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气功可以让人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但是气功也不是随便练习就行的。没有掌握要领,怎样练习都是无用。那么气功养生需要做到哪些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1、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指真气(元气)而言。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所谓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3、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4、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所谓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所谓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这往往是战胜疾病取得健康的保证。每次练功均应贯彻练养相兼的要求。如练内养功或强壮功时,练上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放弃停闭呼吸,放弃意守丹田,单纯全身放松,平卧床上,静养10~20分钟。养后还可以继续再练,如此练练养养,效果也很好。
6、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功效,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进程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以内养功为例,可以先掌握姿式和锻炼深呼吸,在深呼吸比较熟练时,再加上停闭,在停闭呼吸熟练以后,再加默念字句,然后再加舌抵上腭,在这些动作都比较熟练了,再加上意守丹田,这样一步一步地掌握,往往比较顺利。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修身养性的方式有很多种,气功就是其中一种,在一些武侠小说里面,气功师一种武功绝学,然而在现实中气功确实我们修身养性的好方法,不过这其中的奥秘还是需要自己去领悟的,毕竟养生简单养性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问题一:怎么练气功?气功的原理就是“积精累气”,真想练功要绝房事防走漏。
这是的“真气运行法”比较容易入门,练好了会强身健体,最后祝你成功。
真气运行法
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此种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据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来。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一、姿势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3)站式:如图。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
问题二:初学者在家如何练气功?不管你练什么武功先站3年桩完事再说别的吧
问题三:初学者要怎么练气功?可以在家练,如果只是自己健身,自己练一些简单的气功是可以的,但如果丁想帮别人治病,就必须跟师傅学,因为发气是比较讲究的
问题四:怎么练气功?气功分很多种的,比如 有导引类的 道家养丹类 吐纳类 武术内功类 硬气功类的 益智类的 目前国内 一般练健身气功的比较多, 其实要是真喜欢的话, 你如果想入门 只要没事时 锻炼 集中精神 就可以了, 如果能够随时随地集中精神,进入功态的话, 那样气功 自然就有基础了,以后在找到好师傅,或是先选个功法 练习,就可以出功夫了朋友。 气功的核心点 就是入静 精神集中, 这样自然 就会产生气感了 固定人称气功 为 “殴Α 就是说 没有的意思,无 气功一词最解放后 才改名的, 你如果想入门 只要没事时 锻炼 集中精神 就可以了, 如果能够随时随地集中精神,进入功态的话, 那样气功 入门就很简单了 随便选个功法 就可以出功夫了 朋友推荐你本书, 你自己下载看看吧, 书名叫 抗打神功, 这是我知道的最好的一本 硬气功训练教程了 ,法简效宏,有初级 中级 高级各个阶段的练习方法,和 对应的奇妙招数,建议你好好研习朋友 希望你不要错过这本好书 我可以给你介绍几名门功法 ,估计对你心意 就是你平时坐在椅子上,正坐,左右手互相护住耳朵,静听,就可以了,很简单,但是收效颇快 十几天吧。 还有就是 闲来没事,不管坐着或是立着,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正直身子,想象头顶,又一个很亮的日光灯照耀着你,吸气时灯里的白光,顺着头顶一直进入,腹部丹田,呼气时由腹部沿腿脚进入大地,名曰通天拔地。功法简单,功理深奥,要是练功得法,一星期左右就能有很强的气感。 最后给你说一个最简单的练气功法,让你先感受一下什么叫气感,就是 任何姿态都可以,然后把两手相对 间距大概三公分左右,然后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感觉一下,你就明白了,这就是气功,气功很简单,只要明白了道理,就好练了。虽然高级境界,比较深奥,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讲,不需要那些功法,还有就是,等修炼有成时,再练习那些高级功法自然就简单了,千万不要因为我说的这些功法简单,就一笑而过,真传 真传一句话,你试试就知道了
问题五:怎么练气功啊气功之法虽是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故此气功之法无非动、静两门,打坐、平躺之种以意引气之法皆归于静。也就是现在人们认知的气功,还有一种就是武功了,以招式调动周身气血,这属于动,以前有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的会点,但由于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中国人的门户之见再加上出来很多沽名钓誉之辈会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高等的也就没有多少了,假的也越来越多所以不建议你练,如果你非要练的话我推荐你两种,静:盘膝 *** ,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听自己的呼吸但不要过于执着,动:扎马步。我练的就是这两种,你可以试试,“再多说一句,动为武,静为功,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问题六:如何练气功最出名那个气功大师都快病死了,你找谁学去?
