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池穴
取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在中医上,风池穴是风邪入脑的屏障。可以在工作间隙用大拇指按压脑后双侧风池穴,直到感觉酸胀。可以避免风寒入侵,增加身体暖意。
2、劳宫穴
取穴:位于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
功效:五行属火,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保暖的作用。
3、合谷穴
取穴:这个穴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它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4、关元穴
取穴: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
功效: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
5、命门穴
取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
功效: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6、神阙穴
取穴: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功效: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
7、大椎穴
取穴:这个穴位位于颈后最突起的那块骨头下。
功效:在工作间隙,可以双手搓热之后按摩后颈部,不仅可以缓解颈椎的疲劳,还可以刺激大椎穴,收到御寒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ongjiys/2112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季驱寒保暖的方法
下一篇: 减肥降脂不妨试试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