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适合做什么运动
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是学会日常生活的护理,经过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不敢运动,其实适当的运动是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的哦!下面这3款运动你可以尝试一下哦
脚跟起落运动。脚跟并拢站立,脚尖打开呈30度,双手叉腰,脚跟一起一落,每次做10~20遍,一天3次。脚跟起落运动能对大腿根部施压,起到增强大腿骨骼的效果,同时能使小腿肚肌肉得到锻炼。
仰面背肌伸展运动。趴在毯子或床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边,缓缓挺起上身,同时脚压在地上或床上保持不动,这个动作坚持5~10 秒,并缓缓吐气,然后姿势还原。一次做15遍,一天一次即可。注意颈部不要压得太紧,上身挺起高度量力而行。该运动通过锻炼背肌可增强腰椎骨。
下蹲运动。站立,两脚张开呈30度,略比肩宽。两臂前伸,腰部发力缓缓下蹲,膝盖呈90度,注意膝盖不要超出脚尖,整个过程约10秒,然后站直。一次做5遍,一天做3次。下蹲运动可增强大腿肌肉和臀肌,进而增强对上半身骨骼的支撑。
骨质疏松饮食注意事项
1、不能吃太多糖
吃太多糖会影响钙的吸收,间接导致骨质疏松。
2、不能吃太多盐
吃盐过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在实验中发现,每日摄取盐量为0.5克,尿中钙量不变,若增加为5克,则尿中钙量显着增加。
3、不宜喝咖啡
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实验发现,一组停经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组骨质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二、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调养食谱:沙锅鱼头豆腐
原料:净鲢鱼头150克、嫩豆腐250克、水发香菇25克,熟笋片75克,绍酒25克、姜末5克、酱油35克、嫩青蒜25克、白糖15克,豆瓣酱15克、味精3.5克、熟猪油250克、上汤250克。
做法:
①将鲢鱼头洗净,去掉牙齿,在近头部肉上深刻两刀,鳃盖肉上剞一刀,胡桃肉上切一刀。鱼头剖面上涂一层塌碎的豆瓣酱,正面抹上酱油。豆腐切成长条块,入沸水中焯去豆腥味。香菇批片。青蒜切段。
②砂锅置旺火上烧热,至八成热时将鱼头正面下锅煎黄,加入酱油和绍酒、白糖,推匀后将鱼头翻身,再加上汤和清水500克,放入豆腐、笋片、香菇、姜末,烧沸后倒入砂锅中,移小火上炆15分钟,再用中火烧2分钟,撒去浮沫,加味精、青蒜,淋上熟猪油25克,将砂锅置底盘上桌即成。
骨质疏松调养食谱:糖醋鲤鱼
原料:鲤鱼750克,白糖200克,酱油、料酒各10克,清汤300克,花生油1500克,葱、姜各2克,醋120克,蒜茸、精盐各3克,湿淀粉100克。
做法:
①鲤鱼去鳞、内脏、两腮,鱼身两侧每2.5厘米直剞后斜剞成翻刀,提起鱼尾使刀口张开,料酒、精盐撒入刀口稍腌。清汤、酱油、料酒、醋、白糖、精盐、湿淀粉对成芡汁。
③在刀口处撒上湿淀粉后放在七成热的油中炸至外皮变硬,移微火浸炸3分钟,再上旺火炸至金黄色,捞出摆盘,用手将鱼捏松。将葱、姜、蒜放入锅中炸出香味后倒入对好的芡汁,起泡时用炸鱼的沸油冲入汁内,加以略炒迅速烧到鱼上即可。
骨质疏松调养食谱:清炒虾仁
原料:南荠450克,料酒15克,青豆50克,花生油500克,盐5克,香油10克,番前酱25克,玉米粉100克,味精2克,葱5克,胡椒粉2克,姜5克。
做法:
①将南荠去皮,放在锅内煮熟,过凉水,一切两瓣,用一个半圆形铁片将南荠挖成虾仁形,即成素虾仁。
②将素虾仁用玉米粉拌一下。当油锅烧至约七成热时,把素虾仁下油锅过油,等素虾仁浮起抽面即捞出。
③把锅烧热,倒入花生油,把葱姜末煸一下,再倒入青豆、番茄酱、盐、味精、料酒,加少量好汤,等锅开后,把炸好的素虾仁倒入锅内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三、骨质疏松的治疗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四、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马燕红 主任医师
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的运动训练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提高骨强度、预防跌倒、矫正骨质疏松所致的畸形,及时的康复介入可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品质。
65岁的张女士两月前逛超市时不慎跌倒致右腕骨折,于骨科行内固定术。因术后两月右腕部仍有疼痛,屈伸活动障碍,右手握拳困难而来康复医学科就诊,经过问诊了解到张女士2年内还曾发生过腰椎骨折、右上臂肱骨骨折。经过骨密度等相关检查,找到了张女士多次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
我们知道骨质疏松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和驼背,易发生脆性骨折。这其中常见骨折部位为脊柱、桡骨远端、股骨。
根据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有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常由甲状旁腺亢进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或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所诱发;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妊娠期骨质疏松,同时可伴有家族遗传史。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或患者就诊需去哪个科室?
骨质疏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所以在青年期就可以开始预防,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就是骨钙丢失率在50%以上,失去的骨密度,想要全部补回来很难,尽管是经过专业治疗。因此预防就显得尤为关键。
预防也要分人群,会受到年纪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1.青年人
步行和慢速跑。每天坚持走或慢跑一定的距离,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是美事一桩。慢跑的运动强度相比步行来说,其运动强度较大,要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素质。慢跑需要全身肌肉协调参与完成,但是要注意保持正确跑步姿势。跑步时脚着地后,膝关节要稍稍弯曲,可以缓冲部分作用力。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主要是腿部的运动,还要经过身体的协调。
还有游泳、爬楼梯、登山等运动。
2.老年人
老年人的运动不建议高强度,可以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极。再配合着维生素D。
如果是已经骨质疏松的人群,可以试试游泳锻炼,这项运动能使全身都得到锻炼。身体浮在水里,可以减缓对膝关节的压迫。
但如果是中老年人群,就不能像青年人一样,单纯通过运动来增加骨密度了,只单纯靠运动,恐怕效果不是很好,在运动的同时,也要主要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在有氧运动的同时,别忘了补充维生素和钙质,要注意运动的强度是否适合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62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