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铁的摄入不足(30%)
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而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慢性失血(30%)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尤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更为多见,如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痔出血及服用阿司匹林后出血等,子宫肌瘤或功能性出血导致月经过多(每月出血量>40ml),此外,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亦可因血红蛋白由尿中排出而致缺铁。
当体内铁缺乏时,除可因血红蛋白合成减低而致贫血外还可引起:
(1)含铁酶的活性下降,影响细胞线粒体的氧化酵解循环。
(2)运动后骨骼肌中的乳酸堆积较正常人多,使肌肉功能及体力下降。
(3)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使患儿神经及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4)上皮蛋白质角化变性,胃酸分泌减少。
其他(10%)
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体内的铁呈闭锁循环,人体一般不易缺铁,只有在需要量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二、老人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1.症状
贫血的发生较为缓慢,早期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患者常能很好地适应,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活动后心悸,气短,眼花及耳鸣等。
2.特殊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头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勺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欧洲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称为Plummer-Vinson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
3.缺铁所致症状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表现,患者常控制不住的仅进食某种“食物”,如冰块,黏土,淀粉等。
4.体征
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枯,口唇角化,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约18%的患者出现反甲,约10%缺铁性贫血患者脾脏轻度肿大,患者脾内未发现特殊的病理改变,在缺铁纠正后可消失,少数严重贫血患者可见视网膜出血及渗出。
三、老人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能改善
金针菜又叫黄花菜,研究表明金针菜含铁量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同时金针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C、蛋白质等。作为补铁的最佳食材,煲汤、炒菜都可以,长期食用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一提起补铁,黑木耳很可能都没有被大家列入名单,其实,黑木耳才是各种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补铁的效果也最好。营养学研究显示: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铁98毫克,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出约5倍,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因此,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中医则认为,黑木耳有益气补血、凉血止血的功效。早在汉代,黑木耳就被用作补血的良药了。
鱿鱼更是补铁的佳品,韭菜炒鱿鱼可是当前最流行的菜。因为鱿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是补铁佳品,和韭菜一起搭配既美味又开胃。首先将鱿鱼洗净切丝,放几片生姜汆水过冷河,捞起备用,然后将韭菜切段,再在锅中加少许油,鱿鱼、韭菜依次入锅,大火翻炒,2分钟左右起锅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四、老人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法
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
预防/治疗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直接方法是增加膳食铁的摄入量,主要是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肝、瘦肉、鸡蛋、动物全血、禽类、鱼类等。蔬菜中含铁量不高,且生物利用率低。通过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改善缺铁性贫血,但同时会带来能量、蛋白质、脂类过量的问题,因此补充铁的膳食一定要适量。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膳食中铁的消化吸收率,因此预防缺铁性贫血还要经常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
铁营养强化食品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铁营养强化食品,也是铁营养改善的有效措施,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等,应补充铁强化食品或服用铁剂。
减少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会影响铁的吸收,在食用富含草酸盐较多的蔬菜时,可在沸水中焯一下再烹调,以减少蔬菜中的草酸含量;富含植酸的面粉可用发酵的方法减少植酸含量。
茶叶中的鞣酸、咖啡、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如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应不食用或者少食用上述食物。
当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时,可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对于因疾病原因引起的铁缺乏,应结合原发疾病的治疗,
口服铁补充剂治疗
经过营养学评价并结合临床特征、生理生化检查后,确定微量元素缺乏并且日常膳食无法补充时,可适量服用营养补充剂,但应严格按照临床医生的医嘱,避免过量。铁缺乏时,可采用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等铁制剂口服补铁。
老人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贫血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日常生活老年朋友们应该多注意补血,最简单的补血方法就是食疗的方法,生活中有很多有助于补血的食物非常的适合老年人吃的。那么老人贫血该怎么食疗?老人为什么容易贫血?
