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法之一,能使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具有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自隋、唐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八段锦养生运动是夏季一种不错的养生方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八段锦的功效和练习方法。
八段锦的运动量不大,但作用却是多方面的。虽四季均可练,但尤其适合夏季练习。很多人在小满前后会强烈感觉到气温的升高,可能会产生心烦易燥、不思饮、无胃口等“苦夏”的症状。而练八段锦不会多汗,能使心情平静,有降温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这套功法能改善体液、调节系统分泌的机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能纠正肌体异常反应,所以对许多疾病具有预防和康复作用。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平开同肩宽,松静自然,宁神调息,舌抵上腭,气沉丹田,鼻吸口呼。
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顺势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屈肘沿静脉上托,当双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托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直视手背,稍停片刻。
随呼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练6~8次。
2、左右开弓似射雕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横跨一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两膝做内扣劲,两足做下蹬劲,臀髋呈下坐劲,如骑马背上,两手空握拳,屈肘放于两侧髋部,距髋约一拳左右。
随吸气,两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弯曲为弓手,向左拉至极点,如拉紧千斤硬弓,开弓如满月;同时,右手向右伸出为箭手,手指做剑诀(即食、中二指并拢伸直,其余三指环曲捏拢)顺势转头向右,通过剑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待机而发。
稍停片刻,随呼气将两腿伸直,顺势两手向下划弧;收回于胸前,再向上向两侧划弧,缓缓下落于两髋外侧,同时收回左腿,还原为站式。再换右足向右横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3、调理脾胃单举手
松静站立如前,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内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枪式站桩。
随吸气,翻掌,掌心向下,左手自左前方缓缓上举,手心上托;指尖向右,至头上左方将臂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二手做争力劲,稍停片刻。
随呼气,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顺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起势。如此左右交换,反复做6~8次。
4、五劳七伤往后瞧
松静站立如前,先将左手劳宫穴贴在小腹下丹田处,右手贴左手背上(女性相反),配合顺腹式呼吸,吸气使小腹充满,随呼气,转头向左肩背后望去,想象内视左足心涌泉穴,并以意领气至左足心。
稍停片刻,再吸气,同时将头转向正面,并以意领气,从足心经大腿后面上升到尾闻,再到命门穴。
随呼气.再转头向右肩背后望去。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
松静站立如前,左足向左横开一步成马步,体正目平,两手反按膝上部,指向内,臂肘做外撑劲。
呼气,以意领气由下丹田至足心,意守涌泉穴;吸气,同时以腰为轴,将躯干摇转至左前方,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做撑劲,目视右足尖,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摇摆。
稍停片刻即呼气,意念同上,同时向反方向摇摆,过正中线时开始吸气,动作同上。如此左右摇摆6~8次。
6、两手攀足固腰肾
松静站立,两腿绷直,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托肾俞穴;先吸气,同时上身后仰,然后呼气,同时上体前俯。
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摩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卷守涌泉穴;稍停后缓缓直腰,手提至腰两侧叉腰,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如此反复6~8次。
7、攒拳怒目增气力
松静站立,吸气,左足横出变马步,两手提至腰间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
