

发烧就用药影响孩子健康

幼儿发烧是比较多见的,尤其是在两三岁前,幼儿发烧次数最多,这其实是幼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一种生理过程,古人称变蒸,很多民间俗话也说孩子发一次烧就长个心眼,从侧面说明适当的发烧有益幼儿的发育。

如果发烧时就吃退烧药或者输液,一是化学药物存在肝肾损害,二是使用外力来阻止了孩子本能的生理活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物理降温简便易行

发烧的幼儿是很痛苦的,父母如果不想用药退烧,又想减轻孩子的痛苦,就要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散热,以改善孩子的症状。将毛巾用冷水打湿放在孩子额头上,热了再换冷毛巾,这样能够帮助孩子降低头部温度,解除疲劳。两腋下、两腿弯处都是容易积累热量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放上湿毛巾或者冰块,也可以帮助孩子降温。根据孩子的情况,多饮用一些温开水,可以促进孩子排泄,通过尿液带走一部分热量,也能起到降体温的效果。

父母对孩子发烧要科学对待,既不能盲目使用降温药,也不能否定药物的作用,如果孩子出现高烧导致抽搐、错迷、呕吐等情况时,需要及时送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孩子发烧怎么办

降温小知识
你会正确判断孩子是否发热吗?
╳错误的判断
1、妈妈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认为宝宝确实是发烧了。
2、妈妈拿来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7℃,妈妈认为宝宝生病了。
√正确的判断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所以,上述两种妈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宝宝发热吃什么
宝宝发热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消耗。同时,由于发热,宝宝体内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发热时的饮食调理,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是最佳的选择。另外,少食多餐,宝宝每天进食以6~7次为宜。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调味。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帮助宝宝退热。
3、鸡蛋羹:把1~2个鸡蛋打匀,加入适量温水,蒸熟后让宝宝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
4、鲜梨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
5、鲜苹果汁: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的营养需要,又可以中和宝宝体内的毒素。
6、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饮用。
如果宝宝因为发热而食欲不好,不要勉强给他喂食,但要尽量补充水分。在宝宝发热期间,不要任意给宝宝增加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

宝宝发烧的时候,千万不能随便吃药,你清楚的有哪些呢?

不仅发烧的时候不能对边吃药,其他疾病时候也不能随便用药,以下就是一些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推荐。

‍‍一、宝宝安全用药原则

1、除了疫苗,没有任何药物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请勿滥用药物,对药物请保持敬畏之心。

‍‍‍‍2、有自愈倾向的疾病尽量不用药,如轻型感冒,用不用药痊愈时间一样,婴幼儿60%的病都可自愈。

‍‍‍‍‍‍3、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感冒止咳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感冒药,如艾畅、惠菲宁、美扑伪麻、氨酚黄那敏等。

4、请相信医生的判断,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的读书量加上见习实习规培临床的经验,绝对要比朋友熟人亲戚长辈的建议靠谱得多,记住,用药必须对症,而辨别病症,只有医生是专业的。‍‍

5、对于抗生素,首先是不要自行滥用,其次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就要足量足疗程。

6、没有完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切记“是药三分毒”。

7、对于小儿来说,药物的有效剂量和毒副剂量尤为接近,不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仅间隔时间要延长,拥有同种药物成分的药物也需要咨询医生,否则某一成分过量会导致严重后果。

8、儿童不得随意服用成人药物,不仅份量不同,片剂或胶囊剂型还容易造成窒息,喂药时将液体滴入宝宝舌头两侧和腮部的夹角处会比较容易接受。

9、家庭用药每个品种一种剂量规格的就好,用药时尤其要注意药品名称和浓度,防止因包装和剂量混淆,延误治疗或者导致中毒。

10、如果要给幼儿服用保健品,请放置于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并告诫家中所有照顾孩子的人不要随意过量服用,同样会中毒。

11、不要轻信国外产品,许多国外产品的监管部门发出的警告我们不一定都能看到,不要拿宝贝的身体去试验。已知的有小蜜蜂紫草膏,适用人群2岁以上,需避开破损皮肤,每日最多使用3次;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含有苯佐卡因,会引起重型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禁用于两岁以下儿童。

12、乳儿没有明显缺钙的症状,除了补充每日400微克维生素D以外,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母乳妈妈也不用自己口服补充剂,到达乳汁里的剂量太少。

二、宝宝安全用药推荐(用药谨遵医嘱)

‍‍‍‍1、感 冒

感冒,这个经常会骚扰小朋友们的疾病,绝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的,一般3到7天就会自愈,困扰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的其实是感冒的卡他症状——所以除了必要的对症治疗,就是耐心陪伴啦。感冒时最好的药就是水,增加饮水量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降低体温;当体温超过37.5时,还可以用不超过42度的温水进行擦浴,利用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

(1)发 烧

38.5°C以上并且没有脱水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美林),栓剂并不会更安全;

38.5°C以下请使用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浴(绝对不要自行使用酒精擦浴!),同时增加饮水量;

若发生过高热惊厥可以在体温上升到38°C就使用退热药物。

(2)鼻 塞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

或者温水熏蒸,不处理亦可,需及时擦净鼻涕。

(3)咳 嗽

首选盐水漱口,6岁以内不推荐止咳药物,应选择化痰药物,观察鼻涕和痰液,有痰可用盐酸氨溴索,干咳可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少量使用处方药物雾化,增加室内湿度。

2、感 染

通俗的来说,小儿最常见的感染就是支气管炎和肠炎了。爸爸妈妈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带孩子做各项化验,并且尊重儿科医生的建议。凭亿妈这么多年在医院工作的经验,想告诉一遇到孩子生病就心慌意乱的父母们,医生都是平凡的人,患者的心态绝对能左右医生的判断,尤其是儿科医生,父母越是淡定,和医生的沟通就越顺畅,治疗效果就越好,反之,各大医院跑一遍,极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1)用 药

