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一窍,简称玄关,是道家丹道养生中最重要的名词,可以这样说,道家的精华是丹道,丹道最秘的机关是玄关。时下学道的人多泥于形体上求玄关,有说在眉间,或脐轮,或两肾中间,或脐后肾前,或膀胱,或丹田,或说头有九宫,中为玄关等。
丹书对玄关一窍的论述,众说纷纭,初无定位,后世各执一偏,愈说愈奇。另由于教派之间的差异和戒律制约,丹道玄关一窍向来秘而不宣,大都师徒相授,口口相传,不记文字。
这样道友与道友之间心照不宣,守口如瓶,局外人就更难以知晓了。
《道德会元》卷六十七说:玄关一窍论耳、眼、口、鼻、舌、肝、心、脾、肺、肾、脐轮、尾闾、膀胱、谷道、两肾中间一穴,脐下一寸三分、明堂、泥丸、关元、气海皆不是。此窍无边傍,无内外,无前无后,无长无短,无阔狭,无深浅,无大小,无东西南北之分,无青红黑白之别,不著物,不泥象,不增减,无新无旧,无欠无余,在人身之中,为神气之根,虚无之谷,是曰玄牝,实天地交界之间,阴阳混合之蒂。
诗诀云: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李道纯《中和集》引证丹书也有类似论述: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两旁,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
人能通此一窍,则万窍皆通,下面仅从部分丹书中来了解有关对玄关秘窍的论述。
脐后肾前,仿佛其中为玄关。
《道法会元》卷八十四《归一密语》说:径寸之质,混涵三才,在脐之后,肾之前,仿佛其中谓之玄关,此其所也,今若不明指示,后学必妄意猜度,非太过则不及也,这里所指的玄关位置是大约之意,能悟无我,方识真我。
又卷八十四《琼山紫清真人答隐芝书》说:玄关即土也,黄房也,呼之根,吸之蒂,即命蒂也,正玄牝也。脐之后,肾之前,小肠之左,大肠之右,正在中间,空闲一穴,阳舒阴訳,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阖有时,故曰:天地之根,结丹之处。这里所说与上相同,只是明确了意到即开,更突出了一个意。
黄元吉祖师《乐育堂语录》中说:
如酒醉之夫迷睡路傍,忽地一碗凉水从头面喷去,猛然一惊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场空梦,此即玄关窍也。
此窍只此息之顷,以前不是,以后不是。如人当閟寂之时,忽有人呼其名,猛然一应,即玄关矣。一应之后,阴阳判为两仪,又非玄关也。玄关者,太极将分、两仪将判之时也。动不是,静亦不是,其在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间乎!
笔者更认同黄元吉祖师的说法,将动未动之间玄关窍开。
人身正中为玄关,唐朝司马承祯说:虚无一窍号玄关,正在人身天地间,八万四千分上下,九三六五列循环,大包天地浑无际,细入微尘不见颜,此处名为祖气穴,虚无一窍正中悬,祖气在人身正中。
一阳生时元精,真神为玄关。
《仙佛合宗语录》中李虚庵说:一阳出动即玄关、药物生,玄关窍也。又说:此一窍玄关,即玄牝之门,冬至药生,火候沐浴,结胎、脱胎俱在于此,则一窍之旨尽矣。
清朝柳华阳《金仙证论》:机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这里的机指元精。
清朝李昌仁说:离中老阴曰坤母姹女,坎中老阳曰灵父婴儿,老阴与老阳交媾,产出元精曰:玄关,虚极静笃时,产生的一阳来复称元精。
《大成捷要》内《真阳发生天机》中达摩祖师曰:玄关窍开,真神产出。崔希范:玄关透露,真种将产,贵乎知时,真种即元精。
下丹田为玄关。《道枢》卷七释《黄庭篇》称:下丹田者,下关元也,其命曰命关,曰金关,曰玄关,曰生死关。下丹田,古今说法不一,有指脐下三寸处,如《法海遗珠》卷七:脐下三寸,即下丹田。有指脐下一寸三分者,如《抱朴子内篇·地真》称下丹田在脐下。
修道之士入静至虚无境界,万念俱寂之时即是玄关。
《性命圭旨》: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若有一念,便不能亲证玄关。李涵虚《道窍谈》与此说同,玄关一窍,自虚无中来,不居于五脏、肢体间,今以其名而言,此关为玄妙机关,故曰玄关。
中宫黄庭即玄关,《养生秘录》内《中黄内旨》说:中宫即黄庭,即玄牝,即先天一气,即玄关一窍,即至善之所,即黄极之道,即允执厥中,在五行谓之土,在五脏谓之脾,在五常谓之信,药物、三气、五神、火侯、呼吸尽在是矣。
行住坐卧,皆当注念,不可须臾离也,不废人事,但当正心处物,常应常静,吾祖师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气穴即玄关。《张三丰炼丹秘诀》卷二《打坐浅训》说: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在中字上体会玄关。李道纯《中和集》卷三说: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
所以玄关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
接着,他用释氏不思善,不思恶,正凭磨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所说的中,儒家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所说的中道家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所说的中。
这是三家对中字的最好解释。他又引证《易经》:复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侯,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
这里从中字上体会玄关以至到静极生动而见玄关。李道纯《中和集》卷五在《咏真乐》十二首道诗中,其中一首着重谈玄关:先天至理妙难穷,铅产西方汞产东,水火二途分上下,玄关一窍在当中,有知不有真为有,空会无空实是空,无有有无端的意,滔滔海底太阳红。
这里水火指心肾,喻意在知与不知之间,空与不空之间,有与无之间体会玄关。
从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对玄关的论述有下列几种情况:
1. 脐前肾后,仿佛其中为玄关。
2. 人身正中为玄关。
3. 一阳生、元精、真种为玄关。
4. 下丹田为玄关。
5. 静至虚无、万念俱寂为玄关。
6. 中宫黄庭即玄关。
7. 在中字上体会玄关。
8. 气穴即玄关。
古往今来,对丹道玄关一词的解释,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一个侧面叙述了有关玄关的几种解释及对玄关的认识和运用,若说谁是谁非,这要看修习者本人的悟性和德性了,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量广大,无有边际,心虚契道,自能体会玄关真谛!
那么,玄关在人身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会有种种说法呢?究其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承造成的,自古以来,丹道分南宗、北宗,单就南北二宗,又分许多丹道派系。
如北宗又分龙门、华山、嵛山等派。加之丹道在传承上皆为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不记文字,师徒传承又有盟誓或律制约。所以,对丹道秘窍玄关的运用随教派和师徒之间相互确认和运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和集》卷二中,以渐法三乘为例:说下乘以肾前脐后为玄关,中乘以泥丸为玄关,上乘以天心为玄关,最上一乘以中为玄关。
可以这样说,谁拜的是明师,谁对道的真谛理解的深,谁就能对玄关临炉下手运用得当,事半功倍。反之,徒劳修持。另外,明堂为凝神之处,但有人认为此处为玄关,值得修士探讨。
综观上述,现对玄关下一结论:玄关是道家丹道中最秘最重要的玄妙机关,它的位置,大约在人身心下肾上之间,若心量体会,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人身神气的根本,当常应常静,虚极静笃的时候,自能体会和验证这一玄妙机关。
玄关并非实体,也无定位,是有为所不能求得的,正如《规中指南》称:此一窍也无边傍,更无内外,若以形体色相求之,成大错谬也。
因此,在具体修炼中,是体会和亲证玄关妙用的最好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udao/5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丹道实修:邱祖秘传小周天歌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