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封穴又名悬泉穴。
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2、悬泉:悬,吊挂之意。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理同中封名解。
3、肝经经: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穴位含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势缓的风气,性凉。
运行规律:一是扩散于肝经之外,一是循肝经上传三阴交穴。
附注:肝经经穴,属金。
中封穴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中封穴 人体穴位图取穴方法:坐位或仰卧位。拇趾上跷,足背内侧上可见以一大筋,其内侧于足内踝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功能作用:息风化气。
主治疾病:疝气,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等。
腹痛
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配穴:寒邪内积者,配神阙、公孙;湿热壅滞者,配阴陵泉、内庭;饮食停滞者,配下脘、梁门;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期门;脾阳不振者,配脾俞、章门;急性腹痛者,配梁丘。
方义:中脘为腑会、胃之募,天枢为大肠腑之募,两穴均位于腹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三穴远近配伍,既可调理胃肠腑气,又可运转腹部气机;三阴交调理三阴经之气血;太冲疏肝儿调畅气机。
穴位配伍:
中封配解溪、昆仑,活血消肿,治内踝肿痛。中封配太溪、解溪、昆仑、足临泣,治踝关节肿痛。中封配气海、中极,利水通淋,治小便不利。中封配气海、中极、三阴交,治小便不利。中封配大赫、志室,固摄精关,治遗精。中封配肾俞、命门、志室、三阴交,治遗精。中封配胆俞、阳陵泉、太冲、内庭,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中封配足三里、阴廉,治阴缩入腹、遗精、淋症、小便不利。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疝气、腹痛、黄疸、踝关节扭伤、移精、尿路感染。
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
中封穴这个“中“,当中间、正中讲。大家看一个它的位置就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直立的人,它基本上位于两腿(脚)中间的位置;而这个“封”则当封堵、封停讲,指的是气血在此处被封堵封停了。因为它刚好位于脚踝处脚距骨和内踝之间,是一个可弯曲活动的状态,肝经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内踝的阻碍,气血被封堵封停,故名。
以“封”字命名的穴位,只有两个,即位于胸部肾经上的神封和位于内脚踝处肝经上的中封穴。所有的“封”穴,都有封藏、封堵的意思,神封偏重于封藏,而中封偏重于封堵。
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主疏泄;而肺主金,主疏布气血。因此当疏泄遇到问题时,可以去找经穴中封,刺激该穴,具有肝肺双调的作用。毕竟,肺气是自上而下循行的,而肝气是自下而上的循行的,它是被肌肉运动挤压生热而上行的,一上一下,构成了一个闭环。疏泄+疏布,实际上是同义词的不同表述罢了。
养精血的中封穴
中医认为,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不足的人,会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脱发白发、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等现象。男人精血不足则虚,女人精血不足则衰。
我们知道,肝经的循行是自下而上的,之所以能这样运行,离不开下肢的反复活动,通过肌肉的一层层挤压而上行。五脏六腑,不管是肝还是肾,都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和滋养,将最下边的气血挤压回心脏,再由心脏通过肺气疏布到全身,从而完成一个气血的闭环。
可肝经的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到了中封穴的位置,遇到了足内踝这个障碍物,气血在此上行的通道被封停了,从而影响了气血的回流。我们刺激该穴,有助于气血回流,从而完成气血循环这个闭环,以达到养精血的目的。
中医认为五行为金,金之味为辛,肝得辛味而气散。内经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木曰曲直,肝为木,主筋,木曲直之性为肝筋之伸曲,凡筋得辛则伸,温则舒,得酸则曲,凉则收。故此穴还善于疏肝解郁,舒筋活络。
按摩手法:用将拇指指腹置于中封穴,以穴位为中心做旋转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
脚上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从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足少阳胆经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分别为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中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正对第3骶后孔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5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足厥阴肝经:蠡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