首选头孢类抗生素,其次青霉素类。需要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腹泻症状,腹泻严重者需要重新咨询医生更换药物,不建议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2)疗 程

小儿抗生素疗程一般为3-7天,请遵医嘱是否足疗程使用,如果未足疗程就停药可能会导致细菌卷土重来,甚至出现耐药类型。

(3)时 间

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三天需要注意口腔是否出现溃疡、鹅口疮、舌苔变黑等二重感染倾向,提示菌群失调,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4)腹 泻

最重要的是补液,补液盐按照说明书配制,可加用益生菌调节消化道菌群,益生菌冲剂不得使用40°以上的开水冲调,腹泻次数较多可使用蒙脱石散,配制药液浓度需要严格遵循说明书,否则容易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腹泻伴脱水者立即住院观察。

3、眼 疾

如果发现小婴儿经常眼泪汪汪,就需要重视了,及时就医判断是否有鼻泪管堵塞;小朋友经常揉眼、眨眼,眼部分泌物增多,甚至变黄变脓,需要立即就诊,防止严重感染导致角膜受损。

普通感染

常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需要注意的是单一成分,只有妥布霉素一种成分。

4、皮肤问题

其实除了下面要说的这些,妈妈们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其实是尿布疹,俗称“红屁股”,有时婴儿较为肥胖,皮褶较深,奶水或者汗水残留在里面,也会形成类似的红润皮损。发生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清洁工作,增加清洁的频率,其次可以用麻油或者橄榄油等食用油进行涂抹,作用是保持皮损处湿润,隔离刺激。当然,护臀霜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是涂抹时不要太节约哦,像抹腻子一样涂厚厚的效果最佳。

(1)瘙痒

首选炉甘石洗剂,2岁以上可用薄荷膏。

(2)破损

消毒可用碘伏,少量涂抹红霉素眼药膏。

(3)过敏

首先要找过敏原并远离,可以内服西替利嗪(6个月以上)、氯雷他定(2岁以上),均为儿童剂型,外用炉甘石洗剂,当然仍然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4)湿疹

首先就医确诊是否湿疹,有一种新生儿疱疹与之类似但是不用处理;可以使用强度较弱的激素类药膏,如尤卓尔、艾洛松;不用过于担心激素副作用问题,外用药剂量很小,而且湿疹本身也会导致色素沉着等问题;配合其他药物仍请遵医嘱,不要轻信口口相传的经验偏方;心态放轻松,湿疹于1岁半左右即可自愈。

5、其 他

下面要说到的肠绞痛,就是引起婴儿黄昏性哭闹最常见的原因,其实本身并不是什么疾病,随着宝宝的生长,肠道环境的逐渐完善,消化系统的性能提升,这个问题便会随之消失。爸爸妈妈可以试一试“飞机抱”或者用一些食用油进行肛周按摩,促进排便通气,也可以用背巾进行“袋鼠育儿”提高宝宝安全感。至于便秘,如果反复发生,注意排除肠道疾病。

(1)肠绞痛

一般由肠胀气引起,非常严重的情况时需要排除肠套叠等肠道疾病,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

(2)便秘

乳果糖是首选用药,严格遵医嘱按剂量使用,不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开塞露使用不能太频繁,容易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失常,导致排便依赖。

重要提示

当孩子出现异常症状,首先需要观察其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出现精神差、嗜睡、呼吸费力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另外,再强调一下,用药谨遵医嘱哦!

思维解绑,小儿好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芭菲小鹿。育儿原来如此有趣。

小孩子感冒发烧应不应该用药呢?什么情况下的发烧需要用药?

宝宝的健康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他觉得有点恶心,家里天翻地覆。其实感冒发烧是人体的小扰动,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它是一种三组分药物,一场小风暴不需要强大的武器。感冒期间合理用药是给宝宝打好身体基础的关键。发烧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对抗感染,所以除非发烧让孩子特别难受,否则没必要吃退烧药。因为吃退烧药不能把高温降到正常,只是让孩子感觉舒服而已。比如孩子发烧到38.5℃以上,感觉坐立不安,睡不好,吃不好,退烧药真的会让孩子感觉好多了(温度稍微降一点就开始玩),还能降低脱水的风险。如果决定带孩子去儿科门诊,可以先吃退烧药再去,不用等到医生来看,因为孩子在舒服的时候更配合儿科医生的检查,只有做好检查,医生才能及时发现病因,对症治疗。

因为孩子抵抗力低,感冒发烧在所难免。但是当孩子感冒流鼻涕长咳嗽的时候,大人就很迷茫,担心孩子病情恶化和其他并发症的发作,着急给孩子选药。如果服药后三天内感冒发烧症状没有下来,孩子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看医生。孩子平时感冒咳嗽,其实不用吃药,会好起来的,也会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但是,他们应该去看医生,看看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有严重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和咳嗽。

降温的物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洗温水澡,可以达到全身降温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水温为35℃ ~ 37℃。还要注意调节卫生间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让两者相差太大。一种方法是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毛巾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脖子、腋窝和四肢。

总而言之,感冒药只能缓解咳嗽发烧的表面症状,并不能从本质上治愈感冒。它不能缩短感冒时间或减少感冒的其他并发症。最终治愈感冒的是人体的抗原。多吃感冒药不仅有副作用,还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下次就没那么有效了。所以,如果只是普通孩子感冒,做好日常护理,避免用药就好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ertong/16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