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穴(草鞋带穴,鞋带穴)解析:
1、解溪。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2、草鞋带穴、鞋带。穴名当为意解。本穴物质为丰隆穴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如鞋带般散解,喻意经水流行无固定的路线,故名。
3、胃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从本穴经过而无大的变化,故为胃经经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穴内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附注:足阳明经所行为“经”,经穴,属火。
解溪穴,别名草鞋带、鞋带。属足阳明胃经。解溪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解即分解,指踝关节,溪即沟溪,指体表较小的凹陷,解溪穴在踝关节前陷中,故名。
穴在足腕部,当系解鞋带之处。穴处两筋(伸趾长肌腱与伸(⻊母)长肌踺)之间凹陷如溪谷之状,故名解溪。
解,有判解、离散之义。谿,同溪,为山间的水流。《汉书·司马相如传》:“振溪通谷,寰户沟渎。”陷处为溪。穴在足关节当前正中,胫骨与距骨相接之凹隙中,适当束缚鞋带之处,因名“解溪”。
关节间隙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常称为“骨解”或“节解”。穴当踝关节大节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解溪穴意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流四方。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大部分为地部经水,小部分为经水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散流足背各部,气化之气循胃经上行天部。
取穴方法:应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势,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快速取穴: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足背两条肌腱之间即是。
功能作用:分流胃经经水。
解溪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乃经气旺盛之处,配五行属火,泻之既可清阳明经热,又可泻阳明胃火,故可用于胃肠积热、腑气不通所引起的腹胀、便秘等症。
火乃木之子,应五脏之心,故泻之可清肝火、泻心火,以治疗阳明经热或肝火上扰引起的头痛、昡旱及心火炽盛和肝风内动引起的癫狂等神志病变。
主治病症:牙疼、烦心、目赤、神经性头痛、眩晕、腹胀、便秘、脚踝疼痛、脚腕痛、下肢痿痹、肾炎、肠炎、胃肠炎等。
穴位配伍:
解溪配条口、丘墟、太白,通经活络止痛,治膝股肿痛,脚转筋。解溪配血海、商丘,有和胃降逆,治腹胀。解溪配昆仑、太溪,治踝部痛。解溪配商丘、血海,治腹胀。解溪配商丘、丘墟、昆仑、太溪,舒筋活络,治踝部痛。解溪配丘墟、商丘,治踝关节痛。解溪配条口、丘墟、太白,治膝股肿、胻酸转筋。解溪配阳跷,治癫疾。解溪配经渠、阳池、合谷、支沟、前谷、内庭、后溪、腕骨、阳谷、厉兑、冲阳,治热病汗不出。解溪配血海、商丘,治腹胀。解溪配肝俞,治目生白翳。解溪配丘墟、翳风、中渚、外关、合谷,治痄腮。解溪配水沟、复溜、阳陵泉,治面肿。解溪配内关、液门、膏肓、神门,治健忘不寐。解溪配上星、百会穴、风池、曲池、尺泽,治癫疾。解溪配支沟、关冲、阴陵、承山、阳辅,治霍乱转筋。解溪配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治痹证(下肢)。胃肠炎
配伍穴位:内关穴、外关穴、足三里穴、解溪穴。疾病概述: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腹痛、腹泻为特征。胃肠炎可分为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两种。按摩顺序与技法:揉按内关穴和外关穴:内关穴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三横指,手臂中间的部位,外关穴在手臂外侧和内关相对应的位置;揉按足三里穴,位置在腿上髌骨下方三横指,胫骨外侧;最后按压解溪穴3分钟。临床运用: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艾灸法:用艾条回旋灸5~10分钟,治疗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
刮痧法:用角刮法从上往下刮拭解溪穴,以出痧为度,可治疗癫痫、精神病。
解溪穴为足阳明经之经穴,乃经气旺盛之处,配五行属火,泻之既可清阳明经热,又可泻阳明胃火,故可用于胃肠积热、腑气不通所引起的腹胀、便秘等症。
火乃木之子,应五脏之心,故泻之可清肝火、泻心火,以治疗阳明经热或肝火上扰引起的头痛、眩晕及心火炽盛和肝风内动引起的癫狂等神志病变。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解溪可治疗头面、下肢及踝关节周围病变。
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向内用力按压解溪穴,每次1~3分钟,可以强壮内脏器官,健胃益脑。
用拇指指腹推按解溪穴2~3分钟,可以改善头痛、癫痫、精神病等。
经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五输穴里面的荥穴、井穴、输穴,今天就来学习经穴。
1、肺经——经渠穴
经渠,是肺经流通的渠道,按摩这个穴位,能疏通肺经,从而道道调理肺脏的功效。
取穴位置:
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边,与桡动脉间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
