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关于高粱米的一些介绍你懂多少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02 23:31:55

关于高粱米的一些介绍你懂多少

高粱米是一种很常见的杂粮,它含有的纤维素比较丰富,而且还可以有促进代谢的作用。高粱米怎么吃比较好呢,吃法有很多,可以煮粥,做饭,还可以做蒸糕,那么有哪些好处呢,下面就来介绍吧。

高粱米的详细简介:

1.营养成分。高梁的果实称为高粱米。每100克高梁米中含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钙17毫克,维生素B10.26毫克、维生素B20.09毫克,另外还含有很多磷铁等元素。而100高粱米的发热量为1525.7千焦耳。

2.功能主治。因为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所以它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功能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高粱具有养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对于脾胃不和的人群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还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的情况。

3.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高粱米含有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及磷,钾,镁,钙等微量矿物质元素等。高粱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增强人体代谢,而且还可以提高免疫。

4.应对病症。可以治疗腹泻,癞皮病,大便溏薄(指拉稀,便色不对)等。

5.其它作用。很多地方的人们将高粱米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还可以将其去壳制成成品。

高粱一般人都可食用

1.适宜小儿消化不良时服食;适宜于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黏性较强的高粱,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

2.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大便燥结以及便秘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

关于高粱米的一些介绍,上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的是高粱米的一些好处,不仅营养物质丰富,而且还促进代谢和消化,是不错的缓解消化不良的食材。

吃高粱米对人体都有什么好处 高粱米有那些营养

1 调理脾胃高粱米是一种能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的健康食材,人们使用它后不单能吸收丰富营养,还能提高脾胃功能,并能缓解积食和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症状。高粱米还能收敛止泻也能温中涩肠,它对人类的肠炎腹泻以及痢疾等症也有一定调理作用。

2 消炎杀菌高粱米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和一些腌酸胆碱,这些都是天然药用成分,它们具有明显的消炎杀菌作用,能抑制人体内敏感菌和致病菌的活性并能让人体内炎症消退,它对人类高发的肠炎胃炎以及咽喉炎都有良好预防作用。

3 利水消肿高粱米不单能消除人体内的积食,还能祛除人体内的湿热,并能提高人类肾功能,它对人类因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都明显缓解作用,另外人们出现肾炎和尿路感染以及膀胱炎时多吃些高粱米也能让病情减轻,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4 高粱米有那些营养1、高粱米中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还含有大量淀粉和一些碳水化合物,它的营养结构与玉米十分相似,人们食用高粱米后,能尽快把这些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能加快人体代谢也能缓解身体疲劳。

2、高粱米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钙和硫胺素以及尼克酸,还有烟酸,胆碱等物质的含量都比较高,这些物质都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存在,它们全部被人体吸收后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也能让人体亚健康状态慢慢好转。

高粱米的营养与介绍 高粱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1、高粱米中的蛋白质以醇溶性蛋白质为多,色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较少,是一种不完全的蛋白质,人体不易吸收。如将其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则可提高营养价值。
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
2、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质的质量也最差;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3、高粱米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点也略高些。亚油酸含量也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产品中粗脂肪含量较高。风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为9.5%左右,鲜高粱糠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别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较少,仅为3.6%左右,高粱秆和高粱壳中含量也较少。
4、高粱米含矿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中钙、磷含量与玉米相当,磷约40——70%,为植酸磷。维生素中b1、b6含量与玉米相同,泛酸、烟酸、生物素含量多于玉米,但烟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
5、每千克高粱子粒中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4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0.7毫克,尼克酸6毫克。成熟前的高粱绿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约13.5%,核黄素的含量也较丰富。高粱的子粒和茎叶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
6、高粱籽粒含有的丹宁,绝大部分存在于种皮和果皮中。丹宁有涩味,妨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引起便秘。为了消除丹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碾制高粱米时,应尽量将皮层去净。食用时,可通过水浸泡及煮沸,以改善口味和减轻对人体的影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12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