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神农为何要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据说他尝过百草,甚至一天遇到七十毒。那么神农为什么尝百草呢?神农氏,相传为中华始祖“三皇”之一。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他们是传说中原始社会重要的部落首领。《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
中医漫话
2023-11-10
孙思邈与陕西美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药物治疗疾病效如桴鼓,堪为能医圣手。同时,他也非常重视食物养生和治病,认为“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为益既广,为患亦深”,积极主张食疗食补。他著述的《千金要方》中专有《食治方》一卷,特别强调“安身之本,必
中医漫话
2023-11-10
像向日葵那样灿烂-赶走心里的那份阴霾
像向日葵那样灿烂-赶走心里的那份阴霾 向日葵,俗称葵花,别名太阳花,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1~3.5米,观赏类的品种植株矮小,不超过半米。春天播种,盛夏开花,其花期可达两周以上。硕大的花盘生于植株上端,花的结构十分别致,花盘上
中医漫话
2023-11-10
茯苓杂话
茯苓是多孔菌科植物的菌核,傍松根而生者称为茯苓,抱松根而生者谓之茯神。但它究竟是属于寄生菌还是腐生菌,生物学界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茯苓菌种接种在活的松树根部都不能成活,但把它接种在枯死的松树根部却能很快成活并迅速生长繁殖。这说明了茯苓
中医漫话
2023-11-10
《红楼梦》中的中成药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学识渊博,不但是文学大师,而且熟谙中医药。《红楼梦》中对于疾病发病及诊治的描述颇为精当且合理。现就该书中提到的部分中成药作简单介绍。冷香丸 《红楼梦》第七回中说道,宝钗患了一种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犯时出现喘
中医漫话
2023-11-10
1956年我成为北中医首届大学生
1956年,时任卫生部部长助理郭子化在北京中医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 北中医第一届学生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 1956年我高中毕业,时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市分别成立中医学院并开始招生,按照当时全国统一高考计划,我报名应试,幸运地被北京中
中医漫话
2023-11-10
历史上兼通中医的皇帝
历史上兼通中医的皇帝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的,这对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药,最后掌握了多种本草的药性,成为本草学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黄帝也热心医药,曾经与
中医漫话
2023-11-10
唐代酒文化与中医药
唐朝酒文化盛行,无论是款待宾客还是吟诗作对,无论是皇家盛宴还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关于酒的起源有酒星洒酒说(认为酒是天上神仙所造)、杜康酿酒说(古代部分文人墨客将酒称为杜康)、仪狄造酒说(夏朝时仪狄为夏禹酿酒)以及皇帝酿酒说四
中医漫话
2023-11-10
从白二爷号喜脉说医不可欺
近日重看电视剧《大宅门》,开头便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詹王府大格格身体欠安,百草厅白家二爷白颖轩号对尚未出阁的大格格事出喜脉后,便立身“恭喜王爷要有外孙子了”。不料,詹王爷一听脸色突变,认为白二爷医术不精,此话有辱家风,阴沉着脸拂袖而
中医漫话
2023-11-10
古代曝晒斗富拾趣
汉代以来,人们都要在农历七月七日曝晒衣服。魏晋时的阮家是当时的豪姓大族,每逢这天门前都晒满了锦绣皮裘,以此炫富斗珍。然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却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长竹竿,上面挂上一条粗布短裤衩,对左邻右舍笑曰:“未能免俗,我也来晒晒!”借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中医对脊柱劳损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我国首都国医名师、全国中医骨伤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首任主任委员韦以宗编写的《中国骨科技术史》(1983年出版)基础上,21世纪初,中医整脊学科开展了对中医整脊技术史研究,整理、发掘、总结自春
中医漫话
2023-11-10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阿胶为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原产自山东省东阿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阿胶是传统的滋补上品、补血
中医漫话
2023-11-10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清代太医院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编制和职能,除了负责宫廷人员的看病诊治外,还要负责皇帝有关医疗事务诏令的贯彻落实,医生的培训考试等工作。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侍直,即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以所业专科,分班入宫,
中医漫话
2023-11-10
鹿的一身都是宝-尤数鹿茸为最好
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诗经·小雅·鹿鸣》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自古以来,鹿一直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我国有“鹿身百宝”之说,鹿一身都是宝,特别是鹿
中医漫话
2023-11-10
黄连-苦尽甜来结良缘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中医经常出诊,无法照看自家药园,便请了个叫黄连的青年当药工来照看药园。一年冬天,黄连发现后山坡上有一些叶似甘菊、在凛冽寒风中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草,十分可爱,便将其连根挖出,栽于药园中。老中医有个聪明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女儿突
中医漫话
2023-11-10
孤光一点萤-明目通神精
萤火虫为萤科小昆虫,种类繁多,达2000多种,我国有10属54种。它形体较小,一般为1厘米左右长,成虫寿命短则几天,长也不过两周,喜欢生活在水边、沼泽或低洼处的草丛中。萤火虫在夜间活动,即使是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因为它们的身体内有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中医药为国防保驾护航
中医药在我国军事医药卫生保障体系中、航天航海事业发展及国防军事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神奇力量,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有研究表明,航天器、飞机、潜艇、水面舰船的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的发病规律和常见疾病。诸如宇航员在空间失重
中医漫话
2023-11-10
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史的光辉一页
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史的光辉一页 施今墨先生 1932年,华北国医学院部分师生合影 20世纪前50年,在中国医学发展问题上,曾两次掀起消灭中医、废止中医的恶浪:第一次是北洋政府教育会议制定《壬子癸午学制》(1912—1913)中,完全没有
中医漫话
2023-11-10
古代的驱蚊法
古代的驱蚊法 又到炎炎夏季,除了气温高要想办法解暑之外,蚊虫叮咬问题也是让人烦不胜烦,数量之多、无孔不入的特点真是让人恨之入骨。从古至今,每逢盛夏,蚊子就会一直侵扰人类,好在如今我们有蚊香、蚊帐和各种电子灭蚊器。那么,回到科技落后的古代,古
中医漫话
2023-11-10
谢花藕
谢花藕 鲁南地区有句老话:“谢花藕、薹下韭、新娶的媳妇、黄瓜妞儿。”这里面所说的谢花之嫩藕、收薹之秋韭、顶花之黄瓜,是立秋之后农村三大鲜物儿,至于“新娶的媳妇”是拟人化,只可意会,民间语言的丰富多彩、幽默诙谐可见一斑。谢花藕,顾名思义,就是
中医漫话
2023-11-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