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消息:糖尿病可能遗传
我们开门见山地说,糖尿病是可能遗传的。
糖尿病很复杂,致病因素也很多,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还没有研究得十分透彻。但是,「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是各国医学专家已经达成共识的。
有些研究发现:
1 型糖尿病
如果某人的直系亲属(父、母、亲兄弟姐妹)患有 1 型糖尿病,那么这个人一生中患上 1 型糖尿病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如果这个人的母亲是 1 型糖尿病,这个概率大约是 3%。
如果他的父亲是 1 型糖尿病,相应的概率约为 5%;
如果他的亲兄弟姐妹有 1 型糖尿病,他自己得病的概率约为 8%。
相比而言,普通人一生中患上 1 型糖尿病的概率还不到万分之一 。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里常常也有「同病相怜」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也更容易发生 2 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得了 2 型糖尿病,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占了一半以上。
一个好消息:糖尿病可预防
虽然糖尿病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并不是说,自己有糖尿病,家人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别忘了,还有许多非遗传因素,是和糖尿病相关的。
这些非遗传因素包括:
1 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目前已已经发现一些病毒的感染可能破坏胰岛 细胞,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 B4 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
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对胰岛 细胞有毒性作用,如某些老鼠药、四氧嘧啶等。
2 型糖尿病
糖调节能力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静脉血糖为 6.1~7.0 mmol/L)、糖耐量减低(餐后 2 小时静脉血糖为 7.8~11.1 mmol/L),这两种情况发展成糖尿病的危险性很高,常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有时又被更加形象地称为「糖尿病预备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
体力活动过少;
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调控能力将会下降。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得了糖尿病,就真的不能治愈了吗?也不一定,糖尿病分很多种,发病原因也不相同,有些情况,得了就是终身疾病,而有些情况,还是有可能被治愈的。
糖尿病可能被治愈的几种情况
1、继发性糖尿病,通过其他疾病获得暂时性血糖过高及尿糖阳性,通过根治引起糖尿病症状的原发病,这种继发性糖尿病可减轻或消失。这种情况可以算是?治愈?。比如患脑出血、脑肿瘤、颅骨骨折、窒息、麻醉等情况时可能出现血糖升高。
2、对于孕期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多数人产后也都能恢复正常。当然这要强调时间,是在妊娠期才患上糖尿病,但这类女性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
3、2型糖尿病中,有一种是胰岛细胞未受损,且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情况下出现的血糖升高。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治愈,但也仅是有治愈的可能性,实际发现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细胞已经受损了。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是有帮助的。
胰岛素抵抗
第三种情况的血糖高,多数是因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也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原因很复杂,有遗传原因,也有环境原因,也与自身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肥胖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情况,有的人是胰岛受损,不能分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人是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身体已不敏感,或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受损的情况,是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糖的。对于胰岛细胞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是有可能在早期逆转恢复的。
【不药博士】简介
生命科学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并趋于年轻化,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在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和/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所致,在目前医疗条件下,糖尿病一经诊断,常常难以治愈,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大类,其中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而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和/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所致,一般而言,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存在肥胖等胰岛素抵抗为主者,只需要坚持减肥、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不需要使用降血糖药物,也可以算作“治愈”。
对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长期高血糖引起多组织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大家要正确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合理饮食,严格限制每日总热量,三餐要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粗粮;要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建议进食半小时后开始运动,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就目前来看,全球对糖尿病的认知和研究水平,结论是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将血糖控制平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这样就可以将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我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要个体化,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置,改善预后。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