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足阳明胃经:太乙穴

学穴位 2023-05-29 18:06:43

足阳明胃经:太乙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太乙穴别名太一穴。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太乙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

取穴

取穴方法:上腹部,脐中上2寸(下脘)旁开2寸处,当不容与天枢连线的下1/3折点。

快速取穴:仰卧,取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与脐之中点,再水平旁开3横指处即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除湿散热。

主治病症:胃病,心烦,癫狂。

穴位配伍:

太乙配天枢、上巨虚穴,治肠疾。太乙配神门、鸠尾穴,治神志病。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上脘、胃俞,治寒邪客胃。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下脘,治饮食停滞。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期门,治肝气犯胃。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三阴交,治气滞血瘀。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治脾胃虚寒。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内庭,治胃阴不足。太乙配足三里、脾俞,治消化不良。太乙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健脾消食,治消化不良。太乙配梁门、中脘,治胃痛。太乙配滑肉门,清心化痰宁神,主治癫狂,吐舌。胃痛
1.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太乙。
2.配穴:寒邪客胃者,配上脘、胃俞;饮食停滞者,配梁门、下脘;肝气犯胃者,配太冲、期门;气滞血瘀者,配膈俞、三阴交;脾胃虚寒者,配脾俞、胃俞、关元;胃阴不足者,配三阴交、内庭。
3.方解: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通胃气,导滞止痛;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临床运用:急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肠鸣腹胀、疝气、精神病、脚气、遗尿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7壮。

按摩法:

太乙穴,属足阳明胃经。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

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而主治神志病,故名太乙。

太乙穴平于下脘,穴底挨近脾脏并胰而言,内应小肠。小肠多曲,以及横结肠两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肠道多曲也。汇此诸意,故名之为“太乙”。乙指一言,宇宙万物赖一以生,吾人赖脾胃而生,因名太乙。

《礼记》“鱼馁必自乙。”注:“鱼去乙则不肥。”大肠俗名肥肠。“太乙门”即是“大肠门”。其所治症,除肠疾吐泻而外,如癫疾狂走、心烦,正合中医之阳明腑证,弃衣登高谵语等证。正与中枢神志有关,所谓脏燥则狂者,由于大肠结热。而大肠结热,又当在迂曲弯转之处,故治取此穴有效。

“太”字的穴位,调血的作用比较强,换言之,刺激它,可引血向此汇聚。太渊穴之所以有定喘作用(运动之后),就是因为运动之后,气的运行比血的运行速度快,破坏了气血的同步平衡,故而喘。点按太渊,其目的是调集更多的血过来,以达到气血的平衡,平衡了,喘就这样定了。

 太乙穴中的“太”字,是指大,而这个大,主要是指血量供应足够的大,毕竟它靠近腹主动脉;而“乙”指的是风,其实在人体中主要指的是气,因为离腹主动脉近,温度相对就比较高,所以血被加热后,就容易气化,形成推动血的气,因此“太乙”穴,应该是一个气血都极为充沛之穴,毕竟,消化食物,是需要大量的气血来保障的,刺激它,可同时引导气血向此汇集,因而它就具有了养胃健脾的作用。

按摩手法:每次按揉太乙3~5分钟,有酸痛感为宜。可治胃病,如胃肠虚弱、恶心等。

笔记:足阳明胃经穴位讲解(三)

10.天枢穴

位置:神阙外开两寸,左右各一。

是 大肠的募穴。

治症:便秘。(1)帮助诊断便秘是否堵塞在大肠。手放肚脐旁,一按天枢穴,痛得大叫、惨叫,是燥矢,有宿便,干的大便。(此大便极硬,不出,会让人发精神病。燥矢太强,会让人发狂奔走。)(2)帮助查看病情。压按天枢,不痛,软掉了,说明宿便已排掉。

(3)治疗。热症下针效果好,寒症艾灸比针好。因为热症若灸,是火上浇油,寒症隔姜灸。

11.外陵穴至气冲穴

(1)外陵穴

位置:阴交外开两寸。

(2)大巨穴

位置:石门外开两寸。

(3)水道穴

位置:关元穴外开两寸。

治症:和水分合并使用,两个穴道同时用,可通利水肿、腹水。

(这些都是近取穴,肠鸣,腹泻可治。)

(4)归来穴

位置:中极外开两寸。

治症,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即好。睾丸一直转也可以用。

(5)气冲穴

位置:曲骨外开二寸。

治症: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附近,灸可以助孕。

(补充:孕妇忌针腹部。)

12.髀关穴至梁丘穴

(1)髀关、伏兔穴

位置:从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从伏兔穴在往上六寸,是髀关穴。

治症:伏兔偶尔用到,髀关几乎用不到,多半治抽筋、脚没有力。脚膝冷会用到伏兔穴。

(2)阴市、梁丘、解穴

位置: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是阴市,附近梁丘,膝盖头外侧直角骨头上一寸,叫解穴。

治症:(1)阴市。是近取穴,治膝盖冰冷,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2)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炎症时用来消炎,像红肿之类可用。如膝盖受伤不易收口时可用。青春痘生在足阳明胃经上可用。(3)解穴。下针后很痛,很难过,包括肿起来,下解穴立好。如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下对面解穴,立马去掉。古时点穴后解不掉,用解穴。

(3)犊鼻穴

位置: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的韧带居中处。

很少下针。

12.足三里穴

阳经都循行于腰背,为何足阳明胃经却循行于胸腹?

人身体腹背的阴阳和经络的阴阳是两码事,不能说腹为阴,那么腹部的经络也要是阴经。

不是所有阳经都循行于腰背。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的十二经脉

⑴手太阴肺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起自手太阴肺经母指桡侧指甲角端后一分许之少商穴,其支者络入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
⑵手阳明大肠经部分:由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循食指而上,经二、三间穴,至两骨间之出合谷,上两筋间之阳溪穴,循手臂而上至偏历、手三里穴,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臑外前至臂臑穴,上肩至肩髃穴,而巨骨穴。
⑶督脉部分:从巨骨穴上出于颈项根骨(柱骨)旁,与督脉之大椎穴(第七颈椎下)相会,自督脉大椎穴入交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
⑷足阳明胃经部分:从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络肺、下膈、属大肠者。
⑸手阳明大肠经部分:其支从缺盆穴上颈复循本经之天鼎穴,贯颊至扶突穴,再入下齿中禾臑穴,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迎香穴而终。
⑹足阳明胃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行至鼻孔迎香穴后,即交于足阳明胃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