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史称“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1460—1527),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他字希哲,号枝山,又署枝山老樵,枝脂生,枝指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由于与唐寅(字伯虎)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看他的遗墨,显出他的传统功力极深。其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端整,笔力稳健;草书学怀素、黄庭坚,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纵横秀逸,为当世所重。他为人豪爽,性格开朗,其无拘无束的气度,表现在“狂草”中,虽偶有失笔,却写得舒展纵逸,气韵生动,是值得后人研习的一位书家。
儒雅世家生文化城市出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祝允明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官宦世家。祝允明,字希哲,因为他的手有歧指,因此号枝指生、枝山等。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他精于诗文,喜欢写行草书,远近都来求字。苏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成化癸卯(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祝枝山是我国 历史 上明朝有名的大 书法 家、诗人,是当时书法三大家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祝枝山,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祝枝山
祝枝山(1460年-1526年),汉族,字希哲,号枝山(因生而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名允明,江苏长洲(苏州)人,明代 书法家 ,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 草书 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枝山的生平简介
祝允明自幼就长于书香官宦世家。外祖父徐有贞曾是明朝宰臣,德高望重、交友广泛;祖父祝灏旁征博引、风趣洒脱,祝枝山长期受二人熏陶,再者,自幼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加上两位大儒加以教导,五岁便会读书,九岁就能作诗,十岁时已博览全书,做的一手好文章。十五岁时,其师王鏊中在廷试中获得第三,祝允明深受其影响,遂奋发苦学,苦练书法。吴中四大才子中,祝允明书法最为突出,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
祝允明为人洒脱,放荡不羁,好游山水而不拘小节,与唐寅、文征明、沈周等名士都是是甚好的朋友,只是仕途坎坷。三十三岁才中得举人,五十岁后仍未被录用,焦躁难耐,常常借酒浇愁;五十五岁任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祝允明励精图治,施展计谋,令民风不淳的兴宁县有很大改观;六十三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无奈官场黑暗,不堪忍受,借病辞官回乡。
祝允明为人仗义,与唐伯虎私交甚好。在其三十七岁时,规劝唐寅读书求仕,不过天意弄人,在唐寅考得解元次年,因作弊案被牵连,终身不得入仕。二人便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六十四岁时,唐寅去世,祝枝山悲伤不已,写《哭子畏》二首,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怜惜之情。
祝枝山的小 故事
祝枝山有一个女佣,名唤梅香,她日常服侍主人左右,和在招待客人的当中,耳濡目染,也成了一个猜谜对诗的能手,时常和主人以 谜语 对答,非常默契,深得祝枝山的喜欢。 一天,唐伯虎来访,祝枝山说声:?梅香,来,泡茶!?梅香即应声道:?晓得,泡去哉!?少顷,梅香就端上两杯茶来,却都放在祝枝山面前,听主人发落。唐伯虎有点不解,心想,这又是要用谜来难我了。果然,祝枝山笑着说:?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 饮茶 。?
唐伯虎笑着边想边自语:?梅香,定与春有关,茶乃草、木、人??他一下记起宋代张栻的《 立春 偶成》中有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对了,他喊?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茶?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知?字。于是他大声把这句诗念了出来。
祝枝山笑说:?对了,猜得好,猜得捷,请用茶。?
唐伯虎接过茶来,忽然又若有所思地说:?这个谜很精彩,可谓字字相扣。可借你喊的是?泡茶?,这个?泡?字是多余的了!?
祝枝山哈哈大笑说:?君不闻梅香又说了声?泡去哉?吗??
客人笑得几乎把刚饮进口的茶都喷出来,大呼:?妙!妙!?
祝枝山巧破明珠的故事
祝枝山家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光彩夺目,凡是有幸看到过这颗珠子的人,都赞赏不已。一日黄昏,总管急匆匆地跑来禀告祝枝山:?那颗夜明珠不见了!?他连忙随总管在家里从里到外仔细地搜寻了几遍,不仅夜明珠没有找到,甚至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他想:是什么人这样狡猾,不露痕迹地就把珠子偷走了呢?他认定是出了家贼,于是想出一个破案妙计。他命人把全体仆人叫到祠堂,祠堂里面黑黝黝的,隐约可见供桌前的凳子上有一个钵子。他说:?大家只知道我家有一颗夜明珠,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护宝的法器??察心钵。这钵,没有做过亏心事的人摸了它,会觉得心凉指润;做贼的人摸了它,会立即被它粘住,并且大叫起来。?
