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5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204秒) [XML]

31. 齐善鸿讲《德经》第十二章:人会变成“木偶”(下) [16%]

第十二章:人会变成“木偶”(下)【本章核心要义】老子在这一章中,讲了两个核心要义:第一个要义:说了人间常见的五件事,那些会摄走人魂魄的生活中的事,就是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第二个要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32. 纯阳道人解《德经》二十一、二十二章 [16%]

孔德章第二十一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孔,空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3. 王弼注《德经》二 [15%]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4. 《德经》中的对立与统一 [15%]

...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中国的古籍经典《德经》中就做出相对应的说明。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35.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 [15%]

二章功成弗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6. 明尘道人说《德经》系列五:你以为所谓的善行,或许是在作恶 [14%]

今天我们来说《德经》的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诗词自有痴情客

37. 明尘道人说《德经》系列七:不居其功,其功不朽;不尚其名,其名长存 [14%]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德经》的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我们先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的字面翻译...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诗词自有痴情客

38. 老子的治国道学 [14%]

老子的治国道学 《德经》中,修身治国原是一致。其中多有隐喻。国喻人身,民喻精,臣喻气,君喻神。是以,必修炼有素者,方可理解老子“身国同治”之至理。 下面是比较相关的章节。 二章 圣人处无为之...

栏目:道学支柱之治国道学 作者:大道家园

39. 王弼注《德经》二十二 [14%]

第二二章曲则全,不自见其明则全也。枉则直,不自是则其是彰也。洼则盈,不自伐则其功有也。敝则新,不自矜则其德长也。少则得,多则惑。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40.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十二 [14%]

第二二章全而归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