1、老人贫血该怎么食疗
1、木耳猪血汤
原料:猪血250克,木耳50克,盐2克。
烹饪方法:将猪血切块;木耳水发后撕成小块;猪血与木耳同放锅内,加水,大火加热烧开;用微火炖到血块浮起;以盐调味即可。
2、萝卜丝带鱼
原料:带鱼250克,白萝卜100克,料酒12克,盐5克,白砂糖4克,味精3克,淀粉4克,大葱5克,姜5克,花生油50克。
烹饪方法:带鱼洗净切段,放入盆中加盐,黄酒8克,湿淀粉拌匀;萝卜洗净切成丝焯水沥干;油锅上火烧至八成热将带鱼放入,炸至呈金黄色,倒入漏勺控油;锅里留少许油,放入葱姜煸香,放入带鱼,萝卜丝,加水、黄酒、糖、盐烧开;加味精即可出锅装盘。
2、老人为什么容易贫血
老年人脏器老化,胃液分泌与消化酶的活性均逐渐下降,胃壁细胞的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就很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铁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导致铁的摄入不足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老年人的食欲下降、偏食,也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因此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贫血症。
老年人的骨髓内造血组织的减少,造血功能就会下降。雄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以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贫血有的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但绝大多数继发于身体其他器官的疾病,是很多种疾病的一种表现,与肿瘤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老年人肿瘤高发,贫血往往成为首诊的症状。有数据显示,75%的宫颈癌,55%的肺癌,44%的结肠癌等都有贫血症状。
3、老人贫血有何很症状
1、缺铁性贫血
可占20%~50%。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以消化道失血最为多见,老年人易患痔疮、肛裂、胃肠道癌肿、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及食管裂孔疝等。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或者患有食管疾病、中风,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少,造成铁摄入不足。又常因患慢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有头昏、耳鸣、乏力、忧郁、激动、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的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还有舌黏膜萎缩、口角炎、指甲扁平等表现。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贫血耐受性差,即使轻、中度贫血,症状也很明显。
早期的胃肠道肿瘤伴出血常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盲肠癌肿在症状出现前常已有较长时间的隐匿性失血。如果忽略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它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人体所需要的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来自食物,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动物肝、鱼、蛋、肾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和蘑菇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有些老年人偏食,长期吃素,或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盲目控制饮食,或患空肠、回肠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会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食物烹调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会破坏叶酸。胃大部切除后,内因子缺乏会影响B12吸收。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氟脲嘧啶、对氨柳酸钠等可影响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老年人病情多数症状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比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舌炎也较常见,舌质红且光滑,易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维生素B12缺乏时,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走路困难。
铁是合成红细胞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一旦体内铁元素不足,将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进而影响血液带氧功能,导致各组织器官氧气供应不足。大脑对缺氧更为敏感,故缺铁者常觉头晕、乏力、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重者会出现心跳过快、呼吸困难、原有的慢性病恶化等现象。
中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不少中老年人害怕得心脑血管病、肥胖病,过分限制肉类、蛋类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导致铁摄入减少。二是铁吸收障碍。部分中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差,特别是慢性胃炎患者胃酸缺乏,影响铁的吸收。从食物摄取的铁为三价铁,需要在酸性环境中转变为二价铁,才能被顺利吸收。其三是多数中老年人都有痔疮,常存在不被注意的慢性失血,铁质亦随之丢失。倘补充不及时,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防治缺铁性贫血,首先是注意饮食平衡。除保证新鲜蔬菜和奶品供应外,也要摄取一定量瘦肉和蛋类:必要时可添加适量肝脏。其次,平日多吃新鲜水果,也可补充维生素C。铁质在维生素C作用下容易被吸收。第三,检查有无溃疡病、慢性胃炎、痔疮等病变。如果有应及时治疗,以减少铁丢失。最后,个别缺铁较明显、饮食调整不能解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治疗。
1 老人贫血怎么补
建议:B族维生素食物。瘦肉、动物肝脏、肾脏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
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色蔬菜和酸味较高的水果,如番茄、橘子、山楂等。
建议:为了促使含铁丰富的高蛋白食物能在消化道被充分吸收,贫血的老人在平时中可经常吃些醋和酸味水果,如番茄、苹果、柑橘、猕猴桃、山楂、酸枣、苜蓿、酸黄瓜、酸菜等。
2 老人贫血的症状
另外,由于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另一类表现,可能还与贫血的原发病有关。
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故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
3 老人贫血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63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