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秋季三个不同阶段的饮食进补注意事项

望月砂 2023-07-17 22:31:23

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秋季不但是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调补食疗的好季节,也是健康人进行食补的好季节。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也不同。

初秋养生,清补为上。初秋是夏季刚过的第一个月,暑热的威力尚未散去。此时,阳气浮越,汗出津津,气耗阴损,而秋季的干风有时送来一丝凉意,称为“温燥”,人们表现出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心烦少眠等症状。此时,大补、温补会助燥伤阴,加重病情,只能清补。

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仲秋养生,和中为要。仲秋是暑热散尽,冬寒未至,不冷不热,气候宜人的好季节,可谓是养生的旺月。此时的饮食原则要突出一个“和”字,以防“秋膘”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脾胃损伤。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晚秋养生,益气散寒。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讲,此时也是调理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的选择,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通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关于秋季健康饮食,您还需要知道这些:

入秋后健康吃肉您必知的4个真相

秋食粗粮好处多 善于搭配能让营养翻倍

这些秋季当家菜都有自己的营养绝活

秋燥吃什么好?粗粮煲汤远离秋燥

秋季饮食禁忌:在秋季不宜食用动物肺脏

秋天喝什么茶好?秋季喝茶首选乌龙茶降低胆固醇

秋季养生粥:3款适合秋天喝的粥

秋冬季节是吃南瓜的黄金时节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可考虑吃点西洋参

秋季饮食养生要坚持滋阴润肺、益中补气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秋季饮食进补的方法

秋季的时候我们是很适合进补的,在秋季的时候我们是容易产生患病情况的,特别是要小心产生肝脏的问题产生才行,否则是容易导致我们产生上火的,所以说秋季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方法调整好,学会养生方法很重要,一起看看具体秋季大家如何养生比较好。

秋季的时候我们养生需要注意方法,特别应该注意食补的方法才行,学会合理的通过饮食进补,效果比较好,这时候我们应选择平补、清补,不可温燥助肝火,也不可选择寒凉、油腻、黏滞之品,避免伤脾胃阳气。秋季空气干燥,而燥易耗伤津液,同时在这时候和我们还应该注意多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温开水最好,这样对我们秋季健康有所好处,是能帮助我们滋补的。特别是对于容易上火的朋友们俩说,我们就可以进食薏米仁粥、赤豆粥、莲心粥、百合粥等,这些粥清凉素净,容易消化;甲鱼汤,可以滋阴泻火;炒螺蛳,有清肝泻火之效;椿芽拌豆腐,可以清肝胃火;荠菜,可以凉拌、熬汤,包水饺或是作为夏饼馅,也可以用来熬粥,这样都是不错的吃法,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帮助养生。

不过秋季的时候大家养生需要注意方法,在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方法,在秋季的时候我们应该小心方法,秋季的时候我们儿童不宜食煎、炸、烧烤、辛辣之品,也不宜食冰激凌等生冷食品。而对于孕妇来说,这时候就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蛋、牛奶、瘦肉、豆制品,多吃新鲜的时令蔬菜,少吃甜食及油腻荤腥食物,饮食不宜过咸,这样才能对秋季健康有所帮助。

秋季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有上火的情况产生,所以说我们应该掌握方法合理养生,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大家如果可以掌握方法做好养生工作,那么才能在秋季更健康,因此秋季我们需要注意方法调整好,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肝脏不适。

秋季饮食注意事项 秋季饮食有注意什么

1、禁忌一、盲目的乱补。没有任何疾病而乱补的话不仅会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会对身体带来伤害。若过度服用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中毒,长时间喝葡萄糖水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身体肥胖。不管不要的价格昂贵还是低廉,过量服用都会对身体有害,大量不节制的吃人参鹿茸类的补品会引起食欲不振以及腹胀,大量的吃维生素c会引起腹泻恶心及呕吐等。

2、禁忌二、药物越贵越补。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现在市面上有一些高贵的传统食品,比如燕窝、鲍鱼和鱼翅等,其实并没有奇特的食疗,还不如选择家庭常见的食品,比如洋葱甘薯或者大蒜等。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不妨多注重于生活中低廉的食物,比如白萝卜能达到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的效果,荠菜能够辅助治疗高血压,山药能够补充脾胃。另外红枣莲藕胡桃扁豆等都是最佳的进补食品。不能以实物的会见来判定其营养价值,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应该选择价格低廉以及实用的滋补产品。

秋季的饮食该怎么吃健康?

秋天,暑往寒来,气候逐渐由热变凉,人体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季气候变化较大,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来讲,在饮食上要顺应这种变化,并进行适当调整,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初秋,尽管暑热未退,“秋老虎”颇凶,但在解暑降温的同时,要适当减少冷饮以及寒凉食物的摄入,俗话说“秋瓜坏肚”,对各种瓜类宜少食,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初秋正值古人所称长夏季节,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由于湿易伤脾,可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以致出现食欲不振,因此,应适当加入扁豆、豇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以助脾胃运化。另一方面,炎热而又潮湿的气候,极适于病菌繁殖,兼之人体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饮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故要把好食品卫生关,严防病从口入。入秋之后,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等,以补充人体在夏日的消耗,但要注意,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大量进各种肉食,会增加脾胃负担。根据“秋宜平补”的原则,宜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山药、红枣、莲子等。俗话说“秋藕最补人”,可将糯米灌入藕眼中食用。

仲秋,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常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注意预防秋燥。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一是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酸甘化阴,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另外,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尤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秋天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除燥。

晚秋,气温逐渐下降,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多发的咳喘之类呼吸系统疾病,除注意选食上述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连紫衣)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讲,此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即能达此目的。经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秋季有哪些养生食谱?应该都注意哪些常见问题呢?

秋季养生四个方面要顾好

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

适当多饮水,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在此季节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秋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是一些细菌、病毒繁殖与传播的有利条件,随着干燥的灰尘,一些细菌、病毒在空气中飞扬,常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高发时节,因此,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加强保暖,做好预防工作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


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万物逐渐凋谢、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在此时节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在此季节只要不是过于寒冷,就要尽量让机体保持于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使其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但是金秋季节,气候变化无常,老年人要顺应气候变化,适当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等各种疾病,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9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