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再婚老人有哪些心理障碍二、老人再婚的好处三、老人再婚的注意事项再婚老人有哪些心理障碍1、再婚老人有哪些心理障碍
1.1、怕引起经济纠纷,影响生活的宁静。
1.2、怕生活习惯不同,难以相处。
1.3、怕对原配不忠,旧情难忘。
1.4、怕自己子女不满,伤害儿女的感情,失去亲情。
1.5、怕婚后不和,引人讥笑,自己不安,找了麻烦。
1.6、怕处理不好双方子女关系,引起家庭不和。
1.7、怕人议论,有损自己的尊严,有损孩子的面子。
2、有的老人不再婚的原因
2.1、总有一些指手画脚的人
开头我们说过,对于老年人再婚这一现象,‘大多数人’都是能够支持的。但是无论在什么年代下,都会有一些爱嚼舌根子的人。
2.2、儿女是个大难题
其实,相对于儿女的直接反对,更大的难题反而是虽然儿女支持老人再婚,但在情感上却永远与‘准后爸、准后妈’有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之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血缘’,再孝顺的儿女,也只能是做到把对方像亲爸或者亲妈一样看待。
2.3、财产问题让人愁
这一问题虽敏感却又普遍。退一步说,别说是重组的老年家庭了,哪怕是原配家庭,都有不少关于财产的纷争。
2.4、半路夫妻存戒备
对于绝大部分现在的老年人来说,年轻的时候都有过非常困难的时期,那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目的非常的纯粹,经过几十年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相濡以沫才有了如今的家庭和财富。
3、老人再婚如何避免财产纠纷
3.1、不变是“双方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即再婚前财产属于谁的,再婚后仍然属于谁。对对方的房产和室内家具等生活资料,夫妻之间有使用权、管理权、维护权,没有所有权和处分权。这就需要双方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
3.2、不变是“双方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谁的婚前财产由谁的子女继承,这是第二个不变的核心内容。
3.3、不变是“双方亲子关系不变”。
这一条包括以下内容:
***、称呼不变。对父母再婚的老伴,可称爸妈也可称叔叫姨。
***、是赡养关系不变。父母再婚后,可以不赡养父母再婚的老伴
***、护理关系不变。再婚的老年人患病需要护理时,第一护理人是老伴,第二护理人则是老人自己的子女,对方子女没有护理义务。
老人再婚的好处1、有利于减少虐待遗弃老人的行为
老年人再婚重新组合了家庭,新家庭接纳了老年人的进入,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和虐待遗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2、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
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的生活问题全部包下来。如果有条件的丧偶老人求偶结合,这样可以使一些孤老者有新的归宿,可以减轻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负担。
3、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
多数独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抚男育女,忙于家庭生活,担心对老年人照顾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
4、有利于抚育下一代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老人再婚的注意事项1、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
老人再婚原因或为孤独冷寂,或为料理生活,或为改善条件等等,孰是孰非,因各人情况不同,很难评说。但是,思想感情的一致,应当是重要条件。
2、应考虑与对方在个性,情趣、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是否相投相合
比如,一方喜欢种花养草,一方认为这是把钱往水里掷;一方好动,一方喜静;一方爱听京剧,一方爱听越剧,这就难免在生活中产生矛盾;情趣爱好还牵涉到性格、文化修养,与劳动爱好有关。
3、应充分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
家庭生活离不开经济。老人在择偶再婚时,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经济收入情况,还要了解对方的经济收入情况的安排,全面分析衡量。
再婚夫妻需跨过的3大障碍
再婚夫妻需跨过的3大障碍,生活中,经历过婚姻失败的夫妻,在考虑再婚的时候会更加慎重。而再婚的夫妻,想要生活幸福,是需要跨过3大障碍的,下面是关于再婚夫妻需跨过的3大障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再婚夫妻需跨过的3大障碍1经历过婚姻失败的人对婚姻会怀有更多的顾虑。排解顾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客观评估再婚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共同创建新的家庭规则解决出现和面临的问题。家庭生活是由不同类型的大小麻烦组成的,每个麻烦的出现和解决都会成为夫妻感情升华的机会。
因为婚姻是自我提升的学校,所以夫妇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点亮自己的闪光点,有助于提高婚姻的自信心。再婚不如初婚那么单纯,本来就是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重新开始的,再婚会遗留了许多的问题。所以想要把新家营造得甜美幸福,就要跨过三大障碍。
再婚夫妻只要能够谨记住再婚夫妻的三大障碍,必将能长相厮守,相敬相爱,相惜相搀一生一世。
那末,再婚夫妻(包括一方再婚一方初婚,也包括双方都是再婚)婚后相处的三大障碍,即三大忌讳究竟是什么呢?
