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此章教人温和弱体,静动相宜,渐进底意思。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本作“人亦大”“人居其一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跂(通本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此章从虚自运,不待勉强。&n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n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怳惟忽。(通行本作“唯恍唯惚)忽兮怳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通行本作“然哉”)&n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章
第二十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九章
第十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有本最后一句为“绝学无忧”,句式与“少思寡欲”故。)此章申言何也?恐人易看,不留心穷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八章
第十八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此章大意何说?此意功到方见妙。何为大道?默默无言,静极无知,谓之大道。无往不是道,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七章
第十七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通行本作“不知有之”)此章大旨在何处?在清欲澄心。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六章
第十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吕本作“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吕本作“公乃王,王乃天”)&nbs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五章
第十五古之善为道者(吕本作“为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四章
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吕本作“怳忽”)。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三章
第十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吕本为“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nbs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二章
第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章教人触物不着,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一章
第十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章要人外静而内动者也。车乃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十章
载营魄章第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吕本中,问句后无诸“乎”)&n
2024-10-31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九章
持而盈之章第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吕本作“贻”)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章修身之要,要人有道而不自满,持真而无骄心,入性之后,任其自然,在冥忘中
2024-10-30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八章
上善若水章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此章要人修道若水。水乃无心之物。“善”字,百福之根。上善底,无事
2024-10-30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七章
天长地久章第七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此章因禀公而无私存。听其物之消长,随其生也,杀也,无容心于物,以静治之,天之
2024-10-3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