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适用于老慢支、哮喘引起的反复气喘发作
老偏方:取干蛤蚧1只、大米100克、生姜数片、大枣数枚,可另加适当调味料,蛤蚧洗净用清水浸泡10分钟后,放入锅内,水煎后,再加其余物料煮粥服食。
五年前,陈大伯开始出现反复气喘,每行走约20分钟即出现气喘气促,需要坐下来休息,多次住院,排除心脏病,诊断为慢支肺气肿及合并哮喘。中药西药都吃了很长时间,但病情仍渐渐加重,近几个月发展成为行走约数百米即开始气喘,休息后缓解,但隔一米开外仍可听到有粗重的气喘音。
此外,陈大伯的病还有一特点,就是一忍尿就会气喘,排尿后就能缓解。有一次他坐儿子的车出门,路上因为想小便,却没有找到公共厕所,只好憋尿,结果在憋尿时出现明显气喘,儿子只好马上停车,让他下车在路边小解,这样才症状消失。从此以后,陈大伯再也不敢坐车出远门了。
后来,陈大伯的儿子带他来我这里就诊,我最初给他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后来,我建议他用一个食补的偏方,就是吃蛤蚧粥。具体方法:取干蛤蚧一只(中药店中可买到)洗净,用清水浸泡10分钟,放锅内水煎,然后加入大米100克、生姜数片、大枣数枚和适当调味料。蛤蚧气味较腥,如果煮粥,加入生姜、大枣有助于去味。
蛤蚧除了煮粥的做法外,还有另一种吃法:将干蛤蚧研磨成细末,每次用2克,加入蜂蜜,配温开水冲服,每日1~2次。与蛤蚧粥相比,用粉末冲服配上蜂蜜,操作更为简单,更易接受。一般一个月为一疗程,可服用1~3个月。
虚性气喘,简称为虚喘,从中医理论看来,虚喘与肺、肾两脏密切相关。比如这位患者,长期的气喘,耗伤肺气,肺气必虚;而老年人本身肾气亏虚,肾主纳气,肾虚则不能纳气,气机上逆,就会气喘发作。这个患者还有憋尿时会诱发气喘的特点,要知道尿与肾是紧密相关,这一点更证明了患者的肾虚证候。
对现代人来说,蛤蚧可能有些陌生。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也很传统的中药,蛤蚧是一种壁虎科动物,药用部位是去内脏的全体,此品主要产自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将蛤蚧用于治疗虚喘,正好能够起到补肺、肾,治虚喘之效。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对于病程很久的虚性气喘,蛤蚧粥和蛤蚧粉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亦揭示了蛤蚧治喘的部分原理,证实其能够调节体内细胞因子,比如有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哮喘的重要介质,这种因子在体内升高时,即会引发剧烈的气喘,而蛤蚧恰能抑制、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从而达到抑制哮喘反应的效果。
陈大伯服用了一个多月后,再来复诊时说这个方法还挺有效,气喘已明显好转,静坐时气喘音很小,行走了一公里路程才有气喘症状。我叫他继续服用,再服用一个月,走路时基本不会有症状,憋尿时诱发气喘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有一点要注意,处理蛤蚧时要保留尾部,古代的医家就在文献中强调,“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海药本草》)。现代药理研究对蛤蚧身体和蛤蚧尾的化学成分分别做了研究,证实蛤蚧尾中锌、铁含量高于蛤蚧体,尤其是锌含量高42倍;同时还证实,蛤蚧尾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蛤蚧体。这说明蛤蚧含有的化学成分较集中于尾部,这也说明了古人的洞见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你好!像你父亲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戒烟,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针对慢支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予解痉平喘的治疗。对临床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应宣传、教育病人自觉戒烟,避免和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哮喘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那么有些什么可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偏方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哮喘性支气管炎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哮喘性支气管炎偏方
1、木槿汤: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鲜木槿条120克。
【用法用量】洗净、切断,水煎2次,将滤液合并并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连服10天为1疗程。
2、茜草散:【功能主治】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茜草9克(鲜茜草18克),橙皮18克。
【用法用量】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0天为1疗程。
3、葛红汤:主治化痰止咳,解痉活血。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葛根30克,红花6克,光杏仁10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百部、款冬花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寒痰阻肺者,加炙麻黄、干姜、白芥子、制半夏;痰热阻肺,加连翘、桑白皮、黄芩、枇杷叶;肺气不足者,加党参、黄芪;肺阴不足者,加南北沙参、天麦冬;肾不纳气者,加熟地、萸肉、淮山药、五味子、补骨脂、蛤蚧。
哮喘性支气管炎症状
1、患儿发病之前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胸闷。
2、出现阵发性的喘息和咳嗽,特别是在清晨和夜晚,病情会有所加重。
3、哮喘发作时,患儿感到呼吸十分困难,呼气明显延长,还能听到典型的喘鸣音。
4、如果病情严重,患儿因呼吸不畅而感到惊恐,浑身出汗,脸色发青,同时采取端坐呼吸的强迫体位。
5、患儿吸气时可见明显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即三凹征。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饮食禁忌
1、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不仅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而且具有清痰、去火、通便等功能;黄豆及豆制品含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慢性气管炎对机体造成的营养损耗,又无聚痰化火之弊端。
2、化痰的食物:患儿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肺脾虚弱。故平时多选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理气、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枣、莲子、杏仁、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症状。
3、忌食海腥油腻之品:忌食海腥油腻之品。因?鱼生火、肉生痰?,故慢性支气管炎小儿,应少吃黄鱼、带鱼、虾、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4、忌辛辣之物: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物,均能刺激呼吸道使症状加重;菜肴调味也不宜过咸、过甜,冷热要适度。
猜你喜欢:
1. 老年人哮喘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2. 十个最好的戒烟方法
3. 治疗咳嗽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4. 治过敏性咳嗽的偏方
5. 干咳嗽无痰吃什么偏方
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叫做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在盛夏之际,病人的腠理毛孔疏松,使用药物容易透人。中老年人冬天最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在夏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以养其阳”,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冬季发病。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读者选用。
炙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l2克,将上述四药研成细末。以上为l人1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l00克,洗净,浸泡后捣碎,挤生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清洁油纸上(或塑料布),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即在第3、5、7胸椎旁开1.5寸处)穴,然后再用橡皮膏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贴后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等干燥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l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l次,共贴3次。无论是缓解期病人或有症状的病人均可应用。晴天中午前后贴治为佳,阴雨天效果较差。贴药未取下前不宜活动过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一般贴治3年。此法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麻黄、桂枝、细辛、五味子、杏仁、远志、半夏、白芥子、甘遂各10克,共研细末,以姜汁和丸如弹子大,用橡皮膏贴于华盖(在胸骨正中线上,胸骨角处)、膻中、膏肓(双侧)、膈俞(双侧)穴位上,贴敷时间是夏至到大暑,7天贴治1次,贴敷3次,连贴两年以上为1个疗程,可防治支气管哮喘。
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橘红各5克,白芥子l0克,研细末混合,另备麝香2克。先用生姜汁把药末调成糊状,再加麝香干药面,贴在胸椎第3、5、7节左右旁开1.5寸处及大椎穴。共贴7次,每次敷贴2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l次,连贴3年,可以防治支气管哮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aoren/56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老人补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