用大拇指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鱼际穴10分钟,然后沿太渊穴往经渠穴的方向搓5分钟,可以辅助改善肺气虚的症状。
艾灸这三个穴位的效果更好。
2、大肠经——阳溪穴
阳溪的意思就是大肠经的经气在此处吸收热量之后蒸升上行天部
取穴方法:
在手腕背侧,当手拇指伸直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
每次左右手穴位各按揉1-3分钟,有缓和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耳聋耳鸣便秘等作用。
3、胃经——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足阳明胃经,可以清热化痰、镇静安神、舒经活络。解溪穴配血海穴,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取穴方法: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俺的时候有明显的酸胀感。
保健方法:
每次按揉2-3分钟,次数不限
用拇指指腹按揉这个穴位,按揉的时候力度要均匀柔和,不能直接与皮肤表面型形成摩擦,依据自己的个人承受能力来调整力度。
4、脾经——商丘穴
商丘穴是僻静上的经穴,能帮助血液循环,把血液引到下身
取穴位置: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脚面翘起,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处)
5、心经——灵道穴
古人认为,心是主神灵和情志,而灵道就是通往神灵的道路,所以灵道穴主要是跟神志方面的问题有关。
取穴方法:
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摸这块儿有一根筋,它就在筋外侧一点儿。
保健方法:
按揉灵道穴主要注意力度,不要太过用力伤害到穴位附近的筋骨,保持均匀适中的力度,按揉2-3分钟。
6、小肠经——阳谷穴
阳谷的是意思就是阳气的山谷,这里是阳气发生之谷。
取穴位置:
俯掌,在三角骨后缘,赤白肉际上,当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取穴。( 屈腕,掌心向胸,由腕骨穴向腕部推,相隔一骨(三角骨)的凹陷处即为此穴。)
保健方法:
每次按揉2-3分钟,每天坚持3-4次,按揉阳谷穴的时候力度要适中,不要太用力,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拨动就可以了,
7、膀胱经——昆仑穴
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这个穴位主要是调理后头痛、目眩、腰骶疼痛、足踝肿痛、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等功效。
取穴方法: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
用指尖压进去,触碰到里面的那条筋,揉松这条筋,坚持5分钟
8、肾经——复溜穴
复溜穴有“死水变成活水”的功效,
取穴位置:
坐位或仰卧位,由内踝尖向上量约2横指(即2寸),交信穴后0.5寸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或者是 太溪穴 的正上方3寸位置,三横指的位置)
保健方法:
每次坚持2-3分钟,每天2-3次
9、心包经——间使穴
中医认为间使穴具有宽胸和胃、清新安神的功效,间使穴是一个可以直接影响心脏功能的穴位。
取穴方法:
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保健方法:
用食指指腹安在间使穴,按压的时候顺时针方向3-5分钟,左右两侧的穴位可以交替按揉,每天数次。
10、三焦经——支沟穴
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主要是用于治疗便秘、耳鸣、已经两肋痛等问题。
取穴方法:
位于腕背横纹的向上3寸的位置,按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感觉到算账为宜
11、胆经——阳辅穴
“阳”指阳气,“辅”为辅佐之意。阳辅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主要是用来化阳益气。
取穴方法: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膝中(横平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的下1/4处,光明穴下1横指处,腓骨前缘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阳辅穴。
保健方法:
按揉这个穴位3-5分钟
12、肝经——中封穴
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肝为木,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 抑制肝火过旺 。
取穴方法:
中封穴位于足内踝前一寸(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保健方法:
用手指按揉中封穴,顺时针揉20次,逆时针揉20次,然后再换另一只脚。
《黄帝内经·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
12荥穴:身体的荥穴,让你了解十二经络最基础的穴位
12井穴:井穴 养生 ,教你如何快速掌握重要的穴位知识
12输穴:12输穴、对付全身的疼痛,很简单,几分钟就学会
解溪,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脚腕无力等。直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3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足阳明胃经:丰隆穴