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炎夏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老年人“养心”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中老年人如何“养心”?
1、最“养心”的夏季作息表
早起晨练养阳养心,建议先适量饮用一杯白开水,中老年晨练要注意三不要,不要太剧烈,不要起床后立刻锻炼,不要进行长时地晨练。
2、傍晚放松利身心
夏季心神易扰,养心宜静。夏季傍晚可以做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的运动,以放松骨骼肌肉为主,可以促进夜间睡眠。
运动的方法推荐舒展肢体的运动,如散步,做扩胸运动等,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荷。
3、夜间养心要泡脚
夏季湿气较重,湿邪最易侵袭人体的脾脏。湿邪困脾,久之易伤心阴。夜间泡脚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祛除暑湿,促进睡眠、滋养心神。
4、保持良好的心态
养心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保持好心情、平和心态。中老年人要避免大喜大悲,防止“情绪中暑”。
五款食疗方有助夏日养心
1、参莲泡水饮
做法:西洋参3克、莲子莲心10克,麦冬5克,打成粉,冲开水饮用。
作用:益气护心,降火。
2、入夏三叶饮
做法:荷叶、竹叶、竹叶芯煮开水服用,在煲水前,先将所有食材浸泡20分钟。
作用:荷叶能调油腻,竹叶、竹叶芯能够清热、清心、防暑、降火,去烦止渴。
3、消暑健脾饮
做法:用适量云茯、苡米、山药、冬瓜(冬瓜要连皮带瓜仁)煲水饮用。
作用:清热、健脾、化湿。
4、五豆杂粮饮
做法:将适量红豆、赤小豆、绿豆、扁豆、黄豆与南瓜煲水饮用。
作用:消暑清热。
5、苦瓜煲水或苦丁茶
做法:将苦瓜煲水饮用,或用苦丁泡茶喝。
作用:夏季吃“苦”能养心,苦抗菌消炎、解热去暑,还能清胃火防便秘。不过对于胃寒、脾胃虚寒、胃反酸、胃部溃疡的人来说苦瓜茶和苦丁茶要少服或者不吃。
此外,可用精选羊肉或瘦肉、猪骨等,加上黄芪、党参、茯苓等具有补气作用的中药材,做成药膳,可健运脾胃,袪湿解困。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以及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种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 健康 的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患病率以及致残、致死率,在所有疾病的死因中排名第一。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80%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可预防的,保证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可预防,做好4件事护血管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长期久坐、经常熬夜、抽烟酗酒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比如长期久坐不动可导致肥胖,进一步导致血脂上升,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比如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动脉收缩,加剧血液高凝状态,损伤血管内皮,从而导致动脉硬化。
应对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戒烟戒酒(相关数据显示戒烟戒酒一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可降低一半),早睡早起,再加上每周3~5次有氧运动,每次半个小时以上,坚持下去,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比如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习惯,这三个饮食习惯很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而这三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不论是预防三高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都应该远离“三高”饮食,尽量做到低脂、低盐、低糖饮食,正常情况下饱和脂肪控制在每日总热量10%以内,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5~30克,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糖(食物中的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内。
除此之外,烹调食物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尽量少煎、炸、炒,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食用谷物粗粮,这些食物都有利于血管 健康 ,日常饮水也很重要,尽量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
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心脑血管疾病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现在研究数据显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当中,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减压,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精神状态,必要时可以选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
坚持体检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血液粘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烟酗酒等等,而对于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及时了解自己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定期体检能够提早发现早期病变,进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出现胸闷、气促、头痛、恶心等症状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
为什么天气寒冷容易诱发猝死?
天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时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已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疾病等老年人。他们身体的血管多数已发生硬化,再加上人体“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经过几十年的生活血液粘稠,杂质多、重离子多、油脂多。天气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变慢,造成短时间内血压升高,导致心脑的负荷加重,激发心脑血管痉挛,在血小板凝聚后形成血栓,导致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非常容易引发猝死。
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呢?做好下面几点:
一,当室内和室外温差较大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一定要外出的时候注意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
二,冬季是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多吃玉米豆类、海带、蔬菜瓜果、洋葱大蒜等食物,能够起到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和稳定血压的作用。
三,喝水可以促进身体内循环加快,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式之一,建议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起到稀释血液,减少早起中风和心梗的几率。
四,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心情绪激动,导致肾上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上升,会造成心脏负荷加重、冠状动脉痉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201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老年人要怎样正确饮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