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牛奶姜韭汁的功效与作用,牛奶姜韭汁怎么做

饮食健康倡导 2023-06-26 01:58:19

本文关键词:小儿厌食,少

牛奶姜韭汁

牛奶姜韭汁用到的食材

鲜韭菜 : 50~150g

生姜 : 20~30g

鲜牛奶 : 250g。

牛奶姜韭汁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下气、和胃止呕。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恶心呕吐、不欲纳食、噎嗝反胃者。牛奶滋养补虚、益胃润燥,与韭菜、生姜合用,共奏温养胃气、降逆止呕之功效。

牛奶姜韭汁做法

将鲜韭菜、生姜捣碎,绞取汁液,加入鲜牛奶中,加热煮沸即成。频频温服或佐餐食用。

民间偏方:药膳健康牛奶食疗十法的制作方法

中医学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滋润肠道、清热通便、补虚健脾等功效。把牛奶进行适当的加工,或和其他食物一起进行调配,可制成各种“食疗牛奶”。
1.牛奶粥
鲜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先将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汤,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搅拌,充分溶解即成。
早晚温热服食,注意保鲜,勿变质。
可补虚损,健脾胃,润五脏。适用于虚弱劳损、气血不足、病后虚赢、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症。
2.牛奶大枣汤
牛奶500毫升、大枣25克、大米100克。
先将大米与大枣同煮成粥,然后加入牛奶,烧开即可
可补气血、健脾胃,适用于过劳体虚、气血不足等症。
3.羊肉奶羹
羊肉250克、生姜20克、山药100克、牛奶250毫升。
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切成片,一起放进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炖7~8小时,搅匀,去除未烂残渣,留羊肉汤,加入切片山药,煮烂,再倒入牛奶,烧开即可。
本品温中补虚,益精补气,适用于病后(产后)肢冷、疲倦、气短等症。可每天分数次服食,连服5~7天为一疗程。服本方时不宜同时吃其他药物,最好每天早晨辅食一次小米大枣莲子粥(小米60克、大枣10枚、莲子18克共煮成粥)。
4.鲜奶玉液
粳米60克、炸胡桃仁80克、生胡桃仁45克、白糖12克、牛奶200毫升。
把粳米洗净,浸泡1小时捞出,滤干水分,和胡桃仁、牛奶加少量水搅拌磨细,用漏斗过滤取汁,将汁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加入白糖搅拌,待全溶后滤去渣,取滤液倒入锅内烧沸即成。
本品可补脾肾,润燥益肺,适用于咳嗽、气喘、腰痛及津亏肠燥便秘等,并可作为病后体虚、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性功能低下、老年便秘患者的膳食。空腹饮用或早晚佐食均可。
5.姜韭牛奶羹
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毫升。
将韭菜、生姜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再倒入锅内,加牛奶煮沸即可。
本品可温胃健脾,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痛、呕吐等,可于每日早晚服用。
6.厚奶
把牛奶烧开加入3%~7%的淀粉或糕干粉、藕粉等,使牛奶变稠,稍加糖即可。
本品适用于习惯性呕吐、反胃和需要增加能量的患者。
7.蛋奶
先将鸡蛋煮老,去掉蛋壳、蛋白,用勺子将蛋黄研碎,加入牛奶充分混合即可。
蛋黄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外,还含有铁、磷等物质。
本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以及需要补充钙质的四五个月的婴儿。
8.自制脱脂奶
将牛奶煮开,静置数小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即脂肪,此法一般可去掉80%的脂肪)即成。
本品适合于喂养患腹泻、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婴幼儿。
由于去掉脂肪的牛奶含热量低,缺乏维生素A、D等,可用其他食品补充,病愈后应继续喂全脂牛奶。
9.奶茶
奶茶的调制方法是:先用开水浸泡茶叶,然后趁势把它倒进煮沸的牛奶中。至于加糖或加盐,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牛奶中加茶叶以后,使两者特有的香味融于一体,营养成分相互补充,抑制了牛奶的腥味和茶叶的苦涩味,饮用起来味道更加浓郁、绵长。
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对酒精和 *** 物中毒者,它还能发挥解毒作用。
10.牛奶减重法
适用于运动员减体重。举重、摔跤、柔道等运动项目是按体重分等级的,运动员要在比赛前调整好体重,使之限制在某一等级范围内,过去常采用的方法是限制热能摄入量,排汗和服用利尿剂等。
近年来国外有人采用牛奶减重法,具体办法有两种,一种叫普罗科普氏法,即每周安排一天为牛奶日,在这一天仅吃牛奶1~1.5升、酸奶0.5升、奶酪100~200克,以及少量奶油;
另一种叫卡雷尔氏法,连续3天时间,每天分5次喝牛奶共1升,同时,再吃一些蔬菜、水果、肉类。据说采用牛奶减重可减少体内水分,而且无渗透性干扰,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提醒您:健康牛奶食疗十法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韭菜生姜汁的功效与作用 韭菜生姜汁有何功效

