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中央苏区的中药生产和研发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治疗军民伤病,保障苏区军民健康,中央苏区通过整合中医药资源,采集中草药、自办中药厂、开展中药研发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对药品的需求,也为
中医漫话
2023-11-10
我国古代医生称谓
疾医 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医师 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太常 医官名,秦置“奉常”,汉代景帝时改称“太常”。药医师 我国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药品。太医令 东汉曹魏时设置,隋唐改称“太医署令”,为管理医疗的职
中医漫话
2023-11-10
明代的父子御医--薛铠、薛己
薛己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对父子御医,而且还都担任了太医院院使一职,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这就是明朝薛铠、薛己父子俩。薛氏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系当地医药世家,广有盛誉。薛铠,字良武,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擅长儿科和外科,进入太医院后官居院使(院长
中医漫话
2023-11-10
岐黄名医名著重视仁心仁术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医学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第一部中医传世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丰富多彩的学术理论与临床各科病证的叙述,还反映了对一些病证的治法。明代著名医学家吴崑在《吴注黄帝内经》中指出:“《内经》是一部‘救万古民命’的医
中医漫话
2023-11-10
诗词中的远志及其药用价值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看匆匆西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有几个、笙歌晚岁。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这首《洞仙歌》是辛弃疾的作品,通过谢安
中医漫话
2023-11-10
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薤白又名野薤、野葱、薤白头,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入心、肺、胃、大肠经,味辛、苦,性温。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等。其叶亦入药。古诗文中对薤多咏颂其美味,如魏晋曹操的“莫以鱼肉贱,弃
中医漫话
2023-11-10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中医药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赴朝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迫使美国政府于1953年7月在朝鲜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在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政府共组织了300余个性质不同的医疗队为中朝部队官兵治病疗伤,为
中医漫话
2023-11-10
椿来父寿长
人们常以“椿萱并茂”来形容父母同在,对子女来讲这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椿萱并茂”中的“椿”指代父亲,“萱”指代母亲,出自何处呢?《庄子·逍遥游》中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椿”的本意是一种名木,因为“椿”字有长
中医漫话
2023-11-10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一览
黑龙江省是我国特色鲜明的边疆省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独特,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世代居住着具有鲜明北方寒地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等。寒冷的气候、繁茂的山林、肥美的水系、丰腴的黑土,丰富的物产,为
中医漫话
2023-11-10
开遍金钗石斛花
开遍金钗石斛花 石斛,又名林兰、禁生、杜兰、金钗花等。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钗石斛等同属植物的茎入药。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杭州有道特别景致——枫斗(专卖石
中医漫话
2023-11-10
有趣的医生外号
过去的医生除了姓名之外,有的还有“号”,“号”之外还有“别号”。名字多是父母给取的,“号”和“别号”则一般是医生自己取的,至于“外号”,则是病家或后世医家给取的。取义各有不同,大致上以赞誉的成分居多。有以医生的籍贯(或其长期工作的地方)取号
中医漫话
2023-11-10
旧时光里的中医药创新——记老中医孙复猷发明中药熨疗器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距今已经40余年,照片上是孙复猷老中医在操作由他发明的中药熨疗器为患者治病的情形。在上世纪70年代,孙复猷所在单位是运输公司职工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是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因而患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颇多,孙复猷便使
中医漫话
2023-11-10
五月枇杷已露黄
农历五月的枝头,枇杷已经露出微黄色,空气中夹杂着枇杷淡淡的清香,一串串青黄交接的枇杷,在风中轻轻地摇晃着身躯,似与即将离开校园的中医学子挥手告别。枇杷熟了,毕业的学子也该走了。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由于叶子的形态与乐器“琵琶”相似而
中医漫话
2023-11-10
兰茂:隐居修学成南滇医圣
兰茂:隐居修学成南滇医圣 兰茂(1397—1470),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理学宗匠。兰茂的著述很多,流传至今的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
中医漫话
2023-11-10
王孙-四味中药共此名
王孙-四味中药共此名 王孙,又名牡蒙、旱藕、百节藕,为百合科植物四叶王孙的根茎,味苦、性平,有补虚益气的功效,主治痹症四肢酸疼、赤白痢疾等。在本草范围中,王孙除了是植物黄芪、四叶王孙的别名,还是动物猕猴(骨、肉入药)、蟋蟀(全虫入药)的别称
中医漫话
2023-11-10
儒医四季皆读书
自古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说的是读书人走不了仕途,做医生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中医和汉语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就是当了官,也可做良医“坐堂”,古时大有人在,如东汉医圣张仲景。要做一名良医,关键是要坚持读书学习,养成修身慎独、研习药
中医漫话
2023-11-10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传布区域非常广泛,我国的长白山、黑龙江等地是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神秘灵性的萨满教中,治病救人是基本职能之一。萨满教治病疗疾不仅是跳神驱邪、供奉神灵、使用法器,还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应用及中医药文化积淀。历史上
中医漫话
2023-11-10
明末大儒吕留良的中医缘
吕留良(1629—1683),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字庄生、用晦,号晚村,别号吕医山人、南阳布衣等,暮年为保持民族气节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出家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吕留良不但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
中医漫话
2023-11-10
酒熟渔家擘蟹黄
蟹,又名郭索、螃蟹、毛蟹、稻蟹,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其肉和内脏可入药,入肝、胃经,《神农本草经》载其“味咸、寒,主胸中邪气、热结痛、口呙 僻而肿”。螃蟹是中药,又是营养极高的食品,更是历代诗人骚客兴趣最浓的题材。有言其味形之美者。可谓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东方睡果----酸枣仁
枣仁,又名酸枣仁,是野酸枣的种子。入中药一般炒用,是治疗老年人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的良药。 由于具有独特的安神助眠作用,加之取自天然野生, 故被一些西方医药学家誉为 “东方睡果” 。或许你并不太清楚酸枣仁为何物,但如果有一天因为某些原因
中医漫话
2023-11-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