他叫大家依次走去摸钵,直到最后一个人摸过了,也没人发出声音来。他吩咐人把灯点亮之后,略一巡视,突然用手指着一个人,厉声道:?他就是贼!?于是命人把那人抓了起来。
经审问,果然是那人偷了夜明珠。祝枝山是怎样发现的呢?原来,他早在钵子上抹了一层厚厚的黑油,凡是摸过钵子的人,两手黑黑的,偷珠子的人因为心虚不敢摸钵,两手 自然 是白的,所以点亮灯后,贼很快就被发现了。
明代是中国传统艺术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尤其是江南一带,于是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人物,譬如吴门四家,吴中四才子等等,吴中四才子指的是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四个著名的文人: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周文宾);而吴门四家是指: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确,这两个文学集团是有所重复,但是,吴门四家是指四个流派有关联的画家,二祝枝山除了文学建树之外,艺术建树也非常高,可它的艺术风格是在书法和篆刻两门,在丹青方面祝枝山根本不涉及,那怎么会被打上画家的注脚?
说到江南四大才子,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唐伯虎!?而说到唐伯虎,很多人脑中浮现的是周星驰的著名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那个疯疯癫癫但有情有义、文武双全的?华安?唐伯虎。但在这部电影中,同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却被塑造成了一个丑角,贪财好色、无才无德,滑稽荒唐让人很难喜欢。不过我们并不能因为一部虚构的喜剧电影就对历史上的祝枝山有刻板影响,和电影中的草包完全不同,祝枝山本人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祝枝山本名祝允明,字希哲,明朝人,枝山是他因自己因长相奇特,右手有枝生手指,而自嘲丑陋取的号。祝允明不但长于诗文,在书法一道更是成绩斐然,是名动海内的书法大家。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他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尤其是他的祖父祝颢,不但是朝廷大员,而且是当世大儒,祝颢六十岁还乡后,远近的文人都来求字,是苏州全体文士的仰慕对象。
祝枝山从小就受到家中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十分好学,再加上本身就天资聪颖,所以学习可谓是一日千里。三岁就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便能自己创作诗文,虽然说不上千古名篇,但也是颇有水平。到了十岁就已经是博览群书,能写十分漂亮的文章。附近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认为他确实是才智非凡,所以称其为?神童?。到了二十岁,他已然是声名远播,明朝的北京、南京两都都赞他为?天下士?。
但才华横溢并不意味着仕途的顺利,他十九岁才中秀才,之后屡试不第。最终在弘治五年(1492)他三十二岁参加第五次乡试时中举,如果此后顺利也算是厚积薄发、大器至大师兄,但谁想到之后的会试更是考了七次还不中。
他的儿子祝续可是在他之前第六次考的时候就中了进士。祝枝山选择放弃,就以举人选官。终于在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八年后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府通判。
按理来说这是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来之不易的官当然要好好当,但祝枝山却不同,不久后他就称病,彻底离开官场。?不能克己,不能徇人,不能作伪,不能忍心。?这是他对自我的剖析,虽然是生性狂放,但这和他从小读圣贤书,有清高的品格并不冲突。仅仅是为官几年,他便看清了官场的黑暗,这和他理想中的官场并不相同。
两袖清风的他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了,所以虽然这个官位不低,而且来之不易,但也是说走就走,毫不犹豫。辞官回到家乡苏州的他广交朋友,时不时便召开宴会邀众人参加,用美酒来麻痹自己,忘掉对朝廷的失望,对官场的不满。
至于唐伯虎,他是祝枝山最要好的朋友,二人同样不满于官场的黑暗,而且同样热爱交友游玩,性格豪放性情相投的二人时常拎著酒壶,随着一艘渔船漂流,在船上一边欣赏山水,一边饮酒赋诗,高声吟哦。二人还一起创作,唐伯虎画技精湛便作画,祝枝山草书天下皆知,于是便题字。久而久之,?唐画祝字?的说法也渐渐在世间流传起来。
祝枝山的书法成就是极高的。在早期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外祖父徐有贞,毕竟祝枝山两岁起就常常待在回苏州闲居的外公家中。徐有贞擅长行草书,主要师法唐朝怀素和宋朝米芾,其用笔直、华美,结构潇洒,很有古雅之气。
之后祖父去世,指导他的人就成了岳父李应祯。李应祯的行草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富于抒情。祝枝山的字则是兼收二位之长,再加上自己的风格,最后自成一派。
祝枝山的书法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上承唐人狂草,下又重新倡导了北宋尚意书风,使唐宋后狂草衰落的局面有所改观。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说:?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雪芹
下一篇: 钟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