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095秒) [XML]
自序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释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源,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厌耻章第十三宠辱若惊。(福兮祸伏知足不辱)贵大患若身。(爱能勿劳知止不殆)何谓宠辱若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宠为下。(有辱何辱居宠不宠)得之若惊。(富贵浮云于我何有)失之若惊。(患失防危可无大过)是谓宠辱若惊。(坦荡...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译文统治百姓,侍奉天,没有比节俭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而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古代善于遵道而行的人,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被褐怀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黄元吉祖师讲义大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顺臾离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