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经方与应用
伤寒必知:《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方药煎煮方法是直接影响方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伤寒论》对每一方剂的煎煮法都有具体要求,用水多少,煮取多少,先煮后煮,方后注中皆有规定,这些内容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惜乎后世学者在研究《伤寒论》时,对此多有忽略。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作为此文。一、两个特殊的时间单位1、升蒸《伤寒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各
2024-01-20
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医案
【组成】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草15克【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病案】王某,男,35岁,农民,右下腹持续性钝痛2个月,于1992年9月1日就诊,西医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症见:腹痛隐隐,食欲
2023-06-25
白虎汤加减治疗内伤发热(邪毒化热)
严某,男,75岁。初诊日期:1994年3月28日。初诊(1994-03-28):持续发热一星期。一星期来持续发热,体温38.9℃,自行服药未解,曾送本院急诊治疗。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有所下降,次日体温又升至38.9℃,注射安乃近后,体温仅降至
2023-06-25
大黄附子汤的组成,功效,方解,临床应用
【来源】《金匮要略》。【组成】大黄9g,附子12g,细辛3g。【用法】水煎服。(原方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功用】助阳散寒,温下寒积。【主治】寒积里实证。症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大黄附子汤的临床应
2023-06-25
真武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g)【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
2023-06-25
麻黄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甘草炙,一两(3g)【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
2023-06-25
桂枝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方歌】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用法】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2023-06-25
小青龙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甘草炙,三两(6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6g)半夏洗,半升(9g)【方歌】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用法】上
2023-06-2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麻黄去节,四两(9g)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甘草炙,二两(6g)石膏碎,绵裹,半斤(18g)【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
2023-06-25
大承气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
2023-06-25
麻子仁丸(脾约丸)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芍药半斤(250g)枳实炙,半斤(250g)大黄去皮,一斤(500g)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2023-06-25
十枣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方歌】十枣汤方实用末,芫花甘遂大戟锉,重用大枣制其猛,胁下悬饮攻勿过。【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用法】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
2023-06-25
黄龙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大黄(9g)芒硝(12g)枳实(6g)厚朴(3g)当归(9g)人参(6g)甘草(3g)(原书未著用量)【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煎一沸,热
2023-06-25
小柴胡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
2023-06-25
四逆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方歌】 阳郁厥逆四逆散, 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 肝郁脾滞力能堪。【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
2023-06-25
半夏泻心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半夏半升(12g),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各9g)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甘草三两(9g),炙【方歌】半夏泻心参芩连,干姜草枣一并添;寒热互结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
2023-06-25
白虎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清热生津。【
2023-06-25
竹叶石膏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竹叶二把(6g)石膏一斤(50g)半夏半升,洗(9g)麦门冬一升,去心(20g)人参二两(6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半升(10g)【方歌】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
2023-06-25
白头翁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白头翁二两(15g)黄柏三两(12g)黄连三两(6g)秦皮三两(12g)【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肠解毒并凉血,大便脓血最相宜。【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2023-06-25
理中丸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90g)【方歌】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
2023-06-25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经方与应用热门文章
1
伤寒必知:《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2
大柴胡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3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4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医案
5
己椒苈黄丸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6
甘草麻黄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7
旋覆花汤组成,方解,辨证要点
8
栀子生姜豉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9
三物备急丸组成,医案,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1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