随呼气,将左拳向左前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过左拳瞪虎视远方,右拳同时向后拉,使左右臂争力,稍停片刻。
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虚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引左足还原为站式。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8、背后七颠百病消
松静站立,膝直足并,两臂自然下垂,肘臂稍做外撑,意守丹田。
随吸气,平掌下按,足跟上提,同时,意念头向上虚顶,气贴于背;随呼气,足跟下落着地.手掌下垂,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8次。
我们练习气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调节呼吸,所以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呼吸吐纳。开始练功之前要注意端正身形,放松入静,静养元气。
端正身形: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意想肩井穴与涌泉穴垂直相对;双膝微微前屈,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具体来说,一是要松腰沉髋,使臀部自然下沉,把重量全部沉到脚上,同时敛臀,把命门穴打开。换句话说就是把腰部的生理弯曲尽量拉直,使脊椎关节节节对准下沉。二是要含胸、沉肩、坠肘。练功时肩关节向下松沉并向前微合,肘关节下垂并向外微撑,气沉丹田,腋下虚掩,要留空,不能紧贴肋部。双臂的动作就像抱着一个气球一样,肩、肘、腕这三个关节要力求做成圆弧状,不能出现死角,与含胸配合起来组成一个圆。三是要百会虚领,意念中百会穴上仿佛有一绳轻轻牵吊,并且百会与会阴穴要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后颈挺拔,髋部下沉。四是要两眼垂帘,即双目微闭,仅留一缝之光,目光自然平视。
放松入静:
首先,动作要符合规范,练功时的身体姿势与练习方法要正确,要合乎功法要求,做到“身形中正”,这是“放松”的最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其次,要适当用意,用意念引导身体放松。先是意想放松面部肌肉,特别是眉心和嘴角周围的肌肉,然后放松颈部,此时意念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从肩膀向下,意想从肩松沉到胯部、肘部、腕部、一直松到指节,节节松开。另外一支是由颈椎向下,一节一节地对准下沉,沉到胯部,再由胯松沉到膝盖,一直到脚上,如此反复几遍,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要坚持练习,循序渐进,卸掉拙力。这一过程被称为“换劲”,因为初学者动作尚未定型,建议采用延长时间的方法。刚开始练时以站五分钟为宜,待动作熟练、不轻易走形时,再逐渐延长时间,一般在一周内延长到半个小时左右为宜。
静养元气:严格遵循中正安舒、心静体松的练功要求;锻炼强度以个人的舒适度为界限,适当延长预备势的时间;练功时采用自然式呼吸;练完预备势后,就可以按照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动作顺序继续练习了。对处在这一阶段练习者的建议是:第一,练习中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抖动等不舒服现象,应马上中止练习,避免出现偏差。第二,不要刻意追求呼吸方式。预备势练习采用自然呼吸,就是为了由胸式呼吸逐渐转变为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从而达到不调而自调的目的。第三,要正确对待可能产生的酸麻疼痛、津液增多、打嗝、刺痒、蚁走、发热、出汗等感觉或现象,甚至多年前的外伤部位在练功时也会产生疼痛、刺痒的感觉,这是练功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只要尽量保持放松入静状态,坚持练功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上述感觉会自然消失。
另外抱气桩在八段锦中也很重要。抱气桩具体做法是:由预备式开始,并步站立。沉髋,右腿屈膝下蹲,左脚自然抬起(注意:左脚不是主动抬起,而是右腿下蹲的结果。)向左开步,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先落地,逐渐过渡到全脚掌,重心顺势缓缓地移到两腿之间,两腿自然站立。手臂内旋,向两侧45度角打开,随即屈膝敛臀,松腰松腹,含胸拔背,臂外旋,向腹部拢抱,背往后倚,重心垂线下降,松肩坠肘,虚领顶劲。眼睛自然下垂注视鼻尖,鼻尖对肚脐,两肩呼应两胯,两肘呼应两膝,两手呼应两足以调形。呼吸细匀深长,使气沉丹田,用以调息。意念对丹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用以调意。站桩的时间,因人而异,以略感劳累为宜,避免疲乏,一般一开始可以在五分钟左右,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适当逐渐延长。收势时两手内合下按,膝关节缓缓直起。
说起八段锦,我也是从去年开始练习的。
说起为何要练八段锦,还得从去年的过年时说起,亲戚家的二胎姑娘刚出生,我们这边的习俗是要过去看往的。
过去看往小姑娘的时候,中午刚上一年级的大姑娘回来了,吃完午饭后就找小度播放第三套广播体操,因为她们刚开学不久,广播体操还没学好,老师让孩子们回家后好好练习。
亲戚家的大闺女很上心,回家就练习了,午睡时间也占用了,我们好几个大人看着她练习,心血来潮也跟着一起做操。
