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区别(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有什么区别)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4:30:32

养生食疗栏目导读:养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如何养老呢?养老的方法有多种,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养老方式哪种好呢?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有没有区别?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区别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区别

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提法和养老方式,并各有自己的范畴和功能。家庭养老所担负的不单是经济上的赡养和生活上的照料,还包括精神上的慰籍。老年人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子孙绕膝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而居家养老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已步入老龄化时期,在家庭经济与物质比较富有的基础上所采取的一种以“家”为载体的集中养老方式,以解无子女老人或子女远离或子女少于在家而精神无助的老人。无论哪种养老都将体现社会的进步和不可逆转地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居家养老适合国情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要达到30张。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仅有床位39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只有20.5张,离纲要提出的标准还有很大缺口。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尽管只占10%,但这部分老年人的绝对量在2000万人以上。所以,能够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老年人,很多地方存在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

还应看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较低,适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居家养老的优势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弥补政府不足 提供多元服务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政府作为该类服务的提供主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负外部性等问题,进而导致“政府失灵”现象的产生。而经济社会的多元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了老年人生活理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变化,对养老服务由此也呈现出多样化需求。在此条件下,政府因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局限性,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对于广大老年人群体的多元需要也无法较好地实现。

相较于政府,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则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能够较好地补足。非政府组织不同于政府,它能够以更为弹性的方式,在较小的范围内灵活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为特定群体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以填补政府公共服务上的缺陷。因非政府组织独立于政府管理体系之外,其组织的管理、运作透明程度更高,更加注重对于社会责任的承诺履行,进而有利于提高其效能的发挥。因此,非政府组织介入养老服务中,有助于分解老年人差异化需求村政府的承压,弥补政府提供的不足,以多元的供给主体和服务提供,促进养老保障社会化的实现,进而凭借自身的组织专业化优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变化的福利需求。

2、补偿契约失灵 完善养老体制

除了“政府失灵”,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还可能面临“契约失灵”的风险。对此,汉斯曼认为,受“非分配约束”的影响,若是由非政府组织来提供商品或服务,会减少“契约失灵”现象的发生,原因在于:受“非分配约束”制约,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尽管有能力降低服务质量,但其所获利润不能参与个人分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动机,进一步保护了老年人的利益。从另一层面来看,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模式,作为其中重要的服务提供主体之一,不仅有利于补偿“契约失灵”,非政府组织还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与政府、市场、家庭、个人等主体共同为提供养老服务发挥作用,从而更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养老体制。

3、减轻养老负担 提高服务效率

政府、市场、家庭、社区、个人及非政府组织等参与居家养老,形成了提供服务模式主体的多元化,使职能分工被多部门分解。对于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大大减轻了财政的负担;对于家庭,也使其突破了过去的资金来源机制,节约了家庭支付养老活动的开支;而对于社会,则更多地吸引了丰富的人才技术,并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说,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大大减轻了各主体的养老负担,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催生着更大的效益。

4、整合社会资源 提升福利水平

非政府组织能够整合社会福利服务,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的供给效率,满足不断变化着的老年人需求,它能在政府、市场和非正规部门之间起桥梁中介、协调和沟通的作用,不但能缓解各种社会矛盾,而且能为不同的部门提供合作的机会,整合不同部门的社会福利资源,优化组合,使各方获得最大效益。其优势首先体现在整合资金方面,因非政府组织与各主体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非政府组织已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各层面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日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不仅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使得资金的提供机制不断实现着优化转变,降低了服务持续供给的风险。这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同时也缓解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资金入不敷出问题。

居家养老是常见养老模式的一种,与养老院养老相比,居家养老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有什么区别

居家养老服务一般是指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包括家庭成员和社会力量,特别强调社区护理在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那么,
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居家养老模式有怎样的利与弊?
居家养老模式优点:
1.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它不同于家庭保姆和一般的家政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专业服务。所有护理人员都接受过专业培训,尤其是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
3.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公益或准公益服务。家政服务是一种市场化服务,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4.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一种经济高效的服务模式,与机构养老相比,养老居家服务是一种投资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模式缺点
看病不方便,尤其是当子女无法陪伴且周围没有医疗网点时。请保姆或护士照顾半自理或残疾的老人,费用很高。独居老人在家安全性较低。万一发生意外,可能会延误送医时间,缺乏人际沟通,导致抑郁等不良情绪。
1.居家养老缺乏安全感。养老在家的护理人员24小时不在,作为局外人,不可能100%照顾老人。如果发生身体疾病或意外,邻居和家人都不会发现,很容易发生悲剧。
2.居家养老增加了家庭照顾的负担,虽然养老在家比养老在家大大减轻了家庭照顾的负担。但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不同,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护理压力。
我国除了居家养老模式之外,还有社区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模式,那么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呢?

