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三阳络穴(手少阳三焦经在什么位置?)

学穴位 2023-05-29 18:30:40

手少阳三焦经:三阳络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三阳络穴(通门穴,通间穴):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穴三阳络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三阳络。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3、手三阳经之会。本穴为手三阳经的阳气交会之所,故为手三阳经之会。

三阳络穴,它不同于小腿上的“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手上的三条阳经,即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和手阳明大肠这三条阳经并不在三阳络这个穴上交会,只不过是因为三阳络刚好位于这手三阳经的中间位置,刺激该穴,有助于“联络”三条经脉,注意,它只是联络,并不是三条经脉“物理”意义上的在此交会,而只是“阳气交会”。

为什么只是“联络”而不是“交会”呢?实际上,人体是一个整体,穴位之间,大都是通过经脉相联络的,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但对于手上三条阳经中间的三阳络穴而言,因它与外关、支沟同样深藏在尺桡骨之间,且更靠近桡侧,也就是说它与手阳明大肠经更靠近(“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对“较远”,但其“联络”手三阳经不过更直接罢了。

穴位含义: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天部层次汇入穴内。

附注: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取穴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半屈肘俯掌取穴。

三阳络穴 人体穴位图快速取穴:
抬臂,从掌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即3寸)处为支沟,从支沟上量1寸处,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收引寒湿。

注:本穴经书列为不可刺,乃因穴内气血为天之上部的湿热之气,热则可化为纯阳之气,有补益阳气之功,寒则除湿降浊之功,刺之则会乱气,唯其热盛方可刺泻。古之圣贤恐后人之不解,故将本穴列为不可刺。

主治疾病: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等。

穴位配伍:

三阳络配支沟、通谷、廉泉,治失语症。三阳络配支沟、风池、廉泉,治暴哑。三阳络配耳门、听宫、中渚,开窍通络,治耳聋。三阳络配大椎、百会,振奋阳气,治嗜卧。三阳络配大包、阳陵泉,治嗜卧。三阳络配曲池、臂臑,行气通络,治手臂痛。三阳络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三阳络配合谷、曲池、外关,治手背痛。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前臂疼痛麻木、神经性耳聋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法:

三阳络是如何缓解因龋齿引起的牙痛呢?

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如果要维持正常的功能状态,都依赖于气血的供应。如果当气血供应失调时,就会出现问题。至于龋齿引起的牙痛,那是口腔中菌群失调的结果,那三阳络穴在此起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它只不过是增加了气血的供应而已。三焦经,就相当于电脑机箱中的各种管线,将人体中的各个脏器联络起来。刺激三阳络,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气血的供应,顺着三焦经来传遍全身,那是否它就传递到了患处呢?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前人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得出的结论而已。

按摩手法:刺激三阳络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式,将拇指的指尖按压在三阳络穴穴位上,以穴位为中心,是以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左右两侧的穴位,每次各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可按揉数次。按揉三阳络穴,对于次数和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闲暇时就可以按揉。

手少阳三焦经在什么位置?

病情分析:你好,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中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诸、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读),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属于上、中、下三焦。意见建议:

三焦经在哪里?对人有什么作用?

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臂少阳癬(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耳脈(脉)”。《灵枢·经脉》称为“三焦手少阳之脉”。现通称为手少阳三焦经,简称三焦经。循行《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之循行皆从手走向头而入耳,与《灵枢·经脉》所载于上肢部近同。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第四指(无名指,小指次指)之末端,上行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它的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见图)。病候《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候只有耳聋一症;乙种本所载“是动则病”中增加“嗌肿”,“是耳脈(脉)主治其所产病”加上了目外眦及颊痛。《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均有此经病候的记载,归纳如下:腹部胀满,小便不通,尿频尿急,水肿,遗尿,外眼角痛,咽喉肿痛,颊部和耳后及肩臂外侧部疼痛,无名指运动不灵等。腧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共23穴,左右合计46穴。
采纳哦

十二经络:手少阳三焦经,不畅心烦胸闷、心悸咳嗽、食欲不振

三焦经经络穴位图

臑会穴 耳和髎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瘈脉穴 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丝竹空穴

亥时(21:00 23:00)

手少阳三焦经又可称为“耳脉”,是耳朵的忠实守护者,它分布于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起始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手背出于前臂伸侧两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进入缺盆穴,分布于膻中。

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发生病痛等。

脏腑症:三焦发生病变时,上焦容易心烦胸闷、心悸咳嗽;中焦病变易脾胃胀痛、食欲不振;下焦病变,会出现水肿、遗尿、便秘等。

经络症:三焦经不畅时,容易出现胃脘痛、腹胀、嗳气、食不下、呕恶、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等病症。

作为六腑中最大的腑——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在这时睡眠,百脉可休 养生 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因此此时要保持心平气和。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如果赌气、怄气、发脾气,夜里11点气都还没消,那么第二天一定精神萎靡不振。

三焦经主要集中在人体头部、颈部和手臂外侧,在亥时入睡前,看电视或者听音乐的时候,轻轻拍打三焦经,对水谷、水液、元气的运行非常有利。

三阳络的介绍

三阳络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别名通间,通门。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前臂疼痛麻木、神经性耳聋等病症,直刺0.8~1.2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6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