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0:59:25

文章目录一、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是怎样的1. 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2. 临终关怀要提高临终生活质量3. 注意临终者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二、临终老人会有哪些征兆1. 临终者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2. 在别人的瞳孔中看不到自己三、临终老人会怕死吗1. 出于对死亡的未知而感到恐惧2. 惧怕死亡是种本能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是怎样的1、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2、临终关怀要提高临终生活质量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表现出面孔冷漠,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3、注意临终者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病人不仅有身体方面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常常是指病人需要明确人生的意义以及与他人和解。通过与亲友就曾经的不快或争执进行和解,病人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此,我们可以咨询社会工作者和咨询师。对有宗教信仰的病人来说,祈祷、和宗教人士交流(如:牧师、神父等)、诵读宗教教义和聆听宗教音乐等也会有所帮助。

我们也可以和病人分享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这会让彼此都感觉慰藉。一些医生认为,即使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们仍然可以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因此,讲述彼此共同的美好回忆总不至于太晚。

临终老人会有哪些征兆1、临终者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据说有一对夫妻在家待着事,忽然有一天妻子每天都会听到怪异的声音,但她的丈夫却什么都没听到,没过几天他的妻子就去世了,这时他才想起为何妻子每天都能听到奇怪的声音,人在死亡之际能接收到奇怪的信号源,而普通人却接收不到。所以传闻说快要死亡的人,他们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像走路声、敲门声等类似的声音。

2、在别人的瞳孔中看不到自己瞳孔是一个人见到外部的唯一途径,根据小孔成像原理,我们能够见到外部世界,并且我们还知道,一个人能够通过别人的瞳孔看到自己的样子,但是据传,如果一个人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样子,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会死亡,虽然至今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也并没有一个说法或者证据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也是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应该了解的。

临终老人会怕死吗1、出于对死亡的未知而感到恐惧老人面对越来越近的人生“终点”,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使自己和身边人陷入“阴霾”中。老人之所以会“怕死”,主要是出于对死亡的未知。一是对死后现实世界的未知。许多老人担忧自己的身后事要怎么办?自己还会不会被人记得?家里比较弱的孩子以后怎么生活等。他们不确定这些生前惦念之事能否得以解决。二是对灵魂世界的未知。离开亲人和现实世界,他们不知道死后会到何处,进而产生孤独、无助感。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对未知事物始终保持恐惧,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但过度恐惧却会造成心理危机。此外,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诀别,老人对此恋恋不舍,自然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也就是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害怕死亡的原因。

2、惧怕死亡是种本能从人类的进化规律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例如动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会惧怕火,而这种对火的恐惧有助于它们逃离森林火灾。同样,当一个从来没见过相机的人面对闪光灯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退缩,尽管闪光灯是无害的,但这种千百万年保留下来的本能还是在起着作用。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得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的临终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着。临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帮助并予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能较安详舒适地过好人生最后的生活。那么,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

1、设立临终病房

病房要求单间或双人间,进行家庭式装饰,鼓励家属陪伴,让病人有家一样的感觉。从而使病人减轻孤独感,增加安全感,稳定情绪。

2、重视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临终护理的全过程。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护士要谅解和宽容病人,真诚相待。护理人员,应首先端正对死亡的感受和态度。选择适当的方式告知真实病情。使病人以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珍惜与亲人共同拥有的临终时光,让患者平静安详的面对死亡。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触摸 :临终者期待被看成正常人而非病人,只要触摸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轻轻替他按摩,就可以给他极大的安慰

(2)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好好地面对死亡。

(3)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参与临终护理。

(4)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联系,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的意义。

(5)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6)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让家属端正心态与护理人员一起陪同患者面对死亡。

3、减轻疼痛

病人在临终阶段,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临终病人多有循环和呼吸衰竭,或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免疫力降低。护士应勤翻身、拍背,认真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4、改善呼吸功能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等。如病人四肢冰冷,应注意保暖,提高室温,必要时用热水袋;如病人呼吸困难,应立即吸氧,以纠正缺氧状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如病情允许,可采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头及肩,以扩大胸腔容量,减少回心血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对昏迷的病人,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防止窒息或发生肺部并发症。

5、促进血液循环

协助患者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

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

6、增进食欲,加强营养

可根据老人口味定时做平时喜爱而又方便吞咽和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营养均衡,加强口腔护理,提供清洁优美的就餐环境,能够很好的提高老人的食欲。

7、促进患者舒适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先择,保持与患者沟通,给予适当的支持。

临终关怀护理最终目的能做到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掌握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临终患者对死亡的认识,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做好临终患者的生理护理、心理护理,提高其生存质量,通过宽慰减轻焦虑、牵挂情绪,安心面对未来世界。护理员聆听患者心声,尽力满足患者需求实现患者心愿使临终患者真正在人间温情的照护下,舒适、安详、没有遗憾的、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以上相关内容是由上海爱以德护理医院提供。

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2020医疗卫生护理知识

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起步较晚的临终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如何去帮助临终患者舒适、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呢?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临终这一段时间里,患者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我们需要及时评估病人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的心理与想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那么这一段时期,患者的心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美国医学博士罗斯将患者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这时候病人刚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但不肯承认自己患了绝症,他们常怀着侥幸心理到处求医以期推翻诊断。事实上,这样的反应是病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相信任何人都无法立刻接受这样的坏消息,因此患者的反应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时我们要注意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温暖,与患者沟通时不要轻易的戳破他们的希望,但也不要去欺骗病人,关于病情的说辞注意和家属及其他同事保持一致。

(2)愤怒期:当病人发现有关自己病情的坏消息被证实,无法再继续否认下去时,病人出现的心理反应是气愤、暴怒和嫉妒。此时他们常迁怒于家属及医护人员,怨天尤人,或者无缘无故地摔打东西,甚至无端地指责或辱骂别人,以发泄他们的苦闷与无奈。这种情绪的宣泄是正常的,我们此时更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和理解,给患者提供发泄的适宜环境,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注意预防意外事件。

(3)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后,病人开始接受自己已患绝症的现实,但仍对奇迹抱有希望。他们常千方百计地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努力配合治疗,并会做出许多承诺作为延长生命的交换条件。这是人求生本能的体现,我们也要积极地引导病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不要让患者失望。

(4)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趋恶化,讨价还价无效后,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表现为悲伤、抑郁和绝望,语言减少,反应迟钝。他们希望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家属时刻陪伴在身旁。我们允许患者用哭泣来发泄情感,也尽量让家属多多陪伴,同时注意预防患者的自杀倾向。

(5)接受期:病人感到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悲哀和痛苦了,于是开始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此时他们相当的平静和坦然,不再抱怨,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我们要给患者足够的尊重,提供安静、舒适的独处环境,不强求与其交谈,使患者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882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