再婚的障碍
第一、禁忌和前妻或是前夫的来往。
不管什么原因,再婚夫妻都要严格杜绝或是尽可能杜绝与前妻前夫的往来。任何形式的往来,都是对对方的情感伤害。可以当着妻子或是丈夫的面打电话。不是万不得已,也要邀上你现在的妻子或是丈夫一同谈事。切忌以任何理由背着丈夫或妻子与前夫或前妻交往,除非征得他(她)同意。
第二、禁忌夫妻在财产和经济上的同床不同心。
既然结为夫妻,你们的一生的亲近将是无人超越的,包括儿女和父母,所以,再婚夫妻在收入和经济上,在房产和其它资产上,在一切收入上,都要对对方开诚布公,事事透明,商量着来。而且事事皆要以夫妻双方的共同利益为至上。如果你也揣,我也藏,你给你的孩子收藏,我给我的子女保管,一是这样既害了孩子,越发让他(她)不上进,不自立;二是伤了对方的心。丈夫或妻子是陪你一生的人,你把一点医疗金养老金都给了孩子,而不是考虑你们的晚年,指望得了重病由丈夫或妻子拿钱治疗,或指望孩子们凑钱给你治疗,久而久之,必将因彼此的两心三意,最终分道扬镳。既然你对再婚的丈夫或是妻子不信任,劝你干脆一直独身好了。不必要再生这样的闲气。
第三,最难的一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那就是孩子的问题。
对方带到新的家庭的孩子,做为继父或是继母,你既要接受他(她),也决不可放纵他(她)。记着,你是长辈,他们只是晚辈。他们必须懂得尊重长辈。他们都要明白,只有你们夫妻才是这个家的永远的长久的主人。儿女在这个家里,只是暂时的。而且,未成年的儿女,还须靠你们去抚养,做为儿女,他们必得接受你做为新的长辈的出现。你虽不必敌视继子女,但也不必有意地去讨好他们。因为这样反而助长他们不正确的气焰。
做为生父或是生母的一方,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明白一个铁定的事实。孩子,我现在的丈夫或是妻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儿女长大以后最终会离开父母的家,建立自己的小家。而我现在的妻子或丈夫,却会永远陪伴着我,照顾我,一直到老。所以,我们的家最终是属于我们夫妻两个人的,儿女只是过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对于我来说,我现在的妻子或是丈夫对于我生命的重要性和亲密程度,决不会亚于你这个亲生的孩子。
事实这个世界上,唯有夫妻才是永远的最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的人。父母会离开儿女老去,儿女也会组成自己的家庭独立生活,离开你。只有夫妻,不管是再婚还是初婚,才是唯一能够与你日夜相伴,与你长相厮守,与你一生一世形影相随的人。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和取代,血缘也不行。
再婚夫妻需跨过的3大障碍2现在社会上离婚的人真不少,主要就是因为现在的人们都想开了,觉得过不下去就离呗,没有必要耽误时间了。
有的人在离婚之后,一直都不愿意再婚,可能是第一次离婚之后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还没有平复,不敢再次踏进婚姻中。
还有的就是觉得怕再婚之后过不好日子,所以选择了单身。
不过离婚之后再婚的人也大有人在,二婚夫妻想要把日子过好了,那更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二婚夫妻有三道坎,如果可以顺利的跨过去,那才是真正的爱情,但是很多的二婚夫妻,第一道坎都没有能跨过去就分开了。
01、 能不能把对方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
李晓丽离婚已经两年了,离婚的时候她什么都没有要,就要走了女儿的抚养权,她觉得女儿跟她生活在一起才是幸福的。
当初她也发誓了,就算是以后不再婚了,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也会让她生活的很幸福的。她是这么说的,也当然做到了。
身边的人劝她还是早点找一个吧,给孩子找个爸爸,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在别人的.劝说之下,她真的有点动心了。
就这样,她跟周成相亲了,相亲的时候她是带着女儿去的,目的很简单,如果女儿说合适,她就会试着相处一下。
而且也想看看这个男人对自己的女儿好不好,如果对女儿不好的话,她也不会有相处的打算的。
在相亲的时候,周成跟晓丽的女儿没有那么多的话说。回到家之后女儿就跟晓丽说了,这个叔叔可能不是很喜欢她,都没怎么跟她说话。
第二天晓丽就婉拒了周成了,她觉得这个男人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他自己的孩子,以后对孩子肯定不好,那就没有必要相处下去了。
02、处理好自己的经济问题
在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很多家庭在经济方面,都是存在问题的。到了二婚的时候,经济问题肯定就成为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了,毕竟大家在二婚的时候,是各有目的的。
老李四十多岁的时候才二婚,二婚妻子小艾比他小几岁。两个人也是相处了一阵子才结婚的,也算是有点感情基础了。
不过在结婚之后,老李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收入告诉小艾,每个月只会上交一部分的工资。跟小艾说现在的经济不景气,收入就是这么点。
其实老李是防着小艾的,他觉得现在都是二婚了,担心小艾是冲着他的财产来的,不会跟他长久的过日子了,所以留一手是对的。
久而久之,他这种做法就被小艾给发现了。
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吵架,反而是开诚布公的聊了一次,都说出来自己心里的想法。老李确定了小艾不是冲着他的钱来的,对小艾的警惕也就没有那么强了。
03、 是否有勇气做回自己
很多人在离婚之后,都是遭受了一次打击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的,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毕竟离婚不是什么好事,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打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面对再婚的问题的好事,就需要考虑好一件事情了,那就是准备再婚的时候,是不是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第二次婚姻,是不是有勇气可以做回自己,是不是能够突破自己。