1、韭菜生姜汁可以非常好的治感冒,它里面的热量较为低,并且有十分多的金属材料营养元素,是较为滋补养生肾脏功能的食材。

2、并且孕妇在怀孕期内假如妊娠反应十分的比较严重可以吃一些韭菜生姜汁可以非常好的具有安胎的实际效果并且可以极大地改进孕妇的消化吸收作用可以推动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协助孕妇一直恶心和呕吐那样的状况。韭菜生姜汁可以清除胃肠,协助大便。

姜汁和韭菜汁一起喝起什么作用

姜汁和韭菜汁一起喝起的作用:

1、韭菜汁起到清血热,手脚脱皮。

2、姜汁养胃,驱寒调节身体的温度,这两种都属于阳性,补肾壮阳。

3、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

4、韭菜汁和姜汁一起喝还有助于调节阳气和补肾。

5、韭菜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

6、姜汁韭菜汁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

扩展资料:

生姜的妙用

1、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

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体外实验,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上车船前嘴含一片鲜姜,或喝些生姜汁,晕车船的现象便可显着减轻或消失。

2、清理污物时常感到恶心欲吐,在工作前含生姜一片可避免。

3、冻伤初期,局部红肿疼痒,将生姜切成薄片敷于患处,一日数次更换,几日可愈。

4、头发突然成片脱落,俗称“鬼剃头”.医学上称“斑秃”,可用生姜一日多次擦患处,约2-3周即可长出新发。

5、如因低血糖或中暑而突然晕倒,可用姜末或生姜汁加糖饮服,能起解救作用。

6、如果意外摔伤,可将生姜汁捣烂外敷;若擦破了皮肤,用纱布浸姜汁涂患处,可预防感染且可加速皮肤愈合。

-生姜

-生姜红糖水


韭菜和生姜榨汁喝有什么作用

韭菜和生姜榨汁喝有下列作用:

韭菜,(学名:A.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生。

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药用价值

功效:补肾;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主肾虚阳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疮;痈疮肿毒;漆疮;跌打损伤。[5]?

(1)补肾温阳:韭菜性温,味辛,但无壮阳成份。

(2)益肝健胃:韭菜含 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3) 行气理血:韭菜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4)润肠通便: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药用禁忌

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均忌食。

各家论述

《别录》:安五藏,除胃中热。

陶弘景:以煮鲫鱼ZHA,断卒下利。

《食疗本草》:利胸膈。

《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叶及根生捣绞汁服,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欲发者;亦杀诸蛇、虺、蝎、恶虫毒。

《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

《本草衍义补遗》:研汁冷饮,可下膈中瘀血,能充肝气。

《丹溪心法》: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跌扑损伤在上者,宣饮韭汁,或和粥吃。

《滇南本草》:滑润肠胃中积, 或食金、银、铜器于腹内,吃之立下。

《纲目》: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肛。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年久喘吼,又可通经催乳。

朱震亨:心痛,有食热物及怒郁,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宜用韭汁、桔梗加入药中,开提气血。有肾气上攻以致心痛者,宜用韭汁和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盖韭性急,能散胃口血滞也。又反胃宜用韭汁二杯,入姜汁、牛乳各一杯,细细温服,盖韭汁消血,姜汁下气消痰和胃,牛乳能解热润燥补虚也。

