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超过5年 查查肾功能
如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死亡的三大主因。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缓和,初期时糖友不会有异常感觉,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对肾脏已经造成了伤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启富提醒,所有病程超过5年以上的糖友,应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检测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应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它可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引起注意。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起,糖友已进入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不过,此时肾脏病变仍很轻,若积极治疗可明显延缓肾损害进展。
肾功能不全 及早胰岛素治疗
一旦确诊为早期肾病,不仅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还要调整营养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延缓肾病的发展。在选用降糖药物时要避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一般建议服用磺酰脲类药物,降糖效果比较好。有抗凝改善微循环作用,如达美康缓释片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对肾脏影响较小。其它磺酰脲类药物根据病情也可适当选择。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可在中医的指导下,用温阳活血的中药洗液灌肠,减慢肾病的发展。
适当饮水 限制蛋白质的总量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既要保证热量和营养充足,又要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如果有条件,最好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一日三餐。
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多饮水。李启富介绍,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尿量减少或水肿病人则应限制饮水量。需要注意的是,长期高蛋白膳食,可能加重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因此应适量限制膳食中的蛋白质。一般主张总蛋白量应为39~52克,优质蛋白质应占25克以上。在低蛋白膳食时,热量供给必须充足。每天摄入30~35千卡/千克体重的热能,可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如土豆、藕粉、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荸荠粉等。同时要限盐。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重要的是对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的综合管理。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代谢紊乱、感染性疾病、慢性并发症等。
急性代谢并发症最常见的诱因为感染,其他诱因包括胰岛素应用中断、应激、酗酒等。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凝状态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之一。
因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于标准范围内,严密监测血糖,按照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提出的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即患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合理制定降糖方案,遵医嘱使用药物,切忌随意调整药物剂量。
怀疑是否有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这里简单加以介绍。
1.与诊断有关的检查
(1)血糖。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尿糖。其可为糖尿病提供诊断线索,但不能根据尿糖阳性或阴性诊断或排除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患者空腹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要进一步做OGTT,来最终确定有无糖尿病。
(4)胰岛功能测定。其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该试验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有助于明确糖尿病的分类。
(5)自身抗体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Ⅰ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往往呈阳性,Ⅱ型则阴性。
(6)胸部X线拍片检查。其可明确是否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7)骨密度检查。其可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一般说来,血糖(包括空腹与餐后)应每周检查1次;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检查1次;眼底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检查1次。
2.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检查
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了解一段时期内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需要检查以下几项。
(1)糖化血红蛋白(GHb)。其可以反映近2~3个月内总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
(2)糖化血清蛋白(GSP)。其可以反映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
3.与并发症有关的检查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由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为了全面了解病情,除了血糖以外,患者还须检查下列指标。
(1)血压、血脂、血流变、血酮体、肝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查了解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等等。
(2)眼科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3)神经科检查。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4)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5)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检查。了解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
对于糖尿病患者朋友来讲,定期体检可以更直接地了解血糖的转变以及有无伤害其他的部位。但是有的人为了省时省力或者少花些钱,体检过程中常常会忽视做一些检查项目,从而则没法详尽的把握身体的健康状况,甚至给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可乘之机。因此提示患有糖尿病的群体,为了防患于未然,体检过程中一定得重视做以下5项检查。
1、尿常规检查
糖尿病患者往往要做尿常规检查,原因在于患有糖尿病以后,小便中的糖分广泛非常高,尿道口中的菌体均衡则容易遭到影响,从而滋长病菌。特别是女性,生殖构造比较独特,生病的风险也会有些上升,再加上有的人不重视尿道口清洁,久而久之,患了尿道感染的概率也会提升。因而在到医院体检时,患者则需要做尿常规检查,那样才可以防止尿道感染问题发生。
2、胰岛功能检查
胰岛功能主要指的是胰岛素测定和C肽检查,因为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生长激素,而C肽是胰岛素时间段下的肽段,只有做胰岛功能检查,才可以体现出胰岛的代谢功能以及有无胰岛素抵抗问题。如果最后的数据显示代谢功能有一定的减弱,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医治,相反,倘若胰岛素分泌功能还比较好的话,使用相应的药品就可以。
3、检查血压和血脂
说起到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检查血压和血脂,主要原因是医学上许多患者注射胰岛素后,通常都存在低血糖的问题。这样的事情下,有的人会吃较多的食材,而若是没有注意饮食搭配事宜,便会上升患血压高或血脂高的风险,从而影响心血管身心健康。因此糖尿病群体每一次体检时都要了解血压和血脂情况,如果拥有出现异常表现及时调节服药,才可以防患于未然。
4、眼睛眼球
患有糖尿病后,每一次体检时还需要检查眼球,因为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糖分较高,日积月累的时候容易造成眼压升高,从而出现眼底出血以及视网膜病变的情况。因而,为了防止眼睛受伤,每一次体检都得系统性的做眼睛检查,那样才可以早期出现异常,早期采用恰当的对策干预。
5、肝肾功能
胆肝和肾脏功能是两种独立的器官,但因为糖尿病发生以后,血糖指标容易出现异常起伏,从而促进肾脏功能发生病变。再加上糖尿病群体长期吃药,而药品又需要肝部进行溶解,长期以往肝脏的功能也是有很有可能降低。因此,检查过程中,肝部、肾脏功能这两个器官都不必忽略。
总得来说,糖尿病尽管是慢性疾病,但长期发展壮大下来容易造成好几个并发症,因此定期体检看起来至关重要,尤其是以上5项检查项目,更不可以忽视。此外,患者朋友还需要多注意身体上的表现,如果莫名其妙地出现了眼睛视力下降,脚底有伤口一直没有愈合等问题,极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到来的求救信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2025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心脏不好不宜全身浴
下一篇: 老年人警惕生命中危险的三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