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个流行的词叫“懒癌”,是比喻一个人懒到不可救药。不是吓唬你,太懒真的可能会引发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这么多疾病就因为一个字:懒!
懒得起床
1、糖尿病
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三倍多。所以经常睡懒觉的人,可能引发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了。
2、中风
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3、呼吸道疾病
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贪睡者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4、消化疾病
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炎等。
对策:晚上不晚于11点睡觉,早上别晚于7点起床。可把闹铃比预定起床时间调早几分钟,在铃声响后,等脑子清醒过来,在被窝里活动一下手脚再起床。当然,别睡回笼觉啦!
懒得刷牙
1、龋齿、牙周病
一个人的口腔里有500多种细菌。人在睡眠过程中,唾液分泌量大大减少,而这些唾液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睡前不刷牙,也许就会造成口腔细菌趁虚而入,其结果是龋齿及牙周病危险大增。
2、心脏疾病
许多研究证实,一些口腔细菌毒素经伤口进入血液,到达其他部位,就会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甚至导致心脏疾病。
对策: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懒得吃早饭
1、胆结石
经过睡眠后,胆囊内存留很多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汁易积聚形成结石。而胆囊癌与胆结石关系密切,并有日渐递增的趋势。
2、冠心病
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者冠心病风险会上升约27%。
3、糖尿病
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对策:早餐即便是喝点牛奶、吃几片面包,都能把胆囊内潴留的大量胆汁排出体外,避免引起结石,以及其他疾病。
懒得喝水
1、肾结石
喝水少,尿液过分浓缩,尿中晶体沉积,就容易患上肾结石。
2、膀胱癌
摄入液体很少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比较大。极少的液体摄入使尿液浓缩,排尿期延长。如果膀胱长时间地保留浓缩的尿液,可能就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对策:每天应保证喝水1500~2000毫升,相当于3~4瓶纯净水的量。清晨可以喝500~1000毫升;晚上睡前可以喝200毫升;每次排尿后喝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
懒得上厕所
1、膀胱炎、肾炎
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还会细菌上行引起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甚至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2、前列腺炎
男性久坐、憋尿,还会诱发前列腺炎。这和尿液反流到前列腺腺体内、前列腺充血等诸多因素有关。
3、膀胱癌
长期憋尿会增大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尿液中有一种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侵害膀胱的粘膜,促发其癌变,憋尿会延长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
4、肠癌
大便在肠道里存留时间过久,会增加毒素的重吸收,有可能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对策:科学做法是每小时排一次尿;每天排一次便。
懒得运动
1、癌症
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运动者人体免疫细胞减少,容易增加患癌的几率,比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2、心脏病
据研究,30多岁缺乏运动的女性,在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近50%。
3、肾病
研究表明,每天坐姿大于8个小时的人要比坐姿少于3个小时的人,患上慢性肾病的几率高30%。
4、大脑萎缩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不爱运动、身体不健康的人到60岁时大脑灰质变少,判断力变差。
对策: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中速或快速走路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治疗;每天抬头、挺胸、大步走,持续30分钟以上最好。
懒得刮胡子
1、呼吸道疾病
有的人懒得刮胡子,还觉得留胡子有男人味。实际上,人体呼吸时排出的多种有害气体都可滞留在胡子上,再加上大气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微粒,汽车尾气排放的多环芳烃、铅等也会被胡须吸附,这些有害物有可能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
2、心脏病、中风
研究显示,每天刮胡子的男性比不经常刮胡子的男性,患心脏病或中风的机率大大降低。
对策:每天刮胡子。最好在沐浴前进行,因为洗浴之后胡须被泡得过久过湿,反而不好刮。
懒得倾诉
1、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八成都是受过重大精神打击、长期抑郁、压力大的女性,她们年龄在三四十岁,压力与抑郁长期憋在心中。
2、冠心病
有了心事不说,长期抑郁、焦虑、坏脾气等对心脏的损伤很大。研究发现50%的冠心病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
对策:精神压力大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与之关系密切,学会倾诉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很多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去在意,真的在自己身上发生后,说再多的“如果以前”也来不及了……年轻人,别再懒啦!记得分享提醒你爱的人!
感觉心冷是心脏病引起的小腿刺痛感是糖尿病的神经并发症 如果用药不是很多的话就加点V-B1和谷维素营养神经但是效果很慢得一段时间能有效果 注意控制心脏的问题吧这样容易心衰 另外注意观察患者的脚踝部是否有浮肿,清淡饮食一定做到,否则两个病都不容易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无声杀手」,当发作的时候,多半都是心脏一阵疼痛,人就昏倒、休克,甚至过世了。而其中,有55万人的心脏病是来自糖尿病,只要控制血糖标准的效果不好,就是把自己暴露在死亡风险中。
高血糖会造成血管发炎,而糖分也会顺着血液流往全身,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泡在高糖分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在血管丰富的地方造成各种病变;过去都认为视网膜病变才是糖尿病最危险的并发症,但渐渐发现其实「心脏病」才是最无声的杀手。
「但大家还是比较怕失明!」糖尿病卫教学会针对糖尿病友的疾病认知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患最担心自己得到视网膜病变,但一发作就可能死亡的心血管疾病,反而被排到第三名。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杜思德说,比起随时可能死亡的威胁,很多糖友更在意生活品质会不会受到影响。
照片档 ID:954549012但其实比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更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杜思德说,其实不要失明、不要有心血管疾病,最终的作法都是「控制血糖」,所以太在意某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反而会错过了各种预防的时机。
不过要控制血糖,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蔡世泽说,国外从苹果树的树皮中萃取出一种「排糖药」,也就是SGLT2抑制剂;而国际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在2018年11月发表整合分析,SGLT2抑制剂可以降低心衰竭住院的风险,同时减少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不良的事件。
蔡世泽说,这个药物是强迫肾脏把吃下去的糖排出体外,每天至少可以排出80~100克的多余糖分,不只可以降血糖,也可以降体重,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药物。
「但有7成的人其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每天在吃什么药,也不知道这个药到底对自己有什么用,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还行,就有一餐没一餐的吃药,也难怪血糖控制不好。」蔡世泽说,现在已经走到了「医病共享决策」的时代,糖尿病患也要懂得跟医师讨论药物的选择,了解治疗的资讯,才能把疾病控制住。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