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明尘道人说《道德经》系列五:你以为所谓的善行,或许是在作恶

诗词自有痴情客 2023-09-16 17:42:11

今天我们来说《道德经》的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我们先看第一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字面上的解释是: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如果你仅仅是执着于字面上的理解,那么问题就来了:

何为美?何为丑?何为善?何为恶?

中国人一向以女人肌肤白嫩为美,而欧美人却认为女人肌肤为小麦色为美。唐玄宗喜欢杨贵妃的丰腴,汉成帝却喜欢赵飞燕的轻盈。

可见每个人的心里的美都是不一致的。

曾经看过一段话: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这段话出自清代刘熙载的《书概》,意思是: 学习书法的人一开始都是由于字体不工整而希望工整,接着再由工整而希望不工整。不工整的书法,才是工整的最高境界。

想一想确实如此。

比如下边的这几个字:

如果你不知道作者是谁,估计你可能会嗤之以鼻:这也叫书法?

但你如果知道了这是弘一大师的绝笔,你可能就会说:这就是返璞归真。

看来,即使是同一个人,美和丑也可以相互转化的。

所以说,美和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同样,善恶也是。

古希腊有一个着名的哲学家,叫做苏格拉底,有一次他与一个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进行了一场关于“什么是善行”的辩论: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

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请问,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些行为当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了危害自己祖国的敌人,这是恶行吗?

尤:这应该不是。

苏:如果这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

尤:这也不是。

苏:你刚才说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现在又说不是,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哦,这样啊?那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听到了这些话,士兵的士气大振,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他父亲却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当然是善行。

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枕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也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但如果是对自己人的话就是恶行。而我刚才说的几种情况都是针对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你怎么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

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所谓的善行、恶行在不同的环境里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恍然大悟说:哦,原来老子这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背后的真正含义是这样啊?

可我要告诉你,这还不够!

因为上面的事例和观点,仅仅是站在“人”的角度,如果我们跳出“人”这个范畴,再回过头来看,你才会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看《道德经》第五章第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 天地没有偏爱,对万物一视同仁,皆如刍狗。

既然万物皆如刍狗,那何来的“美、丑;善、恶”?

虎狼捕杀牛羊,于牛羊来说,虎狼便是残忍,于虎狼,只是本能。

而牛羊吃草,于草木而言,牛羊又何尝不是残忍?

所以, 天下万物,如果以从天地的角度来看,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所谓的“美、丑、善、恶”只是人心的取向罢了。

只有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世间万事万物,才能触摸到大道的影子,进而明悟大道。

所以老子才会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可是,如果没有了“美、丑、善、恶”的概念,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后面会说到。

说一点题外话:

世人读《道德经》,无外乎四种人:

第一种人是单纯的喜欢,说不出什么理由。

第二种人是求智慧,老子虽然主张“绝圣弃智”,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确实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第三种人是求真相,也就是通常说的“悟道”。

第四种人是为了所谓的“装逼”,可以动辄引经据典,云山雾罩,故弄玄虚,以显得自己超凡绝俗,卓尔不群。

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道德经》。

那么,你是哪一种?

(未完待续)

明尘道人说《道德经》系列四:到哪里去寻找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27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2021.04.28周三Day118

《道德经》第27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原文】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

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过失;

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

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

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不善人的老师,

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

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解读】

第一,“善行无辙迹”。

真正的高明和智慧是“善行无迹”,不露痕迹,这正是道的自然无为、自然不痕之表现。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了道,才能产生真正的聪明智慧。

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以善为师,亲善远恶。而这个学习,不在于老师和所谓的资质,关键却在于自习自得,自我领悟,功夫到家,水到渠成,无师自通,一通百通,这是最高的学习能力。

所谓“大智若愚”,那些看起来愚笨木讷的人,往往蕴藏着大智慧、大聪明。

真正聪明智慧的人,不显山不漏水,不锋芒毕露,懂得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时期一到,才果断出手,从而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我的感悟:现在的我与真正聪明智慧的人相距遥远,但是现在的我能做到“行善”——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最好做到“不露痕迹”。因为“不让人觉察的关怀才是体贴。”

第二,“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属,圣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善于利用万物,不放弃、不遗漏任何一个,有教无类,使之各适其性,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各得其所。

那怎样做到这一点?

答案是自然无为!让各物发挥自然之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自身,都能发展好自己,天下自然可达到大治。这是符合大道的,是隐而不遗不露的智慧。

最高明的功夫和境界是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了然无痕;最高明的行为,都是执道而行,审视度势,顺其自然,绝不想当然,或者一厢情愿的勉强为之。

我的感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竭尽全力去引导孩子们快乐学习,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三,“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也就是说:善人可以做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我的感悟:所有遇见的人,不管是善良的人,还是不善之辈,我都要心怀一颗感恩之心。为什么?因为善良的人是我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能学到如何行善。相反,不善之辈也是我的老师,他们的表现会给我敲警钟——不良行为不可取!扬长避短,择善而从,这就是我的想法。法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4、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1、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这是字面上的解释,如果把它落到实处,都不符合道理,人走过的路,就一定要留下痕迹,只要开口说话,就一定能挑出毛病。老子讲的东西不是实的,是虚的。实到极致就是虚无,无中生有便是。

真正的善行,是默默无闻的,不需要大张旗鼓宣扬的。也许坏的事情还没发生,就已经预防了。比如说华佗,人们都知道他是名医,可别人问他的时候,他却说:“我的哥哥医术比我高明,我是等人病了,才能看出来,再把病治好,而我的哥哥,还没等人生病,他就能看出来,提前把病治好了”。华佗治的是已经生病了的人,而哥哥是治未病,所以华佗有名,而哥哥无名。所以哥哥属于“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真正的善言是无声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画面中的主人公,没有说一句话,但意味深长,境界幽远,如果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便落到了实地,没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寂静空灵的感觉。

2、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3、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4、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筹”是计数用的码子,
“策”是计数的工具。
“袭”是延伸的意思,在无形、无声、无色、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袭明”引申人类光明的一面,是至真至善之迹,这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品格上有修为的人,必须要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的标准,然后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你决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国文化几千年来,非常重视“阴功积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善不欲人知,因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报;
“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由此理推,一个人要修道,当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无上大道并非人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虚寥廓、寂灭无为的,一有了方法,一有了境界,早已落于下乘,就如车过留痕,已有形迹可循,已非至善了。

庄子说:“绝迹易,无行地难。”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表面上不留痕迹是可以做到的,但要消除留在心田的印痕却是很难的。
“善结”就是没有绳子捆你,但你永远跑不掉。感情的力量多么大啊!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不但要救人,并且要救物,但那是有次序的,要先救了人,再救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中国文化的次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帮助自己亲近的人,仍有余力再慢慢地扩大范围,把人都救了,再救万物,而且要做到没有弃物,这是程序问题。换言之,等于佛家的由小乘而后到达大乘,由个人的自我开始而扩大,而及于“天下为公”。这样的行为,是谓圣人之道,老子为它取个名“是谓袭明”。

“做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叫我们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修养到达最高处,善恶两方面都平静下来,不思善、不思恶。
真正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像个大笨蛋;真的大笨蛋,你不要轻视他,可能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智慧人。
所以,真正的智慧,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大迷糊的人。不要认为我们读了几本书,认识了几个字,就是有智慧,这是有限公司;那些没有读过书有真智慧的人,是无限公司,就是“是谓要妙”的意思。所以做人做事与道德的修养,是最为紧要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8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