谁知道这几个80后的叔叔阿姨居然跟不上小学生的节奏,人家扭屁股的时候我们还在做上一个动作,一套广播体操下来就累得不行了。
回家后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太不着调了吧。虽然好几年不能自由跑步锻炼身体,但是在家的时候也会特意走路散步锻炼身体啊,怎么能连一套广播体操都做不下来呢。
回家后也找小度播放广播体操来练习,真的做不下来,太自卑了。休息的时候看着小度继续播放视频,后面就出现了广播体育总局出来的“八段锦”视频,看了一遍,觉得自己也能做到吧,又跟着做,发现这些动作都能做到,但是呼吸跟不上。
接下来的几天就有空就练习一段八段锦,发现这套操不仅锻炼身体,还能锻炼气,感觉像是练气功一样。
练了几天,感觉很好,比跳广场舞或者做广播体操后身体轻松,后来就一有时间就练习,慢慢地练习了发现自己脾气也变好了,哈哈,慢动作也是有好处的。对于八段锦是从母亲那里了解到的,因为母亲上了年龄后腰腿不好,医生建议她练练八段锦,后来因为一些身体原因我也开始练习上了八段锦,刚开始练时,练完浑身酸痛,教练说那是长时间不运动身体产生的乳酸,坚持个两三天就会缓解,练习一套下来12分钟,我一般要练个3遍,周身舒畅,脖子明显舒服多了,当然这个要长久的坚持才会对身体产生跟长远的有益的帮助,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太多了,我辈定要好好的汲取发挥他的价值!
八段锦起源于宋代之前,是历代养生家和练习者共同的智慧结晶,历经千年,长盛不衰!
练习八段锦好处多多!
练习八段锦,可以强筋健骨、美体塑形,可以调节改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还可以随时随地练习,锻炼起来非常方便,甚至竟然是广播体操的雏形。
这一代年轻人,说实话真的很不容易,竞争压力大、工作压力大、买房压力大,加班是常事,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年轻人喜欢是应该的,是值得提倡的。
八段锦共有八节,分立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男女老少皆宜,可以强筋健骨,延年益寿,简单易行,属于一种健身、康复气功,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练习和教学。有兴趣的赶紧搜搜跟着练起来吧!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和习练方法
为了让大众对八段锦动作的气机作用原理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正确认识,更好地把握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和习练方法,在此再次以两手托天理三焦为例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中表明,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是由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开始,两腿徐徐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随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结束。如此重复6次。
综观其动作方法,如何去体悟其动作要领呢?根据功法内涵及本人练功体会和教学心得,认为应从以下三步来体悟:
1、以意调形 以形顺气
首先,应主动地运用意识进行调整身形(包括动作路线和过程等),使身体的运动与气机的运行相符,也即动作的升降开合与气机的升降出入同步,协调一致,从而让气的运行更加顺畅,进而达到气血通畅自然,强身健体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意识使身体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两手随两腿徐徐挺膝伸直缓缓上托至胸前,随即仰头带动两手内旋,转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上,下颏内收,双掌继续上托直臂,使双手如同伸向无限远处天空托天,同时,意想尾闾下沉,双脚踩踏入地无限深之处,形成上下对拉拨长的阴阳对立统一态势,略停。
这时你会察觉,腰腹自动相合成提肛收腹之势;整条嵴柱、两肋、腰背和双腿则皆有伸筋拨骨的肌肉拉伸之感。可见,以意调形能使气(劲力)在轻松柔和中达到四梢(手和足),同时身体的肌肉筋骨得到最大的拉伸。随后由腰至胸,由胸至肩、至臂、到手,逐节依次放松,两臂或两手顺势分开,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使扩张后的胸腹腔还原,脏腑器官放松。
如在上升时配合吸气,定势时略停呼吸,两手下落时呼气,你会察觉,体内之气随两手的上托上升,而随两手的下落而下降,非常顺畅舒适而自然。由此可见,通过运用意识主动进行调整动作形体运动,能使形体的升降开合与气的升降出入更加开合,气血运行更加流畅,真正达到形正气顺的练功目的。
2、以意引气 以气导形
当以意调形,形正气顺后,则进一步运用意识练气、调气。当丹田气足后,则以意引气,以气导形,进而达到意到气到,气动形随,形意气三位一体的练功状态。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意识导引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34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练习气功的好处
下一篇: 练习气功掌握七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