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其实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勇气做回自己,等到真的面对第二次婚姻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的信心,过日子就没有那么强的底气了。
其实离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可能你的身上是存在问题的,所以才会离婚。
离婚之后要反省自己,等到面对第二次婚姻的时候,不要怂,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
左耳讲述:
二婚之所以会很复杂,就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结婚之前就要考虑清楚了,如果不能把对方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如果不能在结婚之前就说好两个人的经济问题,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
也没有勇气好好的面对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的时候,那就是在给自己的婚姻埋雷,这个雷迟早都会爆炸的。
如果是想要二婚也能好好地过日子,当然就是在结婚之前,要把这个问题给考虑清楚了。
都解决好了,才能高枕无忧的结婚。其实二婚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前提就是要把该解决好的问题给解决好了。
老年人再婚应该选择感情上可以沟通的伴侣,而不是生活上的保姆。曾有一位老先生,丧偶之后一个人觉得非常孤单,而且身体多病,特别希望能找个老伴照顾自己,因此,他要求找个比他年轻的、身体好的、愿意照顾他的人。看到这样的条件您就会发现他是一相情愿,而且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别人,并没有把婚姻看做是双向的选择,所以他总是不能如愿。
老年人再婚也应想到为对方付出什么,而不是只讲索取,即使身体不好,也应有精神上的付出。有此老年人再婚后对对方要求多,被动地等待对方关注自己,自己并没有主动关心对方的表示。例如,对方是不是有身体不好、情绪不高的时候?对方是不是也渴望自己的关心?自己能为对方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如果能够这样经常地想到对方,对方也会经常为你考虑,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只为自己考虑,相互抱怨。
另外,老年人已形成自己比较固定的价值观念,很难改变,不像年轻人那样易于协调。所以,老年人不要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对方,尽量调整自己的观念,要尊重对方的性格爱好,尽量与对方一起活动,增加共有时间。
有一位老者的再婚妻子比他年轻,性格外向活泼,喜欢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诸如跳舞、打牌、逛时装店等,丈夫就觉得妻子忽略了自己,而且对妻子的行为看不顺眼。他不愿意与妻子一起参加社交活动,也不经常和妻子交谈,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许多误会和矛盾。
老年夫妻性生活大大少于年轻人,但精神交流应该更多,例如,饭后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一起去逛公园等等。总之,要多培养共同业余爱好,这样才有利于感情的培养,绝不能认为是老夫老妻了,就减少感情上的沟通。
老年人还要克服自卑心理,不要老关注自己缺乏什么,而应关注自己还拥有什么。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日渐衰老,有这样那样的疾病,自然会有消极悲观情绪,觉得自己不能为别人做什么了。但是实际上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因而不应在年龄面前服输。如果你自己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那在别人眼里也就失去了魅力。
老年人再婚一定要慎重,不要只看到对方年轻,能照顾自己,就匆忙地走到一起,更重要的还应该是感情基础,这是永恒的法则。
1.怀旧。多见于感情深厚,一方因病或意外死亡的再婚夫妻。再婚后,对前任配偶的怀念之情往往会流露出来,而这种怀念最容易造成对方配偶再婚时的痛苦。
2.比较心理学。夫妻再婚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把前任配偶的优点和现任配偶的缺点做比较,凡事吹毛求疵,处处不满。这样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也会让自己对重建的家庭失望,导致婚姻再次破裂。
3.嫉妒。很多再婚的人往往会羡慕或者在意对方之前的婚姻生活,泄露自己的隐私,时不时的捅捅伤疤,亵渎对方的人格,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久而久之肯定会影响感情。
4.复仇。很多被动的离婚者,对前配偶心存怨恨,在重新选择画像时,只想在外貌或某些方面超越前配偶,以达到报复的目的。因为这种选择往往是盲目的,不讲感情基础,不仅不能平衡自己的心理,还会使再婚后家庭基础不稳定。
5.习惯性心理一般可能在第一次婚姻中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再婚后,有一段时间不能互相适应,尤其是性习惯。如果不去了解对方,不去熟悉对方的欲望、要求和技巧,就可能导致性生活不和谐,双方都不满意。
6.自私。初婚家庭的子女用血缘这种固有的纽带把父母联结在一起,而再婚家庭的子女,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容易滋生矛盾,相互疏远,使得父母自私,偏袒子女。
小贴士:一个人再结婚需要很大的勇气。你要突破再婚的心理障碍,才有勇气获得好的婚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87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老人的心理健康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