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老人步行养生要注意定量、摆臂、时间

夕阳红 2023-04-27 16:31:32

老人步行养生要注意定量、摆臂、时间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采用步行的方法进行养生,但是步行养生也是一门学问,不是光走步就达到养生的效果了,还需要一些技巧、时间、方法来达到好的效果。下面。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为您介绍老人步行养生要怎么进行才养生。

老人步行养生是有学问的,步行须掌握时机,首先饭后和早晨都是最好的时机,饭后步行可以消化食物,早晨步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但是步行的时候都要注意速度,不能言笑过度,言笑过度会耗损精气,步行放松精神才可以解除疲劳。

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介绍步行要定量步行,在合理的时间、距离、强度下,达到步行的效果,不要步行的太远,不然就有一些小事情发生了,比如:步行时间太久出汗遇到冷风发热。步行还要摆臂,两臂用力前后的摆动,这样有增进肩部、胸廓的活动,也比较适合肺气肿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疾病、上下肢关节炎的老人。

普通的步行适用于一般老年人的养生,但有疾病的老人要尽量减少次数,减少时间,不要长时间的进行步行。如果没有疾病的老人可以采用快速步行的方式进行,以为快速可以帮助缓解身体,让身体机能更加的健康,要是有小疾病的快步还能够帮助缓解疾病。进行步行的时候还可以采用摩腹步行,也就是两手旋转按摩腹部进行,每一次步行的时候按摩一圈,这样交替进行,老人延年益寿。

老人步行养生要注意定量、摆臂、时间等等,相信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介绍您都了解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倒行步、逍遥步等等步行方法,都可以根据老人的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步行都是根据老人的能力、身体状况进行的,所以老人开始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慢慢的进行。

老年人保健 老人养生要做4类运动

老人养生要做4类运动。“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的健康是儿女们的福分,做儿女的一定要时时刻刻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保持老人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运动,但年龄大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退化,所以合适的运动方法就会成为老人养生的前提条件。

第一类、力量训练提高骨骼强度

哑铃、器械或者是对抗身体重量等都是力量训练。这些训练有助提高肌肉及骨骼强度,并且优化姿态。建议每周做3—5天,每次2—3组,每组重复动作8—12次。注意:要包含主要肌肉群。力量训练时特别要注意控制好强度。要是你能一次轻松地做12次以上,那么重量太轻了;要是每次做不了8次,则重量太重了。

第二类、负重训练有益心脏健康

负重训练包括走路、慢跑、跳舞、健身操、爬楼梯、跑步等。这些训练有益心脏健康和骨骼力量,可以减少骨折风险。建议每周锻炼至少150分钟,可分3—5天来做。每次持续20—60分钟或一次10分钟,一天2—3次。锻炼强度建议是中度至强烈(有些气喘吁吁,但是仍然可讲话)。

第三类、姿态训练减小脊柱压力

姿态训练可以帮助老人保护脊柱,减小脊柱压力,降低摔跤及骨折,特别是脊椎骨折的风险。姿态训练应该贯穿在每日生活中,立、坐、行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可先利用镜子来练习。

第四类、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性

太极、瑜伽,或是其他挑战平衡的运动都属于平衡运动,它们主要益处是提高移动性及平衡力,减少摔跤和骨折的风险。建议每周2—3天进行平衡训练,总共120分钟,为节省时间可把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整合在一起来做。锻炼强度:初学者可做静态运动(站在一个点上保持住一种姿势),在进阶阶段,可做动态运动,在移动中挑战平衡,这个时候你或是许需要教练的指导。

以上呢就是适合老年人的4类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在早晨进行其中的几项锻炼,以此来增强身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走路也可以养生,你知道走路的好处有哪些吗?该怎么科学的走?

一、步行的好处

坚持步行能够让紧张的神经得到舒缓,当焦虑或者烦躁不安时每天步行15分钟就能够让心情得到缓解。中老年人每小时走3千米,能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帮助降低血糖。在户外新鲜的空气散步能提高脑力,让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和清晰,缓解了大脑疲劳感,提高了工作以及学习效率。经过研究表明只要每星期3次走路,每天坚持一小时反应会变得更加敏捷。坚持步行也能够提高肌肉纤维弹性,加快了血液循环的速度。走路时要配合自然的呼吸,让身体各部位得到自由的舒展。走路时也能够让小腿、大腿、脚踝部位得到锻炼,不仅能塑形,同时也可减肥,防止腹部脂肪堆积。

二、科学步行的方法

1、步行时全身放松

在步行时全身要保持放松状态而且走路的频率要均匀,保持自然呼吸。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慢慢的衰退,不能持续的做剧烈运动。另外在走路的时候要让精神得到放松,帮助消除身体的疲劳感。步行时不能说话,不然会分散精神,消耗了精气。

2、步行时要掌握好时机

把步行时间安排到早晨并且空气清新的地方,饭后不能立马走路,不然会增加四肢的血流量,减少了胃肠道的血流量,影响了食物消化和吸收。对于冠心病和心绞痛来说,饭后坚决不能运动,因为吃完饭后全身血液集聚,突然运动会引起血栓,导致心肌梗塞。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饭后立马走路时会引起头晕、全身无力以及晕厥等。胃下垂的患者饭后立马走路,会引起恶心呕吐以及腹部胀痛。吃完饭45分钟是走路最佳的时间段,此时身体中热量消耗速度快,有利于减肥。

3、掌握好恰当的步行方式

在走路时让双手臂自然摆动,能增强胸廓和肩膀的活动,适合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结核患者。一边走路一边使用双手来摩擦腹部,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加强了胃肠道的蠕动,防止出现消化不良以及便秘。

三、温馨提醒

坚持步行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定要长时间坚持下去,才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坚持走路能够降低血压,减轻腹部的脂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114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