《纲目》: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一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盐梅卤汁少许,细呷,得入渐加,忽吐稠涎数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辛温能散胃脘痰饮恶血之义也。

《本草经疏》:韭,生则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瘀是其性也。以其微酸,故入肝而主血分,辛温能散结,凡血之凝滞者,皆能行之,是血中行气药也。心主血,专理血分,故曰归心,五脏之结滞去,则气血条畅而自安矣。胃中热,乃胃中有瘀滞而发热也,瘀血行,热自除矣。病人之气抑郁者多,凡人气血惟利通和,韭性行而能补,故可久食。

《本经逢原》:韭,昔人言治噎膈,惟死血在胃者宜之。若胃虚而噎,勿用,恐致呕吐也。

偏方

1、治胸痹,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痛彻背上,不治或至死:生韭或根五斤(洗),捣汁。灌少许,即吐胸中恶血。(《孟诜方》)

2、治阳虚肾冷,阳道不振,或腰膝冷疼,遗精梦泄:韭菜白八两,胡桃肉(去皮)二两。同脂麻油炒熟,日食之,服一月。(《方脉正宗》)

3、治翻胃: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上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丹溪心法》)

4、治喉卒肿不下食:韭一把,捣熬薄之,冷则易。(《千金方》)

5、治吐血、唾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证:韭菜十斤,捣汁,生地黄五斤(切碎)浸韭菜汁内,烈日下晒干,以生地黄黑烂,韭菜汁干为度;入石臼内,捣数千下,如烂膏无渣者,为丸,弹子大。每早晚各服二丸,白萝卜煎汤化下。(《方脉正宗》)

6、下肠中瘀血:韭汁冷饮,甚验。(朱震亨)

7、治过敏性紫癜:鲜韭菜一斤,洗净,捣烂绞汁,加健康儿童尿50毫升。日一剂,分二次服。(《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止水谷痢:韭作羹粥,煠炒。任食之。(《食医心镜》)

9、治消渴引饮无度:韭苗日吃三、五两。或炒或作羹,无入盐,但吃得十斤即佳。过清明勿吃。(《政和本草》)

10、治痔疮:韭菜不以多少,先烧热汤,以盆盛汤在内,盆上用器具盖之,留一窍,却以韭菜于汤内泡之,以谷道坐窍上,令气蒸熏;候温,用韭菜轻轻洗疮数次。(《袖珍方》)

11、治产后血晕:韭菜(切)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口对鼻。(《妇人良方》)

12、治脱肛不缩:生韭一斤。细切,以酥拌炒令熟,分为两处,以软帛裹,更互熨之,冷即再易,以入为度。(《圣惠方》)

13、治金疮出血:韭汁和风化石灰,日干,每用为末,敷之。(《濒湖集简方》)

14、治聤耳出汁:韭汁日滴三次。(《圣惠方》)

15、治百虫入耳不出:捣韭汁,灌耳中。(《千金方》)

16、治跌打损伤:鲜韭菜三份,面粉一份。共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二次。

17、治荨麻疹:韭菜、甘草各五钱,煎服;或用韭菜炒食。

18、治子宫脱垂:韭菜半斤。煎汤熏洗外阴部。

19、治中暑昏迷:韭菜捣汁,滴鼻。(⒃方以下出苏医《中草药手册》)

20、治漆疮作痒:韭叶杵敷。(《斗门方》)

营养价值

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现代医学认为,有阳 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最好控制在一顿100克至200克,不能超过400克。

韭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食物。喜欢它的味道,但又担心吃后肚子会不舒服。南齐周颙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韭”自然就是韭菜了。初春时节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 夏季的最差,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

韭菜又叫起阳草,味道非常鲜美,还有其独特的香味。韭菜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 ,有助于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韭菜中这些硫化物还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及维生素A,因此韭菜若与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猪肉类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较营养的吃法。不过,硫化物遇热易于挥发,因此烹调韭菜时需要急火快炒起锅,稍微加热过火,便会失去韭菜风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2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