第一,两个概念不同。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里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是机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实施社区在家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和可操作性,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与社区集中结合起来。
第二,两种服务不同。
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养老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为基础、专业服务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
居家养老的主要服务是生活护理、医疗服务和精神护理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托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第三,两者的特点不同。
社区养老的特点是:让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在他们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相关的服务机构和社区的人们为老年人提供现场服务或照顾服务。
居家养老的特点是系统由“家庭养老平台”和智能终端组成,智能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终端与老年人寻呼机相连。终端寻呼机可实现一键拨号功能,并提供紧急求助电话。
第四,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居家养老主要由政府购买服务驱动,其服务对象仅限于小范围:“三无”老人,其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一些地方鼓励老年人购买自己的服务,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而社区养老主要针对社区中的老年人,或者独自在家的老年人等等。
第五,两种服务的内容是不同的。
居家养老中,首先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如衣食住行;它还包括精神和文化需求,如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医疗保健等。剩下的包括对情感和心理安慰的需求,比如精神交流。老年人也有利用社会余热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这也是一种心理安慰的方式。
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是为养老,举办敬老养老福利机构。为老年人设立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开设餐桌和食堂;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设立婚介机构;为老年人开办学校;建立老年人才市场;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和收容服务。

当你老了是选择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

当我老了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

一,在家比较自由

在家可以选择自由的生活,自己想要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自己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

在养老机构需要有固定的就餐时间,饭菜也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所以去机构养老是比较拘谨的,所以我更愿意在家养老

二,老人总是害怕孤单

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清静,但是当我们老了,有一天发现别人都有儿女照顾,生病了有儿女陪伴的时候,就会羡慕,有孩子的就会想为什么自己家孩子不像那么贴心,没有孩子的就会觉得后悔自己没有生一个孩子。

另外护工欺负老人的现象层出不穷,花钱有时候不一定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所以我觉得居家养老比较好,在家总是比较自由和随意的。

什么是“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是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既有家庭成员,也有社会力量,尤其强调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居家养老”服务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一字之差,但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解释,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目前破解巨大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依据中国国情,尊重民族传统,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居家养老模式的优点:

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和克服了以政代事、代企的现象与弊端,切实做到了政事、政企分离,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能够更好地发挥和体现。降低了行政运作成本,节约了财政资源,使政府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培育和发展了非营利性的民间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让它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品质和加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引入市场机制,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统一物流配送,可以大大降低服务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社区老年人各种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并提供适合对路的服务产品,做到供求的最紧密衔接。政府从具体的服务事物中解脱出来,委托专业养老机构承办和运作,符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专业养老机构连锁管理和运营,不仅能够迅速提高社区为老服务的专业水平,使居家老年人得到满意周到的服务,而且为机构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节约管理、运营成本,特别是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为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四是为其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树立了示范和样板,带动整个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的优点有哪些呢?

一、家庭养老的优缺点

作为中国主要的养老方式的家庭养老,被广大人们所接受。它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为主体,通过家庭成员,主要是是子女的赡养为主实现的。

父母爱护子女,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被写入法律的责任与义务。可以说中华民族就是通过这种形式的迭代传承走到今天的。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责任。

1、优点

家庭养老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是有其一定优势的。

有最基本的经济保障。我国人口众多,老年人更是不在少数,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人均占有率还是很低,国家用于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还是不足,所以,让国家来承担社会老年人养老是不现实。

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就基本可以保障养老所需的最低经济需求。老人们有的房子是自己的,或是和子女住在一起。还有大多数人老年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子女的收入合起来,能满足老人基本生活不愁。

照顾比较周到。自己的子女对老人进行照顾,各方面也比较熟悉,对老人身体,要求,爱好,习惯等很了解,不需要很多沟通就知道老人需要什么。而且照顾自己的亲人,也一定尽心尽力,不敢马虎。

对老人心理及精神生活有利。家庭养老,与子女在一起。老人不感到孤僻,子女经常和老人说话,安慰,对老人的精神和心理是一种慰籍。

2、缺点

家庭养老的优点不少,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养老肯定是加重家庭的各种支出,基本生活还好说,但如果老人身体不好,这方面的支出会增加。同时也会加大子女的赡养负担。特别是对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这种负担会更重。因为他们可能要承担夫妻双方家庭老人的赡养负担。

在对老人医疗治疗上存在不足。许多老年人都有疾病,甚至是严重的疾病,还有的长期卧床,老年痴呆,长期慢性病。在家里对治疗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对突发疾病的处置就更无能为力了。

造成家庭矛盾。俗话说,久病无孝子,话虽然重了点,但也是对家庭养老的缺点的一种体现。

老年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在一起久了,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家庭矛盾。特别是家里有卧床生病老人的家庭。子女们本身也要工作,也要养家糊口。照顾老人又占用太多的精力,有时发几句牢骚,老人不理解,家庭矛盾就会发生。

那么分析完了家庭养老的优缺点,下面来谈谈社会养老中养老院适合养老吗?

3

养老院首先应该是适合老年人养老,有公办的,民办的。形式很多,有养老院、敬老院、托老院等。都是为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务的。这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机构的养老有以下优点:

一是这些类型养老院提供的服务全面,基本上都是24小时全天候护理,这样就保证了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有疾病困扰的老人能得到较好的照顾,确保他们一日三餐和日常基本的生活。

二是基础设施齐全,医疗设施比较配套。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或必要的医疗仪器。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能随时进行监管,对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三是社会除保证老人吃好住好外,还能提供较好的娱乐和社交活动,例如举办健身,书画,琴棋等辅导,这样就便于老年人活动和交流,使他们生活的更加愉快。

四是养老院极大减轻家庭和子女的压力。养老院有专业人员对老人进行看护,从老人的衣食住行,健康医疗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社会养老机构的缺点也是存在的:

一是养老院良莠不齐。特别是近些年,不断传出个别养老院虐待老人的行径,受到了人们的担忧。这说明对养老院发展还不平衡,社会的监管还不到位。

二是部分老年人还不适应。长期的在养老院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年人,与自己的子女之间情感交流越来越少。特别是许老年人觉得自己被家庭和子女们抛弃了,不管了,越发不适应感到孤独,引起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

三是个别养老院品硬件建设不完善,软件方面,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高,服务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88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