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4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051秒) [XML]

161. 桂枝加黄芪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22%]

桂枝证肌表有水气,出现黄汗,自汗,盗汗者,加黄芪。——《金匮要略》【组成】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各5.5克,甘草5.5克,黄芪9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编者按:黄汗由于郁热在内,虽...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162. 桂枝加龙骨牡蛎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22%]

桂枝证而胸腹有动悸者,加龙骨、牡蛎。——《金匮》甘草桂枝、芍药、大枣、生姜、龙骨、牡蛎各5.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症状表现】原文: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63.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22%]

【方剂组成】黄芪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用法】以水三杯,苦酒半杯,煮取一杯,温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服六七日乃解。【方歌】芪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黄芪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方解】...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64. 大青龙、小青龙 [22%]

...青龙、小青龙 出处:《伤寒论》大青龙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小青龙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65. 加味桂附 [22%]

加味桂附处方 : 白术1两,肉桂1钱,干姜1钱,附子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 : 冬月伤寒,身热4日,畏寒不已。用法用量 : 水煎服。摘录 : 《辨证录》卷一11/1日 桂枝桂枝加葛根桂枝医案续    桂枝加葛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166. 桂枝二越婢一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22%]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27)【组成】桂枝3g 白芍3g 麻黄3g 石膏6g 炙甘草3g 生姜3g 红枣4枚【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取药400ml,分早、晚两次服。【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67. 桂枝加龙骨牡蛎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22%]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用法】水煎温服。【方歌】桂枝加龙牡蛎,惊悸梦遗不得眠,皆因汗出伤津液,调营和卫使其安。【方解】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68. 桂枝方原文解读,方歌方解 [22%]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69. 桂枝芍药知母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 [22%]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主之。(《金匮要略》第五篇)【组成】桂枝12g 白芍10g 甘草6g 麻黄6g 白术15g 知母12g 防风12g 附子10g 生姜15g【方歌】桂枝芍药知母甘草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170. 桂枝栝楼根 [22%]

桂枝栝楼根别名 : 桂枝瓜蒌处方 : 桂心、白芍药、栝楼根、甘草(炙)、川芎各等分。制法 : 上为散。功能主治 : 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衄出清血,或清气道闭,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遇寒泣之,色必瘀黑者...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