问题七:怎样躺着练气功?躺着练气功的姿势有很多种,其中躺着练功也称卧式练功,简称卧功。包括仰卧、侧卧和靠卧等姿势。在实际练功时各种姿势都应符合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各姿势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仰卧式:全身平卧在床上,面朝天,头自然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为了呼吸通畅,头及背部稍高一些,轻轻闭上口眼,面部放松,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可分放身旁,也可相叠于腹部。 2、侧卧式:可分为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头稍微向前低,平稳着枕,口眼轻闭。下侧的胳膊自然弯曲,手放在枕头上,手指自然伸开,腿自然伸直。上侧的手自然地、轻轻地放在髋关节处,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3、靠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在床上。 一般说来,卧功可适用于各类人和各种病情,而对于睡前练功及体弱病人,包括胃紧张力降低、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性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更可以卧功为主。不习惯仰卧的人,可做侧卧式。饭后练功一般多采用右侧卧位,其它时间则左侧、右侧卧位均可。至于心脏病患者、哮喘患者及体力极差的患者,由于平躺会加重症状,可采用靠卧式,以利于呼吸通畅,避免胸闷、气短,有利于练功。 以上是卧式中肢体不进行运动的功法,也称卧式静功。当然,为了治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锻炼“卧式动功”,还可以配合自我 *** 、循经点穴,以疏通经络,调合气血,使气功锻炼和自我 *** 结合起来,起到内外导引的双重作用,同时提高了气功锻炼和自我 *** 的功效。对于仰卧时枕头的高低,在古书《王子乔导引法》中曾论述到:“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现代也有人认为对于胃下垂的患者,还可以采取去掉枕头、垫高下身的方法,可以参考。 采用卧式练气功,身体容易充分放松,有利于达到入静状态,但也容易入睡和昏沉,影响练功质量。为防止入睡,初学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如双臂支起,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这样一旦入睡时,姿势的变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当然,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每当失眠或半夜醒来睡不着时,如能通过练功自然入睡,也是好事。总之,躺着练功一般在室内进行,又易于放松入静,常用于睡前或醒后练功,对于起床都有困难的病人,只要掌握练功要领,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更易于坚持
问题八:气功入门篇:怎样练气功《气功入门基础》
《真气运行法》
《五禽戏》
《易筋经》
问题九:怎样练气功?速成楼主您好练习气功严禁手阴,行房事,否则就是白费功夫,因为筑基之道,就是补漏之术,至少需要严格控制,百日以里禁止,百日之后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内功也称气功,是一种发掘人体潜能的技术,也是一门研究人体的学问。 自古以来,佛、道、儒、医、武各家的修炼方法虽然各有不同,独据奥妙,但殊途同归,都是以调意、调息、调身为主要修炼方法,以强身健体、修性养生、开发潜能为目标的。人体的潜能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至到今天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近年来有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中大约有一千亿个神经元,可是,我们人类只利用了百分之五左右。如果能开发利用到百分之五十(不要说百分之百),那么,整个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体内潜在的速度、力量、听觉、视觉等方方面面,则将会提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亘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着人体的奥秘,使内功的境界不断提高,内功修炼的理论体系也日趋完善。内功的修炼,既使达不到最高层次,对身体寿命也大有裨益。这已是不容争辨的事实,无可厚非。内功的修炼方法虽然不下几百种。且各有千秋,但却不外乎以调意、调息、调身为本。内功修炼虽没有固定格式,但其修炼步骤大致如下:(一)入静,(二)意守,(三)采气,(四)运气,(五)育婴,(六)元神出窍,(七)五气朝元。也有说九步者,也有说郸一步者,都不外乎从入静开始,至五气朝元止。只是中间修炼过程有所变化而已。内功修炼的时间亦无定期,有十余年者,有一辈子苦修而不成功者,也有时间很短就出功者,都视个人天赋而定。另外内功修炼,有静修和动修两大类。而我武林中人则是以动修为主。动修的好处是先强筋骨,将先天、后天之气练壮,内外兼顾,性命双修。即使不能成其大道,也可神清体健,祛病延年。
初学者练习气功的基础:
1、呼气注意心窝部。
初学者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初学者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
2、意息相随丹田趋。
初学者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
初学者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3、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4、通督勿忘复勿助。
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
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5、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
健身气功注意事项: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气功入门要点:入静,排除杂念,姿势正确,意守关窍正确。
气功要练好不容易,首先你要禁欲,要节制性生活。这些现代的人很多做不到。
除了节欲之外,还要经常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才能行,且你练习的周边环境要安全。
吵杂场所练气功无好处,且效果不好,因为会扰乱你入静。
你要练气功,练【真气运行法】比较好,里面说得详细,分五部功法。
你要练好五部功法,要打通任督二脉,可不容易。
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的练习=成功
你单单是为了健身,瑜伽不错,练瑜伽久了对健身很好,皮肤润滑,满面红光。
电视上网络上各个报纸上的各个门派的气功,大同小异。
各个门派的气功,以动功为主,这个离气功的主旨比较远。因为他们以健身为目的。
但是,他们将气功作为功夫来学,就是乱搞一套了。
不要将气功看作很神秘,关键的是你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来练习。
练好气功了,其实不像电视里的武林高手哪样,神功盖世,天下无敌。
当你打通任督二脉时,你身体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不能言语,难以表达。
看你自己毅力了。单单健身,个人推荐你练瑜伽比较好。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343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八段锦气功练习方法
下一篇: 气功四招式消暑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