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图说悬壶济世
图说悬壶济世 传说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某日他在街上偶遇一位卖药老翁。待卖完药,街上行人散去后,他看见老翁悄悄钻进了药葫芦中。费长房想学习仙术,就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老翁知道他的来意,就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到了葫芦里,费长房
中医漫话
2023-11-10
牡丹为王-芍药为相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它们都来自于毛茛科芍药属,其外形相似,所以很多人分辨不清。如今正是赏花之际,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牡丹与芍药的鉴别点加以总结。芍药有赤芍、白芍之分,本文主要探讨白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中医漫话
2023-11-10
咕咚木瓜来了
1980年6月1日,为庆祝国际儿童节,我国邮电部发行了童话故事邮票“童话——‘咕咚’”一套4枚。在首枚邮票图案上,展现了一只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水里,激起了浪花,发出很大的“咕咚”声音。湖边的一只小白兔听到声响,吓得拔腿就跑。由此引出
中医漫话
2023-11-10
四诊萌芽
与医缓、医和不同,扁鹊是位民间医生。他周游列国,发现各地有着各自流行的疾病,便随俗为变,钻研各类疾病诊治之法。他也因此精通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闻名天下。晋国权臣赵简子患病,昏迷五日不醒,请扁鹊诊治。扁鹊望色、闻声、问病、切脉,断言其
中医漫话
2023-11-10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槟榔主产于我国南方及南亚、东南亚诸国,嚼食槟榔也是这些地方特有的风俗习趣,源远流长。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地区,都对槟榔有特殊的民族风情和习俗。槟榔作为一味常用中药,也是一种果实。岭南人将槟榔当果食。李时珍说:
中医漫话
2023-11-10
因避讳而被迫改名换姓的中药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就连一些中药也难逃“改名换姓”的结局。 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改名换性。山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到了唐代,因“蓣”与“豫”同音,为
中医漫话
2023-11-10
枇杷碎语
枇杷碎语 又到了枇杷上市的季节。院子里那株枇杷树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或两个,或五六个,聚在一起,沉甸甸,毛茸茸,很是诱人。不过这株枇杷品种不好,酸得让人咧嘴,因此每年都不去采摘,留给许多鸟啄食。枇杷的产地很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以
中医漫话
2023-11-10
益肾固精覆盆子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道:“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酸酸甜甜的覆盆子不仅是水果,还有药用价值。《本草备要》记载其:“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
中医漫话
2023-11-10
郑和与海上丝路的中医药文化传播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医药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也承担着国际交流传播的重任,也是“一带一路”这幅“工笔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历史,郑和(1371—1433)作为中国航海第一人,奉命七下西洋,船队通过多种方式向海外传送了中华医药卫
中医漫话
2023-11-10
淋浊要药虎杖
虎杖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见于《尔雅》,作“蒤”,邢昺疏注解曰:“一名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虎杖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本草纲目》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本草图经》中记载虎杖:“三月生苗,
中医漫话
2023-11-10
樱桃也有诗和远方
5月正是樱桃成熟期,人们相聚在樱桃树下,边采摘边品尝,感受着初夏的味道。2018年7月14日,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水果”邮票,其中可见樱桃的倩影。樱桃邮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郭振山先生设计,采用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中国传统的异形窗形为背景
中医漫话
2023-11-10
荧煌丹砂柱-璀璨黄金壁
丹砂,又称汞沙,为辰砂矿石,味甘、性凉,有毒,入心经,有安神定惊、明目、解毒之功效,主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等。丹砂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第一,“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
中医漫话
2023-11-10
自古文人爱莲说
自古文人爱莲说 莲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心头好,表达对其爱慕与向往的诗句比比皆是。从古至今,莲一直是美的化身,高洁的代名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众多“爱莲”的诗句,更多展现的是文人墨客毕生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中医漫话
2023-11-10
王安石新法与北宋医学教育改革
王安石新法与北宋医学教育改革 1908年,梁启超作《王荆公》(后名《王安石传》),提到王安石新法中关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情况说:“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以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为之,学生常以春试,取三百人为额。有方脉科、针科、疡科,考察
中医漫话
2023-11-10
诗词中的竹及其药用价值
竹和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和梅、松并称“岁寒三友”。苏轼爱竹,赋诗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有人将竹比喻为玉,如白居易《秋霖即事联句》:“竹沾青玉润,荷滴白珠圆。”有人则将竹和龙、
中医漫话
2023-11-10
白石先生与白菜
齐白石(1864—1957)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齐白石一生与白菜结下了不解之缘。白石酷爱白菜在齐白石众多绘画题材中,菜
中医漫话
2023-11-10
药王山与山上楹联
药王山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是关中医宗名山圣地,唐以前称玉磬山、北五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41—682)长期隐居此山,采药制药,研究药理医术,看病行医,治好诸多疑难杂症,被时人尊为“药王”,后人为纪念孙思邈的善行,将山名改为“药王山
中医漫话
2023-11-10
离离上药苗-郁郁灵芝荣
灵芝,又名三秀、芝、赤芝、紫芝、灵芝草,为灵芝科灵芝属真菌赤芝、紫芝,全体可入药。灵芝性平,味甘,《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有“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的功效,可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等。自古至今有大量描写灵芝为吉祥仙
中医漫话
2023-11-10
陆游与菊花枕
陆游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南诗稿》中写道:“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陆游的《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亦云:“采得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晚年时,陆游又写了一首《老态
中医漫话
2023-11-10
药店飞龙说龙骨
成语“药店飞龙”用来形容人瘦骨嶙峋。中医中的“药店飞龙”本来是指药铺里一种叫作“龙骨”的常用中药。龙骨是一味矿物类中药,性平、甘涩,归心、肝、肾及大肠经,常与牡蛎合用,起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如今审美都说以瘦为美,但是人一旦瘦到了皮包
中